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真不死,便无司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06:21:00 来源:戏说三国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虽然桓范劝说曹爽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爽却说:“司马懿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不久之后,司马懿果然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不仅除掉了曹真之子曹爽,更篡夺了曹魏大权,这成为司马氏取代曹氏的重要一步。对此,在高平陵之变后,有人曾表示“曹真不死,便无司马”。那么,问题来了,曹真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有人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首先,之所以会有人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曹真生前执掌曹魏大权,实现了对司马懿的压制。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养子。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之后,授虎豹骑。东汉末年,在曹操平定黄巾起义的时候,曹真就跟随在左右,并因为屡立战功,所以被封为灵寿亭侯。

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真不仅是曹魏宗室武将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和张郃、张辽等曹魏五子良将比起来,也同样是不落下风。而在曹真已经崭露头角的时候,司马懿还只是曹魏的一员文官,根本没有染指曹魏兵权的机会。公元220年,曹操去世,魏文帝曹丕即位,曹真被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

在曹魏正式取代东汉王朝后,曹真已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了。不久之后,曹真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官职最高的武将之一。在位极人臣的背景下,曹真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以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为四位托孤大臣,以此共同辅佐魏明帝曹叡即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司马懿也成为托孤大臣,但是,此时曹魏的兵权,依然被曹真、曹休等曹魏宗室所掌握。不掌握兵权,就很难在高平陵之变时获得众多将士的支持,司马懿也就无法篡夺曹魏的大权。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曹真的存在,就是阻挡司马懿掌握曹魏兵权的最大阻碍。也即不管是哪一位曹魏皇帝,都会更加信任出自曹魏宗室的曹真,而不是司马懿。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曹叡于是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诸军驻于郿。面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曹真显然是魏明帝曹叡的最大仰仗。曹真派右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促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此战过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

结果,正如同曹真预料的一样,第二年的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不能攻克,同时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三国志》等正史中,曹真无疑是能和诸葛亮匹敌的对手。在抵挡诸葛亮前两次北伐中原的战役,曹真的安排显然是卓有成效的。到了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而这,无疑是曹真在曹魏的巅峰了,其实际权力自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最后,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太和五年(231年),大司马曹真就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曹真去世后,魏明帝曹叡追思曹真之功,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魏明帝曹叡眼中,曹真几乎是一位完美无缺的大将。在曹真去世之前,另外一位曹魏宗室大将——曹休已经去世了。在曹休、曹真相继去世后,司马懿成为曹魏皇帝最大的仰仗,得以执掌曹魏大军。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魏国,曹叡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防御蜀军。而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同样是司马懿前来抵挡的。也即正是因为曹魏宗室几乎没有能力出众的人才了,魏明帝曹叡不得不依赖司马懿。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以曹爽、司马懿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皇帝曹芳。曹爽虽然是曹真之子,但是,因为曹爽没有战场上的历练,在能力上也远远不如他的父亲曹真,所以在高平陵之变爆发时,曹爽根本不敢放手一搏,这导致司马懿最终笑到了最后。因此,如果曹真没有去世的话,司马懿不会获得篡权夺位的机会,也就不会有司马氏取代曹氏的结果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力非同一般,张郃的确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第四次北伐之战,张郃接到诏令统帅其他将领一起到略阳抵抗诸葛亮。不久之后,曹魏大军统帅变成司马懿,张郃只是作为其
2024-06-11 16:55:00
空城计、火烧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三国经典战役与胜败之谜
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和曹魏“司马懿”堪称一对天造地设的“冤家对头”,甚至在三国中后期,整个历史舞台都被这两人的精彩表演所占据。其中尤以“空城计”、“火烧上方谷”和“死诸葛吓走
2023-11-24 08:24:00
西晋为何公然宣称诸葛亮是被司马懿吓死的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通常的说法是诸葛武侯抱病北伐,与魏军相持于岐山,终因精力不济而殒命五丈原。但根据西晋官方的说法,诸葛亮是被司马懿吓死的。毫不说笑,言辞凿凿。西晋乐府鼓吹曲辞中一
2024-04-20 16:56:00
司马懿害死张郃?细思极恐的阴谋论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顾虑粮草不继而退军。司马懿下令:张郃,立刻追击!张郃回答: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呀!司马懿还是强令张郃出战。张郃遂发起追击,结果在木门遇到蜀军阻击,被
2024-01-14 11:25:00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
2023-06-10 14:43:00
诸葛亮与司马懿:空城计故事的真相
...实实,兵无常势。司马懿此时并未在关中战场但实际上,诸葛亮这次忽悠司马懿的空城计并没有发生。针对诸葛亮此次的北伐行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没有提
2023-09-17 15:09:00
司马懿料到诸葛亮城中没兵,他为何不发起进攻?
...晋宣帝司马懿的称赞。街亭之战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懿和诸葛亮可谓一生之敌,两人在陇川战场、荆州战场多次斗法,均有胜有负。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趁胜追击。诸葛亮这时正
2023-02-10 14:47:00
青龙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蜀汉将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魏明帝未
2024-06-02 06:56:00
为何会有空城计是曹操发明的说法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确实是个经典故事,但硬说曹操发明的,就属于强行套用了。第一,曹操有用过“空城计”吗?曹操的“空城计”可能是出自这个故事。时间是在兴平二年(195年
2024-02-22 2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