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先秦有不少人容易搞不明因果关系。今天简单的捋一捋。
先说周朝,周朝(公元前46年—公元前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封神榜武王伐纣就是以这个时代为背景)定都镐京,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西周成立后实施分封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成为各诸侯国,也是日后春秋争霸,战国纷乱的因。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周幽王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共传12王11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周天子日渐式微,称为名存实亡的一个政权。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始瓜分土地形成了春秋五霸,先后参与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沉鱼之容的西施,三千越甲可吞吴等故事就是来自于这个时期。
从春秋争霸时期,到战国七雄时期,经历了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三家分晋让强大的晋国覆灭,历史重新洗牌,进入了一个全新局面。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逐鹿,形成了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
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合纵连横,苏秦张仪,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鬼谷纵横捭阖,胡服骑射等耳熟相传的故事都来春秋战国这一特殊时期。
而这个时候周王朝,东周天子依然存在,官方上任然可以称呼为东周。在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于王城,建立周国(西周公国)。前367年,周公国公子根叛乱,赵国与韩国支持公子根,逼周显王封姬根于巩。至此,周朝王畿分属西、东两周公国,周王仅余成周的王宫,寄居于东周公国。前307年,秦军逐周赧王出王宫,周赧王迁居西周公国的王城。前256年,秦灭西周公国,周赧王病逝,东周灭亡。
由武王伐纣建立起的大周朝,此时彻底消散在历史尘烟中。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结束了战国纷乱,中华文明进入大一统。
先秦时期: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先秦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以秦始皇统一天下为结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