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6: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汉刘备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鲜为人知的是,曹魏也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郃。

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演义了解三国历史人物和故事,五虎上将正是出自演义小说,而在陈寿撰写的魏书中将这五人合传,“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有了五子良将的说法。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张郃本来是袁绍的部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后收服,关于张郃降曹的过程没有史料记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不管如何,曹操识人辩才能力非同一般,张郃的确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

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第四次北伐之战,张郃接到诏令统帅其他将领一起到略阳抵抗诸葛亮。不久之后,曹魏大军统帅变成司马懿,张郃只是作为其中一个将领。

后来,诸葛亮带着军队退还祁山,司马懿命令张郃率军前去追击。张郃认为此举不妥,他引用兵法中“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向司马懿解释,但是司马懿执意要张郃领兵出击。

万般无奈之下,张郃率领军队出发了,结果诸葛亮在木门谷借助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当张郃率军赶到时,蜀汉军中万箭齐发。张郃被弓箭射中右膝盖,就这样去世了,被追封谥号“壮侯”。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将军马革裹尸是常见现象,但是张郃的死却充满阴谋,史书对此也出现分歧。

张郃为什么不愿意追击司马懿,显然不是胆小的问题,而是他熟读兵法并且甚至诸葛亮用兵之道。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曹魏有位名叫王双的将军,他率领起兵追击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回师斩杀。对于这样血淋淋的例子,张郃不可能忘记,因此才会小心提防,拒绝追击诸葛亮,这是张郃应该有军事水准。

张郃是典型的猛将,当时夏侯渊是都督,刘备并不害怕,却害怕张郃。除此之外,张郃并非莽撞武夫,而是善于动脑,以“巧变”出名。

比如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明帝曹睿感到非常慌张,向张郃询问对策,镇定自若的张郃告诉魏明帝,诸葛亮十日之内绝对撤军。因为张郃掐指一算,诸葛亮军队所带的粮食最多十天,后来诸葛亮果然撤军。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张郃对诸葛亮用兵谨慎的习惯非常了解,必定知道诸葛亮在撤退路上会设下埋伏。张郃在追击诸葛亮之前已经向司马懿阐明理由,但是不被采纳,又必须听从司马懿的调遣,因为战场上如果不听从统帅命令,临阵抗命的罪名也是死路一条,这才有了张郃的中计阵亡。

既然张郃已经猜到诸葛亮会设伏,聪明绝顶的司马懿难道没有猜到诸葛亮的计谋,显然不是。再加上司马懿之前一直坚持的策略是坚守避战,突然派出张郃追击也前后矛盾。

只有一种可能,司马懿故意要张郃率军追击,目的就是要把这位赫赫有名的战将送进坟墓。那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在群英汇聚的三国时期,你方唱罢他登场,谁又能想到最后天下竟然是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在初期并不显眼,仅仅是曹丕手底下的谋士而已,当时比司马懿知名的人物数不胜数。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自从公元230年开始,司马懿在朝中地位已经达到天花板,封为大将军、大都督。也正是在这一年,大司马曹真因病去世,对于司马懿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大司马曹真在权力上对司马懿形成牵制,也只能暗中积聚力量,曹真的去世无疑是扔掉一块压在头上的大石块,司马懿可以更加轻松地展开计划。

那时候,跟随曹操征战四方的将领和谋士已经基本都死了,司马懿放眼天下能够抗衡自己的人越来越少,而眼前这位智勇双全的张郃就是其中一个。

张郃已经是三朝元老大将,在朝堂上威望很高,深受皇帝信任,手中掌握着曹魏大量兵马。如果司马懿要篡位夺权成功,他必须要除掉张郃,但是这种事情又不能过于明显。

安排张郃战死沙场是最合适不过的方法,刀枪无眼,死伤在所难免,也很难引起他人的怀疑。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当诸葛亮得知张郃中箭身亡的消息,他感慨着说“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很显然,这里的“马”指的是司马懿,“獐”指的是张郃。

从诸葛亮这句话来看,他的确是提前设计好埋伏的,他将此比作一次围猎行动,早已将曹魏军队当做猎物。诸葛亮本来打算埋伏最强对手司马懿,没想到是大将张郃中计死亡,诸葛亮感叹自己这次的计划没有按照预定设想杀掉司马懿,心有不甘。

但是对于司马懿来说,张郃的死也是很大收获,因为对于蜀汉政权和诸葛亮来说,张郃也是兴复汉室的拦路虎,蜀汉从此又少了一位劲敌。

张郃被乱箭射死,为什么诸葛亮却惊呼中计

如果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来看,诸葛亮自己也中计了,因为他成为司马懿借刀杀人计划中的刀。张郃去世后,曹魏政权内部的消耗争斗会减弱,也就会集中更大力量对付蜀汉,诸葛亮当然明白这些。

王朝兴衰更替有其内在规律,并不是个人能够改变,尤其是处于劣势一方,虽然诸葛亮有过人才智,但是曹魏政权的实力依然远远超过蜀汉,最终仍然难逃灭亡的结局。

司马懿在历史上以忍耐出名,挥剑的机会只有一次,他却为此磨剑十余年;也可以说司马懿是用年龄熬出头,主公上司、猛将智囊纷纷去世,剩下他称雄称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
2023-06-08 15:55:00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要设七星灯续命
前言小说中的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个拥有仙家道法的神秘角色,他能够使用八门遁甲之术布阵、使用六丁六甲仙术呼风唤雨,甚至借助七星灯祈禳续命。然而,尽管他拥有这些神奇的能力,他也深知\"天
2023-11-09 11:11:00
司马懿出征带了个老头,诸葛亮得知后为何说“吾命休矣”
...面临各种危机,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而作为托孤重臣的诸葛亮在这种绝境下,力挽狂澜,恢复国力,又先后五次征伐魏国,还取得不小的战果。但可惜,谋略盖世的诸葛亮最后还是败给了时间,陨
2023-07-02 22:40:00
除了司马懿,这四位人物也令诸葛亮忌惮
小说《三国演义》中将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个智绝的人物,将的他的行为描绘的近乎于妖,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是整个蜀汉集团,上至君主刘备,下至文武百官都是诸葛亮的傀儡般。刘备遇事只会哭,然后诸
2023-04-25 11:39:00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不趁机攻蜀
...,更有两位当世数一数二的军事谋略大师———蜀汉军师诸葛亮和魏国大将军司马懿,他们之间的较量,造就了这段历史传奇而又波澜壮阔的故事。一、卧龙出山,为报主公之恩诸葛亮,字孔明,人
2024-01-13 20:45:00
诸葛亮在病逝前为何点燃49盏灯
...身份合二为一,人们心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个名字,那就是诸葛亮。三国结束后的将近两千年中,诸葛亮一直都是历朝历代君王最想要的那种优质臣子,文人们也总是将自己一展宏图的愿望寄托于刘备
2024-02-20 21:13:00
如果司马懿真的命丧上方谷,诸葛亮能够统一天下吗
...是巅峰人才。但若论起谋士,整个三国智斗的顶峰,当属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局。刘备白帝托孤,将刘禅和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了诸葛亮;同样曹丕托孤,也将曹睿和曹魏托付给了司马懿。两人对两个
2024-02-07 20:38:00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北伐。按照惯例,曹魏方面还是派遣司马懿迎战。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能选择固守与蜀军拼消耗。最终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
2023-08-29 16:18:00
诸葛亮如果篡位夺权,能不能成功?
...也没有发生过,有时候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其实这与诸葛亮的治国理政有很大的关系,蜀汉政权的维持靠的是:以法治国,既不是权谋,也不是阴谋,这是从诸葛亮时代,就确定的国策,同时在
2023-08-24 16:25:00
司马懿对上诸葛亮为什么胜少败多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身边出名的军师,刘备为请他来辅助自己,不惜降下身段“三顾茅庐”,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之高。不过三国时代自然还是有能和诸葛亮棋过三招之人,比如魏国重臣司马懿。
2023-04-24 12: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