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6:2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志.吴书》中唯一被单独列传的是重臣陆逊,可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破刘备,败曹休,一件件一桩桩奠定了他,吴国社稷之臣的地位,但他没有诸葛亮、司马懿的巨大光环,存在感极低。

二十年出将入相终成东吴第一名臣,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当中有什么隐情?

二宫之争

公元229年,孙权自立为帝,登基之后册封庶长子孙登为太子。

不幸的是,公元241年,经过多年培养的,被孙权给予厚望的孙登去世了,给了孙权很大的打击。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孙权的次子早逝,太子去世后第二年正月,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

谁也没有想到,时隔八个月,老四孙霸被册封为鲁王。

不仅如此,鲁王的待遇和地位和太子不相上下,甚至在礼仪上也没有高低之分,这一切都是在孙权的纵容下进行的。

鲁王觉得自己有资本和太子争一下,围绕在俩人身边的大臣们,在朝堂上开始二龙夺嫡。

这一切都是孙权人为地制造了这场继嗣危机,其目的是什么?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后人都说孙权年老昏聩,才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孙权其实是故意挑起这样一场争斗,解决他的心头大患,江东士族,对他们大清洗。孙权不惜以两个儿子为诱饵。

朝中迅速分化成太子派,鲁王派两个对立派。

拥护太子的大多是江东大族,以顾陆朱张为首,成员包括朱据、顾谭、陆胤、张纯等。

鲁王党的成分和太子一党不同,其成员比较复杂,这一派以武将为主,又包括了一些宗亲和寒门人士,包括全琮、步骘、孙弘等人。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孙权的女婿,长公主孙鲁班的丈夫全琮,他很早便陷入了储君之争的漩涡。

长公主与太子的母亲王夫人有矛盾,他的儿子全寄一直是鲁王孙霸的宾客,让他不得不站队。

他写信给在武昌镇守的陆逊,询问意见,此时陆逊是吴国第一重臣,这样的位置让他如履薄冰,自然不能轻易表态。

陆逊回信给全琮,劝他学习金日磾杀子以防羞辱家门。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这一建议不是一般人想的出来的,结果并不好,全琮恼羞成怒,不但不感谢陆逊,反而站到了他的对立面。

陆逊之死

陆逊是江东陆氏家族的掌舵人,作为本地的大族,和孙氏前期合作是愉快的,但是后遗症,就是这些大族日益壮大,威胁到皇权。

陆逊此人虽然很会打仗,但作为文臣资历还是浅了,他一直以从祖父陆康为榜样,抱着儒家正统思想,有抱负却不知如何举措的人。

太子孙和派人偷听得知,孙权和大臣杨竺谈论想要立孙霸为储君之事。对于一个毫无实权的太子,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求助丞相陆逊。

太子太傅吾粲来信与陆逊互通消息,希望他能帮太子说话。陆逊的子侄陆胤等人是太子一派,也找到了陆逊。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有理想、无政治经验的陆逊被裹挟进去,落入了孙权的政治圈套。

《三国志.陆逊传》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宣又磐石之固,鲁王蕃臣,当使宠秩有差。”

陆逊没有等到孙权的明确答复,又请求入京亲自面圣。

这些言论引起了孙权的猜忌,让他火冒三丈,平时谨慎的陆逊,居然知道了如此隐秘的事情,难道权臣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孙权不寒而栗。

孙权立刻将与此事有关的杨竺、陆胤、吾粲全部收监审问,要找到消息泄露的源头。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在狱中,杨竺因为是鲁王一党,说了陆逊二十余条罪证,而陆胤和吾粲作为太子亲信,为了防止太子被牵涉其中,特意隐瞒了太子的消息。

这一下坐实了陆逊在宫中探听机密,作为权臣这是大忌,让他百口莫辩。

孙权一封封斥责的信,让陆逊不知所措,他只是单纯想维护正统,可在这场消耗战中他成了牺牲品。

公元245年,陆逊吐血而亡,他是被皇权逼死的。

二宫之战,最后的结果陆逊被逼死、顾谭被流放、吾粲被处死。这三个人都是太子的人,孙权一举打击了江东大族。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事态的发展完全偏离了孙权的掌控,八年的二宫之争最后落下帷幕,废掉了孙和,鲁王孙霸被赐死。

陆逊必须死的原因

用司马迁《史记》中一句话来形容陆逊-隐忍就功名。

他前半辈子都在忍,装,即使面对有着血海深仇的孙家。

陆逊夷陵破蜀,石亭御魏,奠定了他吴国社稷之臣的位置,孙权将一枚自己的印章交给陆,让他随时和魏蜀通信,以示信任。

244年,陆逊拜相这年,孙权也步入了人生的晚年,他要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

皇权、外戚、权臣三者共存、平衡,孙权一直害怕的都是江东大族,而不是蜀、魏。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陆逊作为权臣,功劳太大,功高盖主,不仅军事功劳大,在顾雍去世之后,他继任丞相,权倾朝野。

陆家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根基深厚,原本孙和陆两家有着灭族仇恨。

陆逊少年丧父,投奔庐江从祖父陆康。孙策一路南下,到了庐江遭到陆康的殊死抵抗,结果双方鏖战两年。

城破之时,陆康殒命还带上了吴郡陆氏一半人丁,庐江城一片血海。

孙权上位后,为了让自己在江东站稳脚跟,决定与江东大族和解。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陆逊作为家主,要为家族明天考虑,与孙权和解。

建安八年,陆逊被召入孙权幕僚,即使不被重用,他也夹着尾巴做人。

几年后,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虽然有点出乎意料也是正常的策略。陆家和孙家是并存的,不做仇人,就做亲人,孙权深层次政治目的更多一些。

从侧面说明陆氏家族的强大,江东政权依靠的是三股力量,孙氏宗亲、淮泗集团、江东大族。

江东大族已经有了门阀的雏形,吴国立国就是依靠江东大族的支持,失去了他们,孙家的政权也很难保住。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孙权不管自己与陆家的血海深仇,还是要用联姻来缓解两家的矛盾,只有共存才能得到发展。

吴国后期,重要的职位也都被江东大族把持,作为孙权能不担心吗?

陆逊是江东大族的符号,去除他如同拔掉孙权心中的一根刺。

孙权在自己身前必须为子孙后代考虑,儿子能不能管的住陆逊,陆家是否还愿意辅佐孙家,一切的可能性他都要想到,不能留下万一,所以陆逊必须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魏灭亡蜀汉,张飞家人被厚待,关羽为何被灭满门?
...州的长沙、武陵、贵阳还有零陵四座城池。后来,刘备和东吴又“借”到了荆州的南郡。得到了这些城池之后,刘备自封汉中王,蜀汉真正和东吴以及曹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无论是曹魏还
2023-02-18 21:24:00
三国时期,孙策的三个女婿分别是谁?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庞统扶送周瑜灵柩到东吴。顾邵前去吊丧。当然,庞统没能留在东吴。当他离开江东的时候,这些人便齐聚在昌门相送,陆绩、顾邵、全琮都赶来了。对此,
2023-02-14 22:10:00
三国时期三位皇帝托孤,两个失败一个成功
...来是幼主登基,老主托孤,可惜,就蜀汉成功了,曹魏和东吴都失败了。三国里面曹魏的托孤最失败,直接把魏国给托没了,东吴托孤国家内乱,唯独蜀汉很平稳,就内政而言,蜀汉是最稳定一个,
2023-06-29 14:16:00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讨伐东吴?
...忌,陆逊则出兵击溃了刘备。后记夷陵之战的多方角逐的原因分析,主要都是大仙个人的主观分析,相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是忠肝义胆的读者,一定会被刘关张三人,不求同年同月
2023-01-24 22:12:00
宦官黄皓权倾朝野,诸葛亮生前为何不除掉他?原因很简单
...怪刘禅。刘备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倾尽全国之力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多年积攒的家底毁于一旦。而且本身刘备占据蜀中就是夺了同族兄弟刘璋的地盘,蜀中的本地集团对刘备
2024-08-05 21:25:00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刘备生前的最后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惨败于陆逊指挥的东吴军队。那么,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本
2024-11-07 19:55:00
诸葛亮为何故意让关羽放走曹操,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战。待曹魏集团将刘备打残之后,顺便收了他,让他成为东吴真正的上门女婿。除了孙权,还有西凉马腾、韩遂雄踞西北。如果真的这样干,刘备的赤壁之胜,不仅会变为他人嫁衣,还会陷蜀国于自
2024-02-20 15:34:00
整个三国中,刘备最怕4个大将,张郃只排第3,第一诸葛亮也忌惮
...最害怕,最忌惮之人!他们都有谁呢?第一位,其实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周瑜这个人,谋略不错,而且见识深远,乃是孙策的托孤重臣,同时也是东吴的安邦重臣。为什么说刘备害怕周瑜呢?很简
2024-08-29 11:21:00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伐蜀?因为这两个原因
...得司马懿毫无还手之力,碍于他经天纬地的才能,曹操和东吴那边自不会主动前来,自找麻烦。但是诸葛亮死后,按理说司马懿应该迫不及待,甚至说一鼓作气平了蜀汉才对,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
2023-02-13 2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