•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战国到西汉,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斗争持续了上百年。在秦朝,许多儒家都还认为分封制比郡县制优越,结果引发了“焚书”事件。可见,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斗争是残酷的。到了西汉,推行郡国并存制,分封制出现了反复。历...……更多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
...是华夏大地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冒顿单于瞅准时机,趁中原王朝无暇北顾之机,重新占领河套以南地区(此地区在秦始皇时期被蒙恬收复),直接威胁中原王朝的北部边境。刘邦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汉朝后,矗立在汉朝北方...……更多
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占据江浙,拥兵二十万,被汉景帝俩月击败
...间的第三年。发起叛乱的一方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汉朝的诸侯王。在刘邦铲除异姓王之后,汉朝的诸侯王就基本上没有异姓人了。汉朝的诸侯王大部分都是宗氏刘姓的人。既然都是皇族宗氏,又被封为诸侯,安居一方为王,按理...……更多
...刘濞有钱啊,虽然刘濞一开始就藩的吴国地处偏远,没有中原地区那般繁华。但禁不住刘濞的封地内有矿啊,在吴国的豫章郡内有着大量的铜矿,这要是别的矿也就罢了,但这矿可是能铸造铜钱的铜矿。刘濞在发现铜矿之后,就...……更多
西汉七国之乱七国国王分别是怎么死的
...七国之乱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的一些的,当时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一次的叛乱最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话说好像七王的下场都非常的惨烈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更多
他密谋造反多国力挺,因何又落下三月即败?
...国家。刘邦建立汉朝初期,认为秦王就是任用异族子弟为诸侯王而灭亡的,所以他认为分封同姓子弟为王拱卫皇室,才能确保中央的稳定。于是乎平定天下后汉高祖刘邦开始消灭异姓诸侯王,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更多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被平定后,七个诸侯王什么下场?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朝廷权力。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更多
七国之乱:汉文帝的深谋远虑与晁错的削藩政策
...,建立新梁国,同时往北延伸到泰山脚下,这样梁国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大国,也是朝廷在函谷关以东的主要屏障。七国之乱中,梁王刘武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吴楚联军的主力。“吴、楚破,而梁所杀虏略与汉中分”。梁国发挥...……更多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没有参与叛乱的齐王也自尽了?
...,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等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区的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因为吴、楚是主要反叛力量,往往也被称为“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刘启见叛军来势凶猛,一时慌了...……更多
聊聊吴王刘濞的发达史
...钱,煮东海之水为盐,厚爱其民,免其赋税,使吴国成为诸侯国中的翘楚,国力富足,民生安稳。吴国富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因为铸币业和煮盐业取得的收入可观,刘濞就免除了老百姓的赋税,甚至由官方为需要服役的百姓出钱...……更多
为何称汉景帝回头浪子?为何采取仁慈统治政策?
...子。公元前157年,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公元前154年,诸侯王发动“吴楚七国之乱”,三个月后被平定。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死在未央宫中。汉景帝刘启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回头浪子”,他年少时蛮横成性,直到打死吴王刘...……更多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叛乱
...好时机。晁错是汉景帝的谋士。早在汉文帝时,匈奴人对中原一直虎视眈眈,弄得当时以和为贵的汉文帝大为头疼。正在施行“与民休息”政策的他,不愿与匈奴大动干戈,再起祸端。但是,如果总是忍气吞声,边境又会乱成一...……更多
汉景帝为何要诛杀晁错?他犯了职场中哪些大忌
...次向皇帝建言:用移民实边的方法抵御匈奴,也就是说从中原地区移民到边境进行生活,加强防御,并对移民进行一定经济鼓励。这一政策被文帝采纳,有一定效果。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看着老师晁错频繁上书给父皇,文采出...……更多
汉景帝怒砸棋盘引发七国之乱,名将周亚夫力挽狂澜
...,曾经恢复了分封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封的诸侯王开始独立招兵买马,不听朝廷诏令。帝国的政令难以通达全国,这使得刘启感到危机重重。他意识到,要想维持帝国的统一,必须解决这些潜在的定时炸弹。因此,...……更多
聊聊被误解为明君的汉景帝
...当皇帝以后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刘启即位后,眼红诸侯国的富有,因此开始打压诸侯国的地盘。起初诸侯国考虑到刘启是天子,因此给天子面子,也做出了巨大让步,哪料到刘启根据诸侯国的态度,以为诸侯国怕了自己,...……更多
吴王刘濞为何会起兵清君侧
...国煎矿得钱,煮水得盐,到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吴国名为诸侯,实则富过天子。刘濞得到吴国百姓拥戴,百姓都将刘濞尊奉为财神。此时刘濞62岁,若不是为给儿子报仇,仅仅是削藩,是很难下定决心起兵的。汉景帝削藩策,一...……更多
七国之乱背后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受奸人蛊惑,打算削藩,残害宗室中人,吴国和胶西都是诸侯大国,一旦削藩,必定牵连彼此。再加上,吴王身体不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上过朝,若是被朝廷猜疑,那将无法解释。此外,胶西王之前因为卖爵一事受到处罚,其...……更多
...中,他试图公报私仇,却因此把自己推向了死地。西汉的诸侯国既是历史遗留产物,也是维护统治的有效手段。当初在楚汉相争阶段,刘邦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对抗强大的项羽,不得不顺势而为、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但这毕竟...……更多
淮南王刘安谋反案是由谁告发的?
...,只好说有一条妙计。但这条妙计就是大忽悠,《史记》中原文太长,大体意思是说让刘安伪造奏章,迁徙各郡国豪强、义士、罪犯和家产50万钱以上的人,居住到和匈奴搭界的朔方郡,伪造文书,逮捕诸侯的太子和大臣,引来...……更多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看大汉帝国由盛入衰的经历
...这些功臣举起了屠刀,至刘邦晚年,除长沙王吴芮因远离中原逃过一劫外,韩信、英布、彭越等7大异姓王不是被杀就是被废除爵位,刘邦用铁腕手段解决了了异姓王的潜在威胁,代之以自己的儿子、侄子等血亲镇守地方,是为...……更多
揭秘推恩令为什么如何厉害
...推恩令,这条命令是汉武帝颁布的阳谋,目的就在于解决诸侯做大的问题。此命令颁布以后,诸侯越来越弱,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诸侯国走向灭亡,更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这是削弱自己的命令他们还要磕头谢恩。为什么推恩令这么...……更多
一代明君汉景帝,与父亲共同开创文景之治
...方权力向中央集中,因此他推行了“削藩策”。从而削减诸侯的封地,并且一举平定了七国之乱,最终巩固了中央集权。汉景帝刘启在汉景帝的为君之路中,他继续采用汉高祖刘邦的无为而治政策,号召与民休息,顺其自然的发...……更多
汉景帝刘启轻信奸佞屠戮忠良,他是昏君吗?
...监察百官。这个监察百官,当然也包括监察分封在各地的诸侯们。高祖刘邦立国之时,把大大小小的刘氏宗亲分封了个遍,搞得全国各地一堆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拥兵自重,对中央政权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而晁错同志经过一...……更多
...、赵王张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七大异姓诸侯王先后剿灭,仅剩一个忠心耿耿的长沙王吴芮。此后,刘邦与功臣派定白马之盟,并册封了九位刘氏宗室为诸侯王,作为朝廷的宗藩。这些宗藩的使命就是防止以周勃...……更多
西汉的郡国并行,是怎么影响汉王朝国运的?
...协的结果。在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诸侯势力的矛盾还有西汉政府和北方匈奴之间的矛盾。郡国并行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妥协西汉建立之初并没有完全学习秦朝实行郡县制。众所周知秦朝实际上是亡于农民起义...……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遂弱西北蕃。”作为中原王朝,骑兵比游牧民族还要强悍,足见大唐武德充沛。但到了武则天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日渐严重,均田制无法维持,这动摇了唐朝的经济基础,导致中央政府无力维...……更多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环境不好,男人都短命,所以中原人都视其为险恶的地方。刘邦为了集权,扩大皇族的势力用来取代那些异姓王,就又封了一大批“同姓王”,如他的之子、儿子等等。他封他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并规...……更多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平定的?
...,但被军功集团反杀了、文帝一朝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对诸侯和列侯进行了安乐死,按照这么个顺序和逻辑,到了景帝一朝,西汉的皇帝应该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中央集权的政治目标和家族任务。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一帆风顺...……更多
西汉辞赋家枚乘的故事,带你理解不一样的一发千钧
...西汉时的辞赋家。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很多同姓诸侯王,他的侄子刘濞被封在吴地为吴王。汉高祖死后,汉景帝即位,重用主张削弱藩王势力的晁错。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诛晁错...……更多
汉景帝与诸侯国力量对比如何
...从战争的角度看,七国之乱分为南北两个大战场。南方的诸侯国是吴国和楚国,其中吴国有66万户,294万人;楚国有100万户,470万人。北方的诸侯国是赵国和齐地四国,其中赵国有51万户,469万人,齐地四国有53万户,248万人。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十名:沙摩柯五溪蛮王,双弓傍身,箭术非凡。一箭射中甘宁头颅,虽未即刻取其性命,却致其重伤不治。第九名:乐进五子良将之一
2024-06-09 11:00:00
赵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城市,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利与弊
小农经济下的城市大多并没有纯粹的经济意义,而是富有强大的政治意义。当然,如果在小农经济的背景之下,能够发展出强大的商业经济
2024-06-09 11:06:00
宋高宗赵构为何56岁坚决要退位
公元1796年2月9日,太和殿的归政大典上,清高宗乾隆亲授宝玺,正式禅位于皇太子顒琰。早在登基之初,乾隆就曾说在位六十年即归政告天
2024-06-09 11:07:00
聊聊古代反贪高手宋真宗
文:军事帅哥公元997年5月8日,北宋开封城。年仅29岁的皇太子赵恒在吕端等大臣的拥护下登基称帝,他就是宋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
2024-06-09 11:08:00
朱允炆即位后,朱元璋的儿子们下场如何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原本嫡长子朱标,是继承人的不二人选,奈何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痛心不已。最终,朱元璋立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2024-06-09 11:08:00
很多人认为明朝藩王众多,为何传承到崇祯元年之时已经很少了
对于明朝而言,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明朝的亲王数量实在过大,并且这些人都是吃闲饭的,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以及后期逐渐走下坡路
2024-06-09 11:11:00
梁山最有手段的人是谁,玩死王伦晁盖
梁山经历了三代领导人,在王伦手上建立,在晁盖手上壮大,在宋江手上完蛋。这三个领导人的死都离不开一个人,是他直接激怒林冲杀死王伦
2024-06-09 11:17:00
哪位贪官贪污上亿银钱,却高寿善终还被封王
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广为流传,他那忠勇的气节以及治军有方的能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威名,让他在千百年后依然为人所敬仰
2024-06-09 11:18:00
逃出南京后,朱允炆发现朱元璋留的什么密旨
明朝除了明成祖朱元璋以外,最著名的皇帝就是朱棣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原本是一位很有野心的皇子,当上皇帝后在治理国家方面也很有成效
2024-06-09 11:19:00
朱元璋果真指使胡惟庸毒杀刘伯温吗
中国历史上的文臣武将不计其数,但能做到家喻户晓的却为数不多。这既有老百姓们文化水平的限制,也有传说中“选角”的偶然因素
2024-06-09 11:20:00
最孝顺的宋孝宗,为何养了个最不孝的儿子
宋孝宗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同时,他又是宋朝最孝顺的皇帝,父亲宋高宗去世时,他痛哭到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
2024-06-09 11:24:00
揭开宋辽对抗百年奥秘
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是仅存的硕果,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伴随着外族势力的入侵,早已化作故址陈堆,无情地被历史的黄沙淹没在浩瀚的史海里
2024-06-09 11:25:00
李清照为何说赵明诚:殊无分香卖履意
分香卖履这个典故,主要还是来自于曹操。曹操临死的时候,为了安顿好自己的妻妾,所以有了如下的遗言: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
2024-06-09 11:27: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沉浸式了解名士文化,坐一起讨论发展方式——他们眼中的“济南名士”是这样的一部济南史,几多名人志。名人
2024-06-09 11:36:00
□平波台农历五月五,一年一度端午将至。包粽子、赛龙舟、悬艾蒿,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承载着渊源的中华文明、深厚的民族情感
2024-06-09 1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