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政治永远和气节和利益相关。东吴亡国原因是外有强敌西晋的压迫,内有吴内部的腐烂。蜀汉灭亡,西晋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其实力还是完整保存,之后西晋对东吴展现出压顶之势,东吴败亡也是旦夕之间。与此同时东吴的...……更多
聊一聊东吴世袭领兵制的弊端
...结果无功而返。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去世,孙亮年幼,东吴的大臣都尚未真心归附,吴国的豪强大族都有各自部曲兵,他们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然后邓艾预言诸葛恪必将灭亡。从邓艾对司马师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更多
陆逊:三国最出色名将,为何反对北伐?
...,态度十分消极,一直坚决反对北伐。这是怎么回事呢?东吴北伐最坚定的反对者228年,石亭之战。在曹休已经中计,进入伏击圈,东吴取胜已成定局的时候,朱桓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更多
陆逊这一生贯穿始终的是谋、忍、忠
...新组建部曲。讨伐会稽山贼后,部曲发展到二千余人。 东吴采用的世兵制,在对家族部曲不做限制时,就变得非常荒唐。于是淳于越站出来弹劾陆逊违法征用民众,他却表扬淳于越,说淳于越视考虑让民众修养生息。这一举动...……更多
东吴暴君想把全国女人收入后宫,在蜀汉灭亡为何能后再撑16年
公元252年,东吴政权的奠基者,吴大帝孙权病逝。临终前,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孙霸,遗命不足十岁的幼子孙亮继位,引发孙吴宗室不满,吴国政坛顿时陷入了一片阴云中。公元258年,权臣孙綝废黜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更多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孙权称帝后,东吴正式建国。东吴建国后,采取联蜀抗曹的方针。在国家统治上,征伐山越,扩大了兵员,又实行领兵制、屯田制,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在东吴统治期间,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大族势力也...……更多
中国九个大一统朝代,这个朝代最昏庸,差点令汉人灭族
...一统朝代不是清朝,而是西晋。三国末年,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割据朝代,以曹魏的实力最为强大,东吴次之,蜀汉最弱小。富有谋略的司马懿崛起后掌握曹魏实权,虽然曹魏皇帝沦为他的傀儡,但是在司马懿的治理下,曹魏...……更多
东吴的世家大族诞生了哪三位名将
...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出自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孙权刚接手江东,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朱桓开始在孙权手下做事。从这一角度来看,朱桓堪称孙权的心腹了。当时...……更多
为什么江东的人不反晋灭吴呢
...还是挺有争议的,话说虽然西晋灭国了,但是其实当时的东吴很多氏族是可以让东吴重新复国的,但是东吴却没有这样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最后东吴还帮忙建立了西晋呢?那么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更多
世家大族如何在王朝更迭时保住自身利益呢
...,自己亦不会。诸葛瑾的忠心换来的是孙权的重用,他在东吴建立之初被任命为仅次于陆逊的左都护、大将军。值得一提的是,其子诸葛恪后来一度出任东吴丞相,权势滔天。诸葛恪北伐 2、功狗在魏不为司马氏屈但凡世家大族...……更多
东吴陆逊:世家大族之光,三国争霸中的关键人物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存在感不大,几乎要被人遗忘在角落中,很少作为主角出现。可是作为蜀国和魏国的对手,东吴一定有一些特殊之处,否则无法在强敌环绕之下生存下来,甚至还能从蜀国身上咬下一块肉。东吴赖以生存的...……更多
黑暗腐朽的东晋,为何会延续100年?
...谁知道又能持续多久呢,还是早些谋划为好。江左为三国东吴故地,而东吴世家大族历来被中原的人们鄙视,但江左确实是避难的好地方。类似王导想法的家族不在少数,于是北方大族拖家带口南下,史称“衣冠南渡”。司马睿...……更多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分封制的弊端
...,司马炎采用分封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三、消灭蜀汉和东吴后,司马炎也需要利用藩王来控制疆域公元265年,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虽然蜀汉在同年就走向灭亡,不过,随后爆发的成都之乱,还是让司马炎不...……更多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司马懿的巨大光环,存在感极低。二十年出将入相终成东吴第一名臣,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当中有什么隐情?二宫之争公元229年,孙权自立为帝,登基之后册封庶长子孙登为太子。不幸的是,公元241年,经过多年培养的,被孙...……更多
...起,刘备虽然混的差点,但也勉强当上了徐州牧,而此时东吴却还不是老孙家的地盘。当时孙家的家主孙策,当时不光没有拿下东吴,就连长江都没能过去,而当时江北留给他的发展机会已经基本为零。就在孙策最难熬的时候,...……更多
杜预不会骑马、不会射箭,却能入文武庙的奇人
...替自己。羊祜和杜预并没有很深的私交,他神交已久的是东吴的大都督陆抗(见“羊陆之交”),那么他为何会推荐杜预这个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文官接替自己呢?是因为杜预一直站在羊枯这边,他也主张讨伐东吴,统一全国...……更多
...劳民,伤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在名将陆抗死后,东吴也离灭亡不远了,也不难怪最后的丞相张悌说出:“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边江诸城,尽莫能御也”。天纪三年(279),西晋兵分六路大举伐吴,东吴长江诸镇皆破...……更多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司马徽说了哪10个字
...得荆州和益州,和当时已经同时北方的曹魏和东南沿海的东吴三分天下。在刘备托孤之后,更是鞠躬尽瘁,六次北伐,最后星陨五丈原,让无数人为之扼腕。而诸葛亮的这种智慧更是在《三国演义》体现的淋漓尽致,火烧博望坡...……更多
张昭为何当不了东吴的丞相
...赖的重臣。 可以说张昭辅佐了孙策、孙权二代君主,是东吴名副其实的辅弼之臣。那么为何张昭在孙权称吴王后却当不上东吴的丞相呢?张昭当不了丞相,不要低估了孙权孙权于公元222年上表向曹丕称臣时,曹丕加封孙权为吴...……更多
夷陵之战后,东吴有能力一举吞并蜀汉吗
夷陵之战后,东吴有能力一举吞并蜀汉吗?刘备一句话揭露答案!看懂刘备所说的话,也就能够搞懂东吴究竟能不能一举吞并蜀汉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之所以会爆发,就是因为孙权太过膨胀了!一开始的时候,江东内部不稳...……更多
2022-12-21 11:02夷陵,蜀汉,东吴,能力
陆抗:吴国最后的名将与他的六个儿子的命运
...封为裨将军、夷道监。到了公元280年,西晋派遣大军进攻东吴。在这场战役中,陆晏被西晋将领王濬的部下所杀。次子:陆景陆景是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陆景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更多
世袭领兵制是东吴最大的弱点,最后导致东吴灭亡
...此时的江东地区被世家大族把持。此时的江东还没有建立东吴。后来在孙策的努力之下,东吴建立了。只不过东吴的孙策是一个短命的人,孙策病逝后,弟弟孙权即位。不可否认的是,东吴是一个在世家大族基础上建立的。古代...……更多
西晋盛世背后的隐忧:司马炎改革与世家门阀的较量
...力抵抗,仅四个月多,司马炎就终结了三国时代。次年,东吴灭吴,晋武帝司马炎定年号为“太康”,完成篡魏灭吴大业的他,想要整个司马家的天下传下千秋万代。他开始了他的改革,锐意进取,好似明君。当时的西晋国力到...……更多
司马炎篡位后厚待曹奂,刘裕篡位后是怎么对待司马家族的
...待遇超过了古代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比如蜀汉后主刘禅、东吴皇帝孙皓也获得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不过,就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在被刘裕篡位后,后者却对司马家族斩草除根。二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更多
汉末三国的6大顶级士族
...座,离不开吴郡陆氏等本地士族的支持。其中,陆逊作为东吴丞相和主要将领,不仅打赢了夷陵之战,还多次抵挡曹魏大军的进攻,为孙权称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陆逊的儿子陆抗,更是成为东吴后期的中流砥柱,被誉为“...……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一个名臣,曹魏无疑就是司马懿,蜀汉肯定是诸葛亮,而东吴一定是陆逊,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是权臣,也得善终,后代也不错,司马家篡位,诸葛亮儿子是驸马,直系后裔也在东晋为官,但唯独陆逊陆抗父子结局都不大...……更多
下辨之战破吴兰,最后结局如何
...阳乡侯。4屡败吴军,志骄意满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之前,东吴之主孙权对曹丕极为恭顺,不过,在当年东吴陆逊击败刘备率领的四万入寇蜀军后,孙权就开始对曹丕出言不逊了,当然这也是形势使然,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更多
司马昭之心别人并没看穿,也许他被人误会了
...疼;蜀汉的姜维刚刚恢复大将军职位,随时打算北伐,而东吴方面也正虎视眈眈,这些事才是司马昭当时最关注的事情,他压根没有注意到小皇帝。诸葛诞因此,对于司马昭而言,当时没有必要解决曹髦,曹魏的皇帝迟早是他们...……更多
2022-12-19 12:48司马
...个姐姐,先后嫁进了荆州望族之家,诸葛亮亲哥哥,那是东吴三股势力中——流寓人士的杰出代表。且不说诸葛亮的那些知名好友,就单说诸葛亮的血亲关系,诸葛亮也绝对有混吃等死的资本,但是,丞相不是那种人。人家的志...……更多
蜀汉灭亡后,为何东吴还能独自支撑那么久
...机沿着巫县沿江东下,凭借当时西晋的国力绝对可以灭了东吴,然而由于在这之后邓艾、钟会内讧,姜维的“一计害三贤”让曹魏失去了两位顶级名将,最终伐吴决议被耽搁了下来,而这一拖就是十七年。直到公元281年,司马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
2024-06-01 09:25:00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2024-06-01 17:53:00
吕雉,字娥姁,大家通常都称呼她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吕后卓越的政治贡献,她还被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到了《史记·吕后本纪》之中
2024-06-01 17:54:00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2024-06-01 17:55:00
通过我国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短则在数十年、长则在数百年之内,大都会迎来衰败没落的结局,这似乎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定律
2024-06-01 17:57:00
《元史》有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所产生的没有人性的制度,后来奴隶制社会被废除
2024-06-01 17:57:00
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文化。汉代皇宫在挑选后宫妃子时,喜欢瓜子型的女人,而唐代则喜欢有点微胖的女人。但不管如何挑选
2024-06-01 17:58: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
2024-06-01 18:13:00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
2024-06-01 18:12:00
老婆跑了,丈夫就上门去接,这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常态。但是如果这丈夫是皇帝,或者后备皇帝、准备当皇帝,还能照这样子吗?就像一般结婚
2024-06-01 18:13:00
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
2024-06-01 18:14:00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
2024-06-01 18:14:00
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入宫为婢,再到母仪天下,最后权倾朝野,一生充满传奇!出身普通,幼时父亲早亡人的命运实在是妙不可言
2024-06-01 18:17:00
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极端,《汉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
2024-06-01 18:18:00
之前介绍过蜀汉的蜀汉的黄权、黄崇父子。黄权跟随刘备东征,失败后被迫降魏,刘备却没有惩罚其家属,依然给予优待。蜀汉灭亡前夕
2024-06-0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