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陕西为何称三秦,山西为何称三晋,山东为何称三齐
...史上,有许多独特的地名,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三晋、三秦、三齐,这分别对应我国今天的山西省、陕西省和山东省。这三个别称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呢?三晋之地山西省,别称“三晋”,位于黄河中游位置,...……更多
三秦、三晋、三湘分别代表陕西、山西、湖南,有什么历史依据?
...比如我们一提到“齐鲁大地”,就会想到山东,一提到“三秦大地”,眼前便会浮现陕西。首先我们来看“三秦大地”陕西。众所周知,陕西的简称是“陕”或“秦”,陕西因秦人的崛起而闻名于世。那么为何陕西被称作“三秦...……更多
从“三家分晋”到“三秦封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其境内的“秦岭”;将“秦川”(渭河平原)也因此得名。“三秦”是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含关中和陕北地区。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分别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更多
周朝至秦朝主要诸侯国的兴衰与首都变迁
...布在“十八行省”内。1、晋国:晋国首都最初在唐地(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后迁都绛(翼城县东南),晋景公时期迁都新田(山西新绛县)。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后,晋国故都走向衰落,逐渐变成废墟。2、齐国:...……更多
韩赵魏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还称为“三晋”
...地。二是指山西省,称为“三晋”或“三晋之地”,类似三秦或三湘之地。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原是晋国的六大公族。公元前453年,三族联手,在晋阳城击败了执政的智氏。此后,三大氏族逐渐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年,...……更多
秦国和晋国的“泛舟之役”是怎么回事?
...邑”是晋国的一个地名,具体指哪里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山西瓜衍县,有的说是山西河津市,还有的说是山西襄汾县。其实里克最先想到的是重耳。重耳听了舅舅子犯的话,觉得这个时候大丧大乱,回国即位并不是个好时机,就...……更多
石门之战揭秘:秦国如何击败强大的‘三晋’联盟
...年)。石门的地理位置,目前还存在争议:一说是在今天山西运城解州镇东南,另一说法是在今天陕西淳化县东部的尧门山一带。在战国初期“三晋”强大,魏国还占据着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秦国能突破魏国在河西的重重关卡...……更多
晋国霸业百年:历代明君的智慧传承
...也即齐国缺乏扩张的空间。而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包括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等广大地区。晋国不仅占据了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还能够向多个方向扩张,促使自身的疆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超齐国,这也是晋国能够...……更多
...古代的陕西为雍州之地,是秦国的发祥地,古代称之为“三秦”“秦川”。现在陕西还有秦岭作为山脉,秦腔为戏剧名。西汉十三州再说宁夏。宁夏之地,古代为夏州。北宋初期,党项族在此建立了政权,国号“夏”,史称“西...……更多
晋楚争霸背后的传奇:晋景公的一生
...其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原,其疆域之广,不仅涵盖了现今的山西全境,还横跨至陕西东北、河北中南、河南西北以及山东西北部和内蒙古的大片区域。这个时代,列国林立,强弱悬殊,而晋、齐、楚、秦四强并立,其中晋国以其雄...……更多
晋文公姬重耳传奇:历经磨难,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来的领导人。晋国是周王室北疆的重要护卫者,封疆在今山西汾水上游,都城唐(今山西太原)。由于汾水流域的夷狄势力强大,所以晋国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东周开始后,晋国肆无忌惮地兼并周边小国,汾水遂成其护城河...……更多
现在谈到山西,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印象是有黑乎乎的煤,满大街的戴着大金链子的煤老板,其他有什么,可能还需要想一想。但是,历史上的山西谈资,却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山西的历史典故数不胜数,帝王将相大多工业也从...……更多
晋国因为做了一笔买卖,而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侯晋静公被杀,晋国灭亡。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甚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更多
秦大出于天下,超越六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春秋争霸时,秦国无奈的发现,此时的晋国早已占据今天山西全部,河南和河北的一部分,正好处于今天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处,如同锁链一般死死阻挡着秦国。春秋四强格局晋国压制秦国东出 公元前403年,随着韩,赵...……更多
河东为什么归属山西
山西称为“表里山河”,除了黄河流淌其中以外,吕梁山和太行山的包夹同样功不可没。在两山之间依次分布着几个大型盆地,而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靠南端,其西侧直面黄河,故而古时称为“河东”。从地理上看,河东与陕...……更多
如果没有晋阳之战,即使商鞅变法成功,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锁住了秦国东进中原的通道。晋国鼎盛时期,疆域横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国力远强于秦国,即使秦国与楚国结盟,拼了命要打通东进通道,但在与晋的争夺战中被摁在地上摩擦,整整300年被晋国牢牢压制。秦国...……更多
盘点春秋时期,谥号为“景”的君主
...胜多败少。并且,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之后又发兵消除执掌大权的赵氏家族,取得了晋国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公元前581年去世,在位共计十九年,之后由其子晋厉公继位。三、...……更多
聊聊春秋以后的战国时代
...魏,大败魏兵,魏入河西以和。于是魏惠王弃安邑,如今山西的夏县。徙都大梁。如今河南的开封县。秦国既除了肘腋之患,又开了一条渡河而东的路。前三二八年,秦国人又伐魏,取了上郡,于是如今陕西地方,全入秦国的版...……更多
秦穆公是个怎样的君主?秦孝公为何敬仰他
...秦国以为人质。秦国的地盘在秦穆公手里推进到了陕西、山西的黄河一线。秦穆公对秦国历史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将西戎之地纳入秦国版图。当年,因为护送周平王东归洛邑有功,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并赐之岐以西之地。但,秦国...……更多
聊聊秦国在春秋时的漫漫强国称霸之路
...,在位十二年。主要工作还是往东迁都,迁到了平阳(今陕西眉县西),还有就是继续讨伐西戎。秦宁公死后,秦国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发生过一些内乱。最后国君之位还是回到了长子秦武功手上。秦武功扫平国内动乱之后继续...……更多
...在晋国的核心区域。 众所周知,晋国的核心区域,在今山西省一带,山西省的简称也是“晋”。因此,韩氏选择将都城从韩原迁往平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平阳这一城池,主要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更多
盘点战国诸侯手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烂账”
...国的地理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晋坐落在今天的山西省南部,所谓表里山河之地。表是外面的意思。打开地图一看就可以发现,晋南汾水流域一带,东、西、南三面被一层层的山脉、河流包住。最外面一层,东面是太行...……更多
西周有多少诸侯国,一起来看看
...之下,更显得偶然的是“倗国”的横空出世。2004年4月,山西运城绛县横水,一群盗墓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顾忌地用炸药炸开了一座西周古墓。案发之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这年年底开始对被盗墓穴进行清理。绛县曾经是春...……更多
从分晋立国到战国纷争:魏国历史的波澜壮阔
...元前362年,秦国攻占少梁,直接威胁魏国都城安邑(即今山西省夏县),为了摆脱秦国的威胁,魏惠王将都城迁移到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的魏国主要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河南省北部的河内地区,魏惠王将都...……更多
战国七雄当年的都城分别在什么地方
...可说对北京这块地脉相当有执念。韩国都城:陕西韩城、山西临汾、河南禹州、河南新郑韩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建国时间也晚。韩最早的封地是“韩原”,今天的陕西韩城。后来,韩国大夫韩贞子势力壮大起来,迁都“平阳...……更多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也被周宣王改封于申国以西。周宣王还封韩侯于韩城(今山西河津至万荣县万泉乡一带),建立韩国,作为镇抚北方的军事重镇。此外,周宣王还封仲山甫于樊(今陕西长安区东南),建立樊国。封其子长父于杨(今山西洪洞东...……更多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汲县。紧接着,蒙骜率军攻打赵国的榆次(今属山西)、新城(今山西朔州南)、狼孟(今山西阳曲),一共夺取三十七座城池。同年,因为秦国大军不断蚕食三晋的...……更多
新城之战后,晋襄公迎娶秦国公主,再续秦晋之好
...公主持也挑起了对秦国复仇的“新城之战”。新城,现今陕西渭南市澄城县罗家洼乡新庄村一带。晋军部队从韩原出发,西渡黄河,攻占秦国的少梁渡,晋军大军渡过黄河,然后一路南下,沿着“彭衙之战”时追击秦军的路线,...……更多
...关中渭水流域,这里是周文明的发祥地。周人最早活动于山西一带,是姬姓和姜姓通婚而形成的民族,在夏代担任农官—后稷。夏朝灭亡后,周人西迁到达了渭水上游,逐渐发展壮大。周人活动的范围,大概东到黄河、西到陇山...……更多
秦景公: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势君主与秦公一号大墓的主人
陕西凤翔县境内,考古发现这里是秦国雍城的原址所在地。除此之外,秦国十几个国君的陵墓也都埋葬在这里,其中“秦公一号大墓”的挖掘,更是让春秋战国秦国的历史又多了许多研究资料。既然考古证实此墓为秦国第十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