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16:57: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国是周朝诸侯国,东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大夫分晋,这便是魏赵韩三国的起源。公元前403魏赵韩三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魏赵韩三国建国开始。公元前307年,晋静公姬俱酒被废,晋国彻底灭亡。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魏国(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5年),公元前403年,魏斯被正式封为诸侯,是为魏文侯,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姬姓魏氏,开国君主为魏文侯魏斯,传八代国君。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魏文侯魏斯——魏桓子之孙,魏国开国君主,加上未被封为诸侯之前和封为诸侯之后共在位五十年(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在位)。在位期间重用李悝、翟璜、乐洋、吴起等人,推行变法强国。变法使魏国强盛,给魏国开创了百年霸业。

魏武侯魏击——魏斯之子,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396年至公元前370年在位),在位期间魏国霸业推向高峰。但心凝吴起,使得吴起逃往楚国

魏惠王魏罃[yīng]——魏文侯之孙、魏武侯之子,在位五十年(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在位),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尊魏惠王为王,至此,魏罃正式称王。后因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又被称为“梁惠成王”,在位前期魏国是强盛时期,后期经过马陵之战后大败,魏国的霸位就此丧失。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魏襄王魏嗣——魏惠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魏昭王魏遫——魏嗣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295年至公元前277年在位)

魏安釐王魏圉——魏昭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43年在位)

魏景湣王魏增——魏圉之子,在位十五年(公元前242年至公元前228年在位)

魏王魏假——魏增之子,魏国末代国君,在位三年(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5年在位)

公元前225年,秦国水灌大粱,魏王假投降,魏亡

韩国——

韩国,中国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国为诸侯国,韩国开始。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韩(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30年),开国君主为韩武子之子韩虔,是为“韩景侯”。建都阳翟(今河南许昌),后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姬姓韩氏。

韩景侯韩虔——韩武子之子,韩国开国君主,加上未封诸侯之前和封为诸侯之后共在位九年(公元前408年至公元前400年在位)。

韩烈侯韩取——韩虔之子,在位十三年(公元前399至公元前387年在位)。

韩文侯韩猷——韩烈侯之子,在位十年(公元前386年至公元前377年在位)

韩哀侯韩屯蒙——文侯之子,在位三年(公元前377年至公元前374年在位),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

韩懿侯韩若山——哀侯之子,在位十二年(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63年在位),

韩昭侯韩武——懿侯之子,在位三十年(公元前362年至公元前333年在位)

韩宣惠王韩康——昭侯之子,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332年至公元前312年在位),公元前323年,韩康正式称王,是为韩宣惠王。

韩襄王韩仓——宣惠王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95年在位)

韩厘王韩咎——襄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295年至公元前273年在位)

韩桓惠王韩然——厘王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2年至公元前239年在位)

韩废王韩安——韩然之子,韩国末代君主,在位九年(公元前239年至公元前230年在位)

公元前230年,秦国攻韩国,俘韩王安,设韩国为颖川郡,韩国亡。

赵国——

赵国战国时期战国七之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籍为诸侯,赵国开始。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赵(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2年)

,定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开国君主赵烈侯赵籍,嬴姓赵氏。

赵烈侯赵籍——赵献子之子,赵国开国君主,加上未封诸侯之前和封为诸侯之后共在位九年(公元前408年―公元前400年)

赵武侯(赵武公)姓名不详——赵烈侯之弟,在位十三年(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87年在位)

赵敬侯赵章——烈侯之子,在位十二年(公元前387年至公元前375年在位)

赵成侯赵种——赵章之子,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50年在位)

赵肃侯赵语——赵种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349年至公元前326年在位)

赵武灵王赵雍——赵语之子,赵国第一位王,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赵惠文王赵何——赵雍之子,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6年在位)

战国七雄“魏、赵、韩”三国的历史

赵孝成王赵丹——赵何之子,在位二十一年(于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45年在位)

赵悼襄王赵偃——赵丹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244年至公元前236年在位)

赵幽缪王赵迁——赵偃之子,(公元前235年-前228年在位)

赵代王赵嘉——赵偃之子,赵迁之兄。公元前228年,赵迁被俘,赵嘉自立为王

公元前222年,秦军俘赵嘉,赵国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2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战国时期的三个宣王如何影响历史
...最强盛的时刻。那么,问题来了,更早之前的战国时期,七雄中有哪些谥号为“宣”的君主?一、齐宣王齐宣王田辟彊(?-前301年),妫姓,田氏,名辟彊(一作疆),战国时代田齐第五位国
2023-09-10 01:46:00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至此,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局面结束,代之而起的是战国七雄间的剧烈斗争。越王勾践 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在春秋时长期称霸的晋国,后来被韩、魏、赵三家瓜分。经过长期的兼并,齐、楚、燕、
2024-02-13 20:08:00
中国历史上的六大乱世,每一个都堪称乱世之最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这一时期主要是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小国合纵,大国连横,最终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战国七雄 礼崩乐坏指的周
2023-01-05 21:20:00
盘点历史上用的次数最多的三个国号
...魏”,这个国号在历史上总共用了八次,分别是战国魏、三国魏(曹氏)、北魏(拓跋氏)、东魏、西魏、魏(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十六国时期,翟氏),魏(李密)。战国时的魏国(公元前
2023-06-08 16:07:00
齐国为什么没能统一六国呢
...宣王比起来,齐闵王时期的齐国尽管日益强盛,却在战国七雄中愈加孤立。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后,当时齐闵王手下大将触子是准备以守待攻的,这其实是比较理智的选择。因为五国大军在兵
2023-07-16 17:38:00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王之子,公元前238年继承韩王位。此时的韩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韩王安对西边的邻国秦国既怕又恨,怕的是秦国的强大,恨的是秦国的骄横,但是在绝对实力面前,自己只
2024-02-21 12:48:00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的因果关系
...吴等故事就是来自于这个时期。从春秋争霸时期,到战国七雄时期,经历了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三家分晋让强大的晋国覆灭,历史重新洗牌,进入了一个全新局面。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
2023-06-05 13:19:00
盘点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谋士
三国初期,魏蜀吴三国平分秋色,不分伯仲。魏蜀吴三国都有自己顶级的谋士,每一步该怎么走,都会有人出谋划策,使得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今天就来盘点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那些谋士,如果他
2023-05-21 12:09:00
...并谁,战国的时候有了七个实力比较强的国家,称为战国七雄,三国也有魏蜀吴三国。战国七雄都想要对方的土地,干掉对方,三国中的任何一家也都想要出掉另外两家,然后一统天下。战国七雄最
2024-06-14 2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