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14: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

一,投靠袁绍

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效力,因在讨伐黄巾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得以升任军司马。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迫使韩馥让出冀州,张郃因此转投袁绍,得以升任校尉。随即袁绍与公孙瓒交恶,张郃于是参加讨伐公孙瓒的战斗,因为立下很大战功而升任宁国中郎将。

二,转投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想要南下讨伐曹操,张郃劝他说:“我军连年苦战,虽然获胜,但是士卒疲惫。主公不如与曹操对峙不战,秘密派遣一支精兵绕到曹操后方,则曹军必然不战自溃。”袁绍不听,执意率大军南下伐曹,双方在官渡对峙。

袁绍派淳于琼押运粮草,屯驻乌巢。曹操从许攸那里得知此事,于是亲自率军夜袭乌巢。张郃于是劝袁绍说:“曹操奸诈狡猾,淳于琼肯定不是他的对手。一旦乌巢陷落,那主公就危险了,不如迅速派兵救援淳于琼。”郭图反对说:“张郃说的不对,曹操偷袭乌巢,大营必然空虚。只要派兵攻击曹军大营,曹操必然回救,那乌巢必然得救。”

张郃又劝袁绍说:“曹操为人狡诈,肯定料到我军会去攻打他的大营,所以一定留重兵固守。到时我军久攻曹营不下,淳于琼又被曹操俘获,那我军就很危险了。”袁绍不听,只派少量骑兵去救乌巢,而让张郃率大军攻打曹营。张郃久攻曹营不下,又听说乌巢被曹操占领,害怕郭图又在袁绍面前诬陷自己,于是转投曹操。

曹操见了张郃大喜,称赞他是大才,于是封他为偏将军、都亭侯。袁绍粮草被烧,军心不安,张郃又投降曹操,更使得军心大乱。曹操趁机发动猛攻,大败袁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

三,东征西讨

官渡之战后曹操对袁绍集团取得战争主动权,于是多次北上,攻略河北。张郃于是随曹操北上征战,在攻打邺城,讨伐袁谭,突袭柳城的战斗中立下很大功劳,得以升任平狄将军。此后张郃又四处东征西讨,在讨伐管承,平定陈兰、梅成,击败马超、韩遂的战斗中屡次建功,因此更得曹操信任。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张鲁,于是先派张郃平定氐王窦茂。随后曹操亲率大军攻打汉中,派张郃为先锋。张郃率军直抵阳平关,迫使张鲁投降。随后曹操班师,留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防御刘备。张郃为了削弱刘备实力,于是派兵攻克巴东、巴西二郡,将其百姓迁往汉中。刘备于是派张飞讨伐张郃,双方在岩渠交战,张郃不敌退走。

四,对抗蜀汉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北伐汉中,进军阳平,张郃于是驻守广石抵御。刘备趁夜突袭张郃,他于是率兵拼死抵御,击退刘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又发动火攻,击败张郃。夏侯渊率军救援张郃,却被黄忠斩杀,张郃只得退军阳平。

夏侯渊一死,汉中曹军群龙无首,司马郭淮于是对众将说:“张将军骁勇善战,素来为刘备所惧。现在情势危急,只有他才能安定军心。”众将于是推张郃为首领,在他的安抚下,曹军军心稳定。曹操听了之后,也认为只有张郃才能统御汉中诸军,于是授予他节制诸军的权力。最后曹操在汉中之战失利,于是退军,留张郃守陈仓。

五,抗击诸葛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魏王,封张郃为左将军、都乡侯。张郃先随曹真平定羌胡,后随他讨伐孙权,直抵长江。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派张郃与司马懿伐吴,击败吴将刘阿。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连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曹叡立即任命张郃为特进,让他节制关中魏军,抵御蜀军。张郃进兵街亭,见马谡据山而守,于是截断蜀军水道,使得蜀军大乱。魏军趁机发动攻击,大败蜀军。诸葛亮见马谡惨败,只得退军。曹叡听闻大喜,对张郃大为称赞。

不久张郃前往荆州,助司马懿伐吴。但当张郃率军抵达荆州时,由于冬季水浅,大船无法航行,于是驻守方城。稍后诸葛亮二次伐魏,曹叡于是召张郃商议对策。张郃进谏说:“蜀军不足为虑,诸葛亮粮草不足,无法久战。恐怕臣还没到陈仓,他就已经撤军了。”最后果如张郃所言。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张郃因此随司马懿抵御蜀军。最后诸葛亮因为粮草不足退军,司马懿便派张郃追击。结果张郃追击到木门道,遭遇蜀军伏击,力战身亡。

六,遇害疑云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魏略)

五年……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

张郃在木门中伏而死,并非司马懿所害,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张郃死于太和五年(231年),当时魏明帝曹叡还在,司马懿不可能有篡夺曹魏江山的野心。因此以十八年后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就推测司马懿是为了夺权而除掉张郃的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司马懿不可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不可能在十八年前就为了篡位而除掉张郃。

其次张郃战死后,曹叡并未处罚司马懿,反而还对其予以嘉奖。这就说明在曹魏朝廷眼里,司马懿没有害死张郃的意图,张郃是不幸阵亡。正是司马懿击退诸葛亮有功,所以获得了朝廷的奖赏。曹叡临死前任命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证明他对司马懿十分信任,也证明当时的司马懿对曹魏十分忠诚,没有丝毫篡逆之心。

最后张郃骁勇善战,懂得用兵的变化,善于排兵布阵与估计敌情,使得蜀汉畏惧。若是司马懿想害死张郃,那张郃完全可以阳奉阴违,慢慢追击蜀军,等到事后向曹叡告状。可张郃是紧紧追击蜀军,不幸遇伏身亡。说明当时张郃追击蜀军是认为有利可图,这才紧紧追击,因此《魏略》记载司马懿害死张郃的说法并不可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7: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析才能够知道。比如像三国中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啥不推荐司马懿呢?这里面的原因很现实!那么,水镜是何许人也?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以及凤雏庞统的授艺恩师
2024-05-30 06:44:00
曹操和司马懿不敢“称帝”,与汉朝礼教有关
...不愿“称帝”,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司马懿,甚至诸葛亮也包含在内。当然三国之中也不乏跳“跳梁小丑”,诸如董卓、袁术,这些人妄自尊大,在没有掌握天下之势的情况下就敢贸然“称帝
2023-05-13 14:11:00
三国的微妙平衡
...个大年,那一年主要发生了两件“小事”。第一件事,是诸葛亮亲自率军入驻汉中,在这之前,他一直坐镇成都,为刘备的频繁用兵“足兵足食”,诸葛亮这次之所以去汉中,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2023-09-02 16:44:00
司马徽的水平不在诸葛亮之下,为什么没有人请他做谋士?
...镜先生,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司马徽的能力水平,不在诸葛亮等人之下,但是他却一生都隐居,没有入仕,也不入任何军阀的幕府。那么司马徽为什么要隐居呢?是没有人邀请他入府吗?当然不是
2023-01-25 20:46:00
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刘备也是让刘禅多学习《申子》、《韩非子》等书,还让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刘禅学习,并且还让刘禅学习武艺,不过刘禅到底学得怎么样尚不可知,诸葛亮手抄一遍这些书籍,肯定是受益匪浅
2024-03-01 18:31:00
司马徽预言成真:诸葛亮的命运与三国格局
...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提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就不得不说起诸葛亮了。但实际上与诸葛先生齐名的还有一位,那就是诸葛先生的老师司马徽,但是此人一生都没有牵扯到凡尘往事。一、司马徽说起司马
2024-03-09 02:26:00
刘备三顾茅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是假的吗?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是什么?刘备仅仅是为了诸葛亮那么简单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要知道,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可以说直接证明了诸葛亮的确年少出名,刘关张三
2023-08-30 17:21:00
庞统到底有什么成就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一共有两个著名的谋士,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而且诸葛亮和庞统几乎是齐名的,这个评价主要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评语。司马徽是一个十分会识人的人,在庞统二十岁的时候,
2023-06-05 11:28:00
三国时期的两个忠武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取代了曹魏
...追谥为“忠武”,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一人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立下不世之功。另外一人,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取代了曹魏
2022-12-24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