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礼:芍陂之战背后的英勇斗士与忠臣
...,遇到一只老虎冲撞他的车驾,只见一旁的孙礼丝毫不惧个人安危,弃鞭下马,提剑杀虎,若不是曹叡拦着,孙礼和老虎说不定必死一个。手下有这样一个忠义两全的人,曹操自然愿意给孙礼一个机会,让他辗转担任多地的太守...……更多
襄樊之战:曹仁与于禁的官职之谜
...只要了解当时两人的官职就可以了。两人当时的官职在《三国志》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复。曹仁:“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通过《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更多
曹丕称帝时百官皆喜,只有这两个人神色黯然
...疑惑解开,心中非常高兴,随即又重用了华歆和陈群。《三国志》注引《华峤谱叙》记载: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更多
曹操驭人无数,却拿此人无可奈何
...上,这群人中最主要的是杨修。 司马懿的烦恼此时有一个人是曹丕的属官,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郁闷啊,他是何等聪明啊,曹操都犹豫这么久都没立曹丕做太子,这立幼之心显而易见啊,眼看着大家都投奔了曹植,他内...……更多
...景耀元年就已经超过七十岁了,这不是小说夸张,而是《三国志》中宗预亲口说的。那一年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去找宗预,要跟他一起去拜会诸葛瞻,宗预捋着胡子表示不屑:“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更多
司马懿是如何吞噬魏国,建立西晋王朝的?
曹操做丞相的时候,逼司马懿做文豪。曹操是个多疑又聪明的人,他总想找机会杀掉司马懿。因为曹操暗暗钦佩司马懿的大才,同时又深为忌惮,生怕自己的子孙无人能驾驭。曹操曾提醒曹丕:“司马懿不是臣子,肯定会干涉...……更多
配享曹操宗庙的26位魏国功臣,郭嘉排在最后
...具体都有谁呢?第一批3人:夏侯惇、曹仁和程昱根据《三国志·明帝纪》所载:“青龙元年(233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 故而,夏侯惇、曹仁和程昱便成为最早配享曹...……更多
法正对于蜀汉意味着什么
《三国志蜀书》记载:“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发出的感叹。到后来,人们把这句话演变成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法正作为三...……更多
魏文帝曹丕:剑术与政治的双重天才
...比后来的宋武帝刘裕之流的确是要厚道多了。 陈寿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这个话大体是不错的。曹丕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文学细胞,在文学方面是有非常高的造诣的。...……更多
刘备临终托孤为什么选了两个托孤重臣
...顾茅庐后跟随自己的诸葛亮,刘备可谓非常信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更多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
...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志》,而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有一篇大概是教育人们“有恒心,不为外界所动”的课文,就引用了“管宁割席”的典故。管宁割席的主角是管...……更多
司马废曹后,谁白衣跪送
...为厉公(这是恶谥);同时曹芳也是幸运的,至少还有一个人忠于大魏,忠于他。《三国演义》曹芳形象这个人就是范粲,在演义中,此人连个酱油角色都不是,但在正史上,他的光辉至今仍存。范粲(202年-285年),字承明,...……更多
曹休仗势欺负贾逵,曹叡为何在中间和稀泥
...是为你捡弃仗的。”说完,贾逵头也不回地带兵走了。《三国志》注引《魏略》记载:休怨逵进迟,乃呵责逵,遂使主者敕豫州刺史往拾弃仗。逵恃心直,谓休曰:“本为国家作豫州刺史,不来相为拾弃仗也。”乃引军还。曹休...……更多
他是三国中真正被气死的名将,不是周瑜也不是曹真
...丕死前,曹休与真君将军陈群、中军将军曹真、福郡将军司马懿成为托孤四大臣之一。中间第一人(大司马还在大将军之上)。魏吴斗争的焦点一直是东线的江淮地区。魏明帝(228年)太和二年(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卞假降...……更多
曹操最威猛的儿子,有马超之勇赵云之才,却被曹丕害死
...人联想到是否有“夸张”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正史《三国志》也明确记载“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曹彰曾被封为“任城王”,因此陈寿直接称其为“任城”;史书中记载他勇武,这也是曹彰自己的一种愿望,当年曹...……更多
...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正是因为这件事,作为曹操身边的首席谋士,荀彧被调离中枢,不久后去世。关于荀彧的死,《魏氏春秋》...……更多
2022-12-20 12:02铁杆,支持者,支持
...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吴国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更多
辛毗:坚守道义,阻止魏文帝迁民的三国名臣
...重大事情上不与微臣商量呢?再说微臣对陛下所说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稷大事呀。为什么还要怪罪于老臣呢?\"一席话直说的曹丕在龙椅上坐立不安,一甩龙袖,气冲冲地向后宫走去。辛毗一见曹丕想一走了之,便提衣撩带,...……更多
曹休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呢
...,助魏安国 太和元年,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此时,司马懿开始窥觊大权,野心勃勃。明帝为防司马懿专权,提拔时任大将军的曹休入朝担任辅政大臣。因为曹休掌握禁军,又受皇帝倚重,是制衡司马懿的最佳人选。曹休心...……更多
三国时期的蜀国,为什么只有赵子龙寿终正寝,其他人不的善终?
...不多《三国演义》是小说故事,赵云在里面不是主角。《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在西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可能有刻意的弱化蜀国大将的嫌疑。陈寿像在韩国扶余市的定林寺,有一块碑,是唐朝攻灭百济所立,碑上夸赞当时的主...……更多
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誓死追随曹操,为何反对曹操称王?
...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正是因为这件事,作为曹操身边的首席谋士,荀彧被调离中枢,不久后去世。关于荀彧的死,《魏氏春秋》...……更多
2022-12-18 11:17谋士,首席
...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曹真无疑是能和诸葛亮匹敌的对手。在抵挡诸葛亮前两次北伐中原的战役,曹真的安排显然是卓有成效的。到了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更多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马懿究竟在等什么
...使太常王肃册命太傅为丞相,增邑万户,辞不受。——《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三国纷争谁是最大赢家?当然是司马家族。司马懿这个角色在三国演义中,既让人有喜感又让人讨厌。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总是高挂免战牌,只...……更多
曹操、曹丕对曹叡的教育和期望
...那么曹叡出生于何时?说出来都让人吃惊:不确定!据《三国志》载,曹叡的死亡时间是,“三年春正月丁亥……时年三十六”。也就是说,曹叡死于景初三年,即公元239年。那么向前推的话,他的出生时间,则是公元204年。若...……更多
徐庶投降曹操,真是因为母亲被挟持的缘故吗?
...以对于历史的描写还有待考究。根据另一部由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当中,曹操并没有拿假性来诱骗徐庶反而是徐庶自己来到了曹营,虽说徐庶母亲自杀的事情确实是存在的,,但在徐庶母亲自杀之后,徐庶也没有回到刘备那里,那...……更多
...于甄宓为什么会被曹丕赐死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三国志记载曹丕曾经问过大臣周宣:“我昨天梦见一股青烟拔地升天,这是什么意思?”周宣解读说:“天下恐怕会有一位贵女子冤死。”曹丕想起被他处死的甄宓后悔不...……更多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到七十岁才夺权,他之前在怕什么?
...政变,彻底改变了曹魏的高层政治格局。已经70岁高龄的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挟持皇帝曹芳,去给先帝曹叡扫墓的时候,悍然发动政变,彻底控制了曹魏高层大权。这次曹魏高层的权力之争,最终,以司马懿的胜利而结束,...……更多
...显而易见的。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司马懿派去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面对诸葛亮的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固营自守,这也引发了将士们的不满。诸葛亮退还祁山后,司马懿便下令让张郃追...……更多
曹操墓葬之谜:历史与小说的交错
...中风疾病死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二月,曹操下葬。《三国志·魏书》中明确记载,曹操去世后葬在了邺城西边。曹操祖籍安徽亳州,但他死后却选择了葬在邺城。这是为什么?在曹操的老家亳州,曹氏宗族的墓群集中在亳州...……更多
曹丕为何要篡汉
...国力是吴国蜀国的好几倍,越到后面优势越大。所以到了司马昭司马炎那时候,不是说出了厉害的人,你说灭蜀的邓艾钟会,灭吴的杜预,虽然也是名将,但是有曹仁夏侯渊,郭嘉荀彧厉害?司马昭司马炎有曹操厉害?只是那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