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1 20: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

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而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自然离不开众多名将的努力。其中,就白起和王翦这两位名将,无疑为秦灭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就白起来说,重创了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而就王翦来说,则在战国末期横扫六国,攻下了大片的疆域。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虽然名气上远远不如白起和王翦,但是,在秦国名将之中,此人的战功已经非常接近白起和王翦了。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首先,这位名将就是辅佐四位秦王的蒙骜。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对此,在笔者看来,战国时期的秦国,正是因为能够从其他诸侯国不断吸引人才,从而让自己在综合实力上保持领先。比如商鞅、李斯、范雎、张仪、吕不韦等人,都不是秦国的本土人才。但是,这些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才,都在秦国获得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而这,无疑体现出秦国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蒙骜来到秦国后,先是辅佐秦昭襄王这位君主。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彼时,蒙骜因为资历相对较浅,所以主要是辅佐白起等秦国名将对外征战。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葬于秦东陵。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后,太子嬴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为“孝文王”,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秦孝文王死后,太子嬴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位后,蒙骜这位武将获得了提拔和重用,这也是因为白起等秦国名将相继去世,从而给了蒙骜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公元前249年,蒙骜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洛阳东北)。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记载了这一事件:“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

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域直接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而这,不仅是对韩国的重创,也直接威胁到魏国,为后来的秦灭六国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郡等地。对于太原郡所在的晋阳等城池,对赵国拥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三家分晋过程中的晋阳之战,赵氏正是凭借晋阳这座城池,以此联手韩氏、魏氏消灭了智氏,最终瓜分了晋国。所以,在笔者看来,太原郡等城池的丢失,无疑加剧了赵国的衰落进程。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汲县。紧接着,蒙骜率军攻打赵国的榆次(今属山西)、新城(今山西朔州南)、狼孟(今山西阳曲),一共夺取三十七座城池。同年,因为秦国大军不断蚕食三晋的疆域,所以,在魏国信陵君的组织下,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组成五国联军讨伐秦国。此战,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联军在黄河以南打败秦军,击退蒙骜。不过,后来蒙骜在函谷关坚守不出,五国联军也没有办法,只能各自解散。所以,在笔者看来,这一次合纵攻秦之战,也没能达到重创秦国的效果,更没有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势头。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彼时,秦王嬴政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李斯为舍人,蒙骜和王齮、麃公等为将军。同年,秦国攻占赵国的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不久晋阳反叛秦国,蒙骜率军平定叛乱。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本就已经十分衰弱的韩国,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了,也即加快了韩国臣服于秦国的时间。同年十月,蒙骜攻打魏国的氏篸、有诡二城,继续对魏国保持削弱的态势。

最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去世。公元前242年,秦王嬴政得知魏无忌去世的消息后,于是派蒙骜再次率军攻打魏国。蒙骜夺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等二十座城池。在夺取这些城池之后,秦国将其设立为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约七十多岁。

总的来说,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这四位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整体战功上,蒙骜无疑非常接近之前的白起、王翦了。并且,蒙骜这位老将去世后,蒙氏家族继续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比如在秦朝建立后,蒙恬、蒙毅这两兄弟,就成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也即一个在外领兵作战,一个在辅佐秦始皇处理朝政。凡此种种,自然都离不开蒙骜打下的基础。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是谁,为何以一杯毒酒退场
...推上了大秦国君之位,吕不韦继续担任着秦国相国,并以秦王政的“仲父”身份继续主持着秦国政务。早在秦庄襄王在位时期,秦庄襄王更像是一个秦国国民的精神领袖,实质上来说,秦国大政就一
2024-05-13 21:07:00
战国传奇:廉颇的荣辱与赵国的兴衰
...魏王虽然很尊重廉颇,但并不重用廉颇。赵悼襄王九年,秦王嬴政十一年,秦王嬴政听取太尉尉缭的建议,确定先攻打三晋,再攻打楚国,再攻打齐国和燕国的顺序。当时,韩国已经向秦国称臣,赵
2024-02-08 14:28:00
从权倾天下到阶下囚,揭秘六国末代君主的命运
秦始皇继承秦王位后,先是平定了嫪毐之乱和权臣吕不韦,亲政后又经过十年的时间先后平定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建立
2024-02-21 12:48:00
长平之战与秦赵恩怨:白起与范雎的冲突和悲剧结局
...地献城,赵国使者来到秦相范雎府邸,对范雎说:“听说秦王准备进攻邯郸是吗?”范雎说:“是的,攻下邯郸,秦王就君临天下了,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啊!”使者说:“秦王君临天下,武
2023-10-11 08:57:00
为何说齐襄王与君王后相识,直接影响了齐国的结局
...一子,即为齐王建。2.长安君为质当初范雎前往秦国投效秦王之前,曾随主家须贾出使齐国。在须贾被齐襄王质问时挺身而出,并且表现很好,得到齐王的赏识。齐王后来还曾赏赐范雎礼物,可惜
2024-03-06 21:15:00
...托孤大臣之一。嬴政登基后,蒙骜曾率军平定晋阳叛乱。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6年),嬴政派蒙骜攻打韩国,夺取13座城池,然后又攻打魏国,夺取两座城池。蒙骜虽老,但不减当年之勇。秦
2024-05-27 06:49:00
长平一役是什么结局
...后为首的一系,他们想要拥立秦惠文王庶子公子壮为新任秦王,在这里说明一下,公子壮是秦惠文王的庶子,绝非《大秦帝国》中演绎的那样,是关内侯之子;另一个则是以宣太后为首的一系,他们
2023-10-25 20:06:00
...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武王无子,所以立其弟公子稷为秦王,是为秦昭王。秦昭襄王的母亲原是宫内女官,被称为芈八子(即宣太后)。魏冉即是宣太后的异父长弟。此外,她的同父弟弟叫芈
2024-05-21 06:44:00
秦国的六位秦王除了嬴政,还有一位也不容小觑
...作为千古一帝,功劳有目共睹,那除了他之外,还有哪位秦王厉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普及一个历史知识。战国之世,邦国已经没有春秋时代那么多如牛毛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小国早已
2023-05-02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