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丕为何要篡汉
...那个年代,民心向汉,追随他的人也多是为匡扶汉室的。曹丕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他掌握的权利和他的追随者,只忠于魏和他。所以,他随即继承了王位和丞相之位后的十月,就命亲信华歆策划汉献帝禅位的事。曹丕的篡汉,...……更多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被嘲笑不懂兵法
...溃,从此元气大伤。此次大战的结果传到洛阳后,魏文帝曹丕摇头叹气,说刘备不懂兵法,才败得一塌糊涂。刘备此次出征确实问题很多,但要真的说他不懂兵法也是有点过于严苛了,曹丕这波嘲讽实在是太主观了。曹丕如此嘲...……更多
为何孙权迟迟不敢称帝?一曰名望,二曰实力
公元229年,孙权终于称帝了,为什么说终于,因为9年前曹丕称帝,8年前刘备称帝,他是最后一个。影视剧中的孙权三国三国,我们都知道是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然而要按照正式称帝来算,孙权称帝的229年才...……更多
...曹操提名,上报皇帝,进行册封。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近水楼台先得月,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正式登基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刘备自称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更多
魏国最出色的皇帝,能力堪比曹操
...。相比来说皇帝就关注得比较少了。只是对刘备,孙权,曹丕了解得多。尤其是下面这位皇帝,他在三国里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魏文帝曹丕病故,魏明帝曹叡刚即皇位的时候。...……更多
襄阳究竟是如何被敌人占领的呢
...记载,《吴主传》中也没有任何的记载。3、襄阳丢失是曹丕主动放弃错误决定的结果根据以上的历史记载,我们大致可以勾画出当时的实际过程如下: (1)、公元220年元月,曹操去世,曹丕即王位,当时襄阳、樊城均在魏军手中...……更多
刘备伐吴:为关羽复仇还是争夺荆州?
...夹击伐吴?是曹魏无人看出这么明显的良机吗?非也,是曹丕的格局不够。结果坐失良机,统一大业延误了几十年。夷陵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10月,也就是刘备出兵伐吴的前一年曹丕受禅代汉自立建立...……更多
曹丕为什么能的当上皇帝
...个儿子,最喜爱的是曹冲,早夭,电视剧《三国演义》把曹丕当成了凶手。在立储问题上,争夺焦点在于曹丕与曹植,实际上,这两个儿子都不怎么优秀。曹丕与曹植相比,强在哪呢?在文采上,两人都是“三曹”之一,曹丕文...……更多
曹丕临终前为曹魏留下了两员大将是谁
...将曹爽这样能力不足之人都推到了前台。值得注意的是,曹丕临终前,其实为曹魏留下了两员大将,如果他们没有过早的去世,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一、曹休一方面,就曹休来说。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侄子。曹休于曹操...……更多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战败的蜀国
夷陵之战前后,有高人献策,可曹丕不听,还连续犯下两个重大失误,白白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这两个重大失误,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前,另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后。在刘备兴兵伐吴之初,孙权两度派遣使臣向曹丕称...……更多
曹丕重用贾诩,孙权得知后为什么断言魏国要亡?
...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更多
为什么诸葛亮策反孟达的时候,没有直接带领大军去接应孟达
...占领上庸。后因不救关羽,与刘封有矛盾,背叛刘备投奔曹丕。与曹丕在一起,他受到赏识。曹丕不仅任命他为建武将军散骑常侍,还封他为平阳亭侯。又将芳陵、上永、西城三县并入新城县,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曹丕在位时...……更多
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是第一个灭亡的
在曹操离世之后,儿子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势力,随后在公元220年,取代汉朝建立魏国。紧接着,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建立蜀汉和东吴,从此开始,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时的曹魏占据了整个北方地区,也是古代最繁华的中...……更多
孙权有大将军诸葛瑾,刘备没有设大将军一职,其中一点和关羽有关
...大将军。东汉最后一个大将军是袁绍,自袁绍死后一直到曹丕代汉都没有再设大将军一职。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拜夏侯惇为曹魏第一任大将军,公元222年孙权先称吴王后于229年正式称帝,拜诸葛瑾为吴国第一任大将军,可是奇怪的...……更多
三国中同是帝二代,刘禅为何过的最舒坦?
...建安四年(199),袁术吐血而死。日历二。第二位称帝:曹丕,曹操一生奔波,也算是给后人留下了底子。曹操死后,曹丕被封为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0月29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国名大魏,史称曹魏。这个。曹丕是魏文...……更多
魏国的曹丕为啥去打士气正旺的东吴,而不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呢
曹丕做出这样的决定,好像有些南辕北辙,也违背了军事理论常识性。兵法云:趁虚而入,不把刘备打消失了,也得打得他再次流亡失所。那么魏国的曹丕为啥去打士气正旺的东吴,而不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呢?我的回答有如下...……更多
曹丕是怎么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
...使得吴蜀双方都损失惨重,而北方的曹魏兵强马壮,但是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多疑,他直到刘备大军走走停停,不敢轻举妄动,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好机会。章武元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随即刘备宣布伐吴,理由是为二弟关...……更多
下辨之战破吴兰,最后结局如何
...,自然是好的没话说,生活方面,他让曹休吃住都和次子曹丕在一起,至于工作方面,曹操让这位侄子供职于他最精锐的虎豹骑军中,担任宿卫。此后数年,曹休一直担任保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兴许是曹操唯才是举的选拔人...……更多
复兴汉室的遗憾是什么
...到过不少“天下有变”的战略窗口期。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隔年,诸葛亮即驻军汉中,高调准备北伐。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事变,此时蜀汉是由费祎、姜维共同主政,但由费祎主导,他并不赞同举大军北伐...……更多
...吴之间的矛盾,结果使得关羽败走麦城。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代汉,司马懿任丞相府长史,又...……更多
曹丕为何蔑视于禁?揭秘三国时期投降将领的悲喜命运
...管是前期还是后期,均是如此。然而于禁投降关羽却遭到曹丕的蔑视,原因是于禁投降的过程和原因比较特殊,因此被蔑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于禁投降的事情以及于禁被蔑视的原因。三国前期和...……更多
司马懿:从隐世才俊到权倾天下的传奇之路
...并且在其早期的仕途之路上并不顺遂。但是,自40岁辅佐曹丕开始,司马懿开始了自己开挂一般的后半生,司马懿一共服务了曹家四代人,一生抗西蜀、据东吴、平辽东、修水利、推军屯,地位一路扶摇直上,官至太傅,总领朝...……更多
复兴汉室的遗憾,关羽北伐时机失误
...到过不少“天下有变”的战略窗口期。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隔年,诸葛亮即驻军汉中,高调准备北伐。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事变,此时蜀汉是由费祎、姜维共同主政,但由费祎主导,他并不赞同举大军北伐...……更多
曹丕与孙权的虚假盟友关系及其破裂
...22年7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北。然后大魏吴王孙权告诉曹丕自己的战果,并将取下的蜀军将士首级和战场上夺取蜀军的官印等东西交给了曹丕。表面上是报告,实际上也是孙权向曹丕炫耀自己的战果。《吴历》记载:权以使聘...……更多
三国时期各国皇帝大全
...220年——266年)魏国,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嫁给献帝,曹节后被立为皇后。曹丕代汉后,献帝刘协把两个女儿晋献曹丕,可谓“礼尚往来”。据说这两位公主还颇得曹丕宠幸。4、曹操那边有大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忠心于汉献帝的有荀彧...……更多
刘备倾全国之兵与孙权PK,曹丕为啥不做点什么呢
...界,那么小编今天要说的是,刘备倾全国之兵与孙权PK,曹丕为啥不做点什么呢?曹丕有三种选择,第一配合刘备拿下东吴,第二配合东吴抗击刘备,第三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结果呢,曹丕选择了第三种,愣是没动作,这是...……更多
孙权比刘备曹操年纪都小,却最晚称帝
...辈子没有称帝,或许有他独特的人生追求,但曹操的儿子曹丕却是第一个称帝的人,他220年就称帝了,刘备见状不甘示弱,221年也登上了皇帝宝座,但是孙权一直到229年才称帝。面对已经称帝的魏国和蜀国,孙权到底在想什么?...……更多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却成为三国在位最久的君主
...国家呢?魏国一开始的大权是曹操掌握的,后来曹操病逝曹丕继位。曹丕野心很大,在集结了部队之后出兵东吴想要夺取地盘。未曾想这鱼米之乡的东吴猛将众多,几轮交战下来曹丕丝毫没有获得好处反倒损兵折将。俗话说伤敌...……更多
他曾效力刘备,被曹丕赏识,最后死于司马懿之手
...不和。于是孟达给刘备留了一封告别信,便率部下投奔了曹丕。据裴松之注《三国志》中的卫略记载,孟达投降曹丕后,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延康元年,孟达投奔曹魏,当时曹丕刚称魏王。曹丕听说孟达要来投降,首先派人去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因为有功而在此得到封赏,前面也说了朝廷中当中大概封为韦后和太平公主这两大势力,现如今韦后被除,太平公主自然是一家独大
2024-06-26 14:24:00
我们都了解武则天为了争夺权力所以对自己的儿子非常残忍,将他们囚禁甚至陷害,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和儿子相比女儿就没有这种烦恼
2024-06-26 14:22:00
再后来就是李渊在晋阳起兵反抗隋朝,李元吉便跟李世民他们一块骑上战马打天下,也不了解是因为什么原因。起初倒也没什么,但随着唐代的建立
2024-06-26 14:26:00
这事就需要讲一下他跟弟弟李元吉的关系了,相比较温和的李世民来说,李元吉就要暴躁多了。李元吉作恶多端值得一说的是关于李元吉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2024-06-26 14:25:00
长相漂亮在李世民强占杨氏许多年后,当时有恰逢上官皇后去世,于是李世民便想让杨氏转正,成为他李世民的第二个皇后。虽说此举被魏征给拒绝
2024-06-26 14:26:00
第一位田蚡。田蚡是王太后的同母弟,汉武帝的舅舅,正宗国舅爷身份。此人为人狡诈但能言善辩,汉武帝上台后凭借王太后撑腰,在官场影响力巨大
2024-06-26 14:28:00
窦婴因和其他官僚热衷儒学推广得罪窦太后,上任仅一年左右,在汉武帝执政的第二年即惨遭罢相!太尉田蚡也被同时免职。从此窦婴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
2024-06-26 14:29:00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太平公主直接想出一个计谋。原本这只是太平公主用来陷害李隆基的,但没曾想李旦直接表示既然天意已经出现,那么自己断然不可以违抗天命
2024-06-26 14:25:00
当时帝国全线告急,战争最需要的就是能够领兵打仗的人,偏偏此时汉朝中央缺少将才,窦婴有这方面的能力,汉景帝命窦婴与周亚夫等人一起领兵出征
2024-06-26 14:28:00
唐高祖年间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早早地在长安城的玄武门布下重兵,这批重兵不是用来防止政变的,而是他用来发动政变的。并不知情的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往常一样途径玄武门去面见唐高宗李渊
2024-06-26 14:25:00
窦太后在景帝朝和武帝朝有很高的话语权,作为娘家侄的窦婴显然有发达的资本。但职场上的窦婴并没有沾着窦老太太什么光,相反,因反对汉景帝将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刘武而得罪了窦太后
2024-06-26 14:27:00
说此时的太平公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一点没错,眼看那皇位距离自己不过是一步之遥,太平公主决定为自己谋一份前程。于是太平公主便开始思考如何针对太子李隆基
2024-06-26 14:24:00
另外一点是当时的弱小的曹操,必须通过一个转机让自己的势力变强,而没有实权的汉献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董卓在入京后和朝廷内没有太大的交集
2024-06-26 14:31:00
但是能不能被自己控制就另说了,袁绍虽然没有采取手下谋士的建议接回汉献帝,但是袁绍却想立刘虞为帝,袁绍的势力在当时非常的强大
2024-06-26 14:31:00
1、汉献帝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挟持。汉献帝年幼的时候,并不是皇帝,他老哥刘辩才是真正的皇帝。可是董卓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
2024-06-26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