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曹操的驭人之术
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大家耳熟能详,不再多做介绍。要说曹操的特点,大家或许会说,他多疑。当然,“多疑”确实是他的一个特点,但是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驭人。都说刘备收买人心是高手,其实真正的高手是曹操,曹操手底下的降将多如牛毛,投降曹操之后都变成了曹操的铁粉,为什么?正是因为曹操会用人啊!
曹操烧信
东汉建安五年,曹操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搜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一箱书信,正是曹操部将在战前和袁绍的往来书信,书信一出,群臣皆惊,却在颤抖中迎来了曹操一句如同春风般的话语:“都烧了吧。”众武将大惊,因为打开书信,则通敌之人便可即刻知晓。哪知道曹操摆摆手,他仰头看着天空:“大战之前,我都不确定能不能赢,何况他们呢?”于是这一箱通敌的证据就这样被销毁了。那么曹操真的如此大度吗?他就真的不想知道谁在生死一线的时候背叛了他吗?他当然想知道,他恨不得把他们都弄死,谁会不恨出卖自己的人呢?但是他没有,他看着一箱子的书信,又看了一眼众人的脸色,他相信至少有一半的官员都在其中,难道要在大业未成之时,先屠灭半个管理层吗?当然不能,于是曹操把这个委屈含笑咽下,又顺水推舟的做了一件收买人心的事,让更多人才慕名而来,化险为夷。本是“半壁江山”崩溃之局,一个举动就变成了人心所向的好老大,不得不佩服曹操的高明!
曹操的犹豫
就是这样一个高明的统治者,犯难了,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得居高位,天下定半,他却迟迟没有立嗣。古代立嗣有两种,一种是留下遗诏,等皇帝驾崩了,由大臣宣读皇帝的遗诏,宣布谁是太子,谁可以登基皇帝。秦始皇就是用的这种形式,结果遗诏被权臣篡改了,导致秦王朝短命而终。还有一种就是皇帝活着的时候立下太子,等皇帝驾崩,顺其自然的登基做皇帝,没人能从中作梗。曹操身为魏王,皇帝却只是一个傀儡,他其实就是真正的主宰,所以他更偏向于第二种立嗣的方式。但是他为什么迟迟不立太子呢?原因让人嫉妒,因为他的儿子们太优秀了,他不知道选谁好。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曹丕、曹植、曹彰。曹丕和曹植都属于文武双全的人物,都能统治天下,带兵打仗。曹彰则力大无穷,可徒手伏虎,但是曹彰无心夺权,自知不是帅才,甘心为将。所以这太子之争就落到了曹丕和曹植的身上了。按说古代立嗣都是立长不立幼,所以立曹丕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曹操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再的犹豫,这一犹豫就让群臣起了猜测,曹操心中的人选应该是曹植,所以聪明一点的大臣就都站到了曹植一边,为曹植造势,把宝压到了他的身上,这群人中最主要的是杨修。
司马懿的烦恼
此时有一个人是曹丕的属官,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郁闷啊,他是何等聪明啊,曹操都犹豫这么久都没立曹丕做太子,这立幼之心显而易见啊,眼看着大家都投奔了曹植,他内心不安啊,他也想去投奔曹植,可是没有门路,一个曹丕的属官去投奔曹植肯定要被弄死,万般无奈之下司马懿开始催眠自己,这曹丕就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太子,于是他定下心来,死心塌地的辅佐曹丕,把身家都赌了上去,他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世家的人脉为曹丕筹谋着,希望自己能赌赢这一把。
司马懿与陈群、吴质、朱铄一起在这场夺权之战中拼尽了全力,最后终于赢得了胜利,后世称他们为“太子四友”。
曹操的怯懦选择
曹操内心如何想的?和大家猜想的一样,他更喜欢偏文一些的曹植,他自己也喜爱文学,喜爱修仙,所以他在两个经天纬地之才的儿子中选择了曹植做太子,但是他不敢说,因为立嗣以长这是古来有之的,但是他有不愿意放弃,所以就这么一直悬着了,但是久不立嗣容易生变的道理他懂,于是曹操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力排众议立曹植随自己心意,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求个万全呢?显然曹操选择了求稳,他深知变革将带来什么,他不想面对这样的局面,于是他在建安二十二年,选择了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登上了太子之位,位高权重,当初政权之时鼎力相助的司马懿获得了曹丕的信任,两人出入成双,形影不离,司马懿也从一个属官摇身一变成了曹魏的红人。这也引起了曹操的注意,他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是什么好人!曹操当然疼爱自己的儿子,就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操一听急忙为司马懿辩解。曹丕不是傻子,他怎么会不知道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初登太子,地位不稳,曹植带兵出征,虎视眈眈,在这等时候怎能自断一臂呢?所以他一定要保住司马懿,保全自己的实力,至于司马懿是否会危害江山,等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再说。
《晋书·宣帝纪》: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的心思
曹操心中虽然不悦,不过也不影响大局,毕竟一个小小的司马懿还不足以让他曹操心烦,曹操有自己的办法,他把司马懿调离的太子府,任命丞相府的司马,这样既可以使用司马懿的才智,又能时刻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招不可谓不高啊!
司马懿不是简单的人,曹操的举动让他吓的面如土色,从此勤勤恳恳,低调做人,如狗一般讨好着他的主人,把自己的尾巴夹的紧紧的,不露出半点破绽。为了生存下去,司马懿做到了极致,这点杨修拍马也是赶不上的。
曹操觉得,你是龙要卧着,是虎要趴着,所以他想通过时间去把司马懿这头野狼驯化成听话的狗,事实上曹操也做到了,不过很快曹操觉得自己可能失算了。
曹操的担心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攻打汉中,与刘备僵持数月,无功而返,曹操病倒在卧榻之上。病榻上的曹操特别后悔,因为几年前曹操第一次攻占汉中的时候,司马懿曾经建议他趁刘备立足未稳,继续进攻益州,但是曹操没有采纳,回道:“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撤兵后得到消息,益州内频频兵变,曹操错失了良机。
《晋书·宣帝纪》: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
司马懿走进权利中心
后来司马懿转任了军司马,建议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司马懿还指出荆州刺史胡修太粗暴,南乡太守傅方太骄奢,不该命他们驻守边防,曹操一笑置之,结果关羽攻打樊城,围困曹仁,水淹于禁,胡、傅二将果然投降了关羽。关羽一时间威震华夏,锋芒正盛,曹操心虚打算迁都避让关羽的锋芒。司马懿极力阻止,他认为迁都是示敌以弱,况且于禁被淹无伤国力,当联合孙权,诛杀关羽,后来孙权派吕蒙进攻公安,俘杀了关羽。
《晋书·宣帝纪》: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帝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权果遣将吕蒙西袭公安,拔之,羽遂为蒙所获。
之后曹操认为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逼近南方的敌对势力,想把他们迁走。司马懿认为,如果迁走,之前逃走的百姓便不会回来了,于是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逃难的百姓纷纷回来,增强了曹魏的实力。
曹操的担心成真
后来曹操离世,曹丕即位,司马懿大权独揽,开疆扩土,平定四方,最后与曹爽争权,发动高平陵政变,他死后孙子司马炎接受魏禅称晋武帝。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晋书·宣帝纪》:晋国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庙称高祖。
曹操明知司马懿有不臣之心,却也没能如愿把他驯养为家犬,最终曹魏还是毁在了他这一辈子都没能驯服的人手中!然而看清这一切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荀彧,荀彧也看到了司马懿的野心,但是他忠于大汉,并不忠于曹操,所以看见有人能与曹操相争,他也是一笑置之,只要不是危害大汉,他自然不会多此一举的去阻挠司马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