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周为何衰落为战国
...战国七雄”开始登上了角逐攻伐的历史舞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正是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为写作起点的。司马光为何从这一年写起呢?这是富含深意的。自言将《资治通鉴》通...……更多
三家分晋事件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始的分水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更多
为何说三家分晋事件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的形势
...始的分水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更多
三家分晋:周朝的礼坏乐崩与春秋战国的过渡
...?周朝的消亡,智氏的灭亡,到最后晋国的分裂到底给了司马光什么样的体会让他要从三家分晋开始著书?有人说三家分晋历史意义重大,有人说司马光想让大家知道历史吸取教训,还有人说司马迁是在表示自己的政治立场,那...……更多
...盒,最明显的就是后来的“田陈代齐”。田氏代齐因此,司马光评价说:“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评价所以啊,不管是曲沃代翼后的晋国国君,还是三家分晋后的周天子,他们都在亲手为...……更多
三家分晋时,为什么没有诸侯国讨伐魏、赵、韩?
...魏赵韩三家逐渐划分了晋国的疆域。等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魏赵韩三家为诸侯,这意味着三家分晋的正式完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诸侯国出兵帮助晋国公室,并讨伐魏赵韩三家呢?一首先,就第一点来说,则...……更多
诸侯朝拜天子,为何请求册封三晋为诸侯
...这个地位。但这一次,同样都是诸侯来朝,当时在位的周威烈王,却根本没有半点高兴的意思。非但不高兴,反倒是有点郁闷。因为大家这次来找他,主要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替别人上户口!准确来说,这次前来朝拜周天子...……更多
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分水岭
...打下来的晋国土地给瓜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面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封三家为诸侯,周威烈王见大局已定不如做了送水人情日后好相见,就正式将三家分为诸侯,至此魏国、韩国、赵国正式进入中国历史舞台。司马迁将...……更多
“三家分晋”是进步还是拉历史倒车
...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更多
三家分晋早在晋文公事情就埋下祸根
三家分晋的历史早已为国人熟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就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战国七雄里,楚国实际亡于宗室分封滥。大量宗室消耗了楚国的财富和力量,而晋国则是亡于宗室权力被剥夺,公卿家族...……更多
周朝能统治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周公旦制定的分封制
...扫地,因此,周天子几乎成了一个摆设。而到了东周的周威烈王,发生的“三家分晋”事件,则标志着春秋时代正式结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列卿,用武力手段,击败了执掌晋国大权的智伯瑶后,又瓜分了晋...……更多
宋康王的霸业与周朝的衰落
...侯。周天子自此沦为那些势力为自己博取合法化的工具。司马光在编著《资治通鉴》时就发出评论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公、候、卿、大夫是也。”正是目睹了周王室晚期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才会...……更多
“天下共主”周王室从兴起到灭亡的历程
...考王十五年(前426年),周考王驾薨,子姬午继位,即周威烈王。这个时候,各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篡夺国君权力、相互展开兼并的斗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晋国的六卿早就展开了殊死斗争,并先后将范氏、中行氏、智氏淘汰出局,...……更多
加速周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周威烈王姬午(?—前402年),姬姓,名午,在位24年。(前425年——前402年在位)周考王之子。公元前403年,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此即“三家分晋”。这就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也有...……更多
三家分晋背后的历史转折:分封制与晋国的衰落
...,也在春秋后期加剧了晋国公室的衰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这堪称春秋和战国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彻底结束晋国的历史后,魏国、韩...……更多
战国七雄中,有没有周文王的后代?
...)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自此,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威烈王被迫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于是,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氏——史称“三家分晋”。而其中韩氏先祖据考证是周文王的后裔...……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从周朝晚期开始,到五代为止,司马光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编入一本书当...……更多
赵烈侯为什么不传位给亲儿子呢
...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这样,赵国便成为了战国时期的诸...……更多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为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人物生平姬骄在位期间,齐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将齐国国君康公放...……更多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晋,这便是魏赵韩三国的起源。公元前403魏赵韩三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魏赵韩三国建国开始。公元前307年,晋静公姬俱酒被废,晋国彻底灭亡。魏国(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5年),公元前403年,魏斯被正式封为诸侯,是为魏...……更多
...之一。后来,韩厥的子孙参与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虔为诸侯,不过韩国的国力一直不强。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征讨韩国,最终将其灭掉。 ……更多
第一个被秦灭亡的韩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公元前401年,周威烈王赐韩、赵、魏为诸侯,从名义上承认了三家的诸侯地位,晋国名存实亡。晋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废掉晋静公,将其迁于端氏(今晋城...……更多
魏文侯魏斯的故事之:停猎守信
...中间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约计12000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作为“皇帝教科书”来编写的,所以司马光的选材取舍,都是有针对性的。其针对的读者就是皇帝。整部《资治通鉴》就是历代帝王经验教训得失的故事集锦,称得...……更多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称诸侯,以安邑为都城,这就是魏文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国为诸侯国。至此,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国、赵国、魏国三国国君将晋国的末代君主晋静公废为庶民,并且,瓜分了晋国的最后领...……更多
...编》即出自陈桱之手。《通鉴》,即《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为编年体,从周威烈王记起,止于五代后周赵匡胤出兵陈桥驿。陈桱认为,《资治通鉴》有缺陷,周威烈王之前的事情未入书,需要补充;再者...……更多
战国七雄,七国第一个称王的人是谁?
...康子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三家同时成为侯国。因魏国处于四战之地,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国君励精图治,魏国已经成长为中原强国,到第三代魏国国君魏惠王时,他有称霸的...……更多
战国七雄中的一对冤家,厮杀混战上百年
...赵魏三家的君主,但三家势力早已是实质上的诸侯,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而后不久,三家瓜分了晋室最后的领土,晋国彻底灭亡。兄弟阋墙:乱世中的强国争雄晋国在...……更多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此后韩国国君传了10代,直到最后一代韩国国君——韩废王韩安。韩安是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8年继承韩王位。此时的韩国...……更多
魏文侯斯领导下的晋国
...终还是无法顶住韩赵魏三家的强大压力,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诸侯身份,魏斯就是魏文侯。至此,三家彻底与晋国划清界限,曾经的晋国也只能龟缩一隅,公元前349年走向灭亡。曾经称霸春秋数百年的晋国...……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前言:司马光的名字从小到大都一直闪现在我脑海之中,他对我而言,不管是童年时代,亦或是如今成年时期,都是一个伟大形象的存在。童年时期,“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渐渐的,伴随着年龄变大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