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明前夕探访江西万家岭战役遗址 幸存者讲述日军累累罪行
...来到江西德安县磨溪乡探访万家岭战役遗址、万家岭战役幸存者以及日军毒气弹受害者后代,透过斑驳的历史证物、当事人的讲述,还原日军在德安县留下的累累罪行,传递“勿忘历史,牢记先烈”的清明哀思。两军指挥部相隔...……更多
最后一位万家岭战役日军毒气弹受害幸存者逝世
...气弹伤害,是万家岭战役中受日军毒气弹伤害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于近日逝世,终年93岁。图为蔡春华,他是万家岭战役中受日军毒气弹伤害的最后一位幸存者(资料图)德安县委统战部供图“因为老宅就在万家岭战役遗址附近,...……更多
清明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日本友人松冈环:走访不停,寻证不止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日本友人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3日,南京城飘着小雨,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再次来到南京,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艾义英、夏淑琴、陈德寿、刘民生,以及南京...……更多
...】11月9日晚9时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李美金在家中病逝,享年98岁。至此,纪录片《二十二》中的22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全部去世。李美金三儿子张太国10日告诉记者,母亲生前身体比较硬...……更多
...这种刺激将会放大一百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幸存者离世,不过我们国家已经用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的口述,对于住在南京棚户区的左润德就是如此。左润德住在南京城西大王府巷,这里是一个非常贫穷的棚户区,...……更多
...理创伤仍未完全消散。8月13日,94岁的清水英男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为自己曾参加的七三一部队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忏悔谢罪。从访谈中不难看出,促使他重回故地的正是常年萦绕在心头的沉重负罪感。对于那一代...……更多
她因长得漂亮,被日军军官强行霸占5年,还生下女儿却至死未见面
...被遗忘,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目前存活,在世的仅有九人。惨痛的历史不能被遗忘,存活的受害者数量越来越少,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应该要记得这些无辜女性曾经遭受的迫害,勿忘国...……更多
94岁日本老人谢罪背后 是731恶魔部队的累累罪行
8月13日上午,原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成员清水英男一行来到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清水英男先后到卫兵所旧址、本部大楼旧址、细菌实验室遗址、特设监狱遗址、冻伤实验室旧址等地指认。上...……更多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他们有话要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举行。泱波 摄有的身为幸存者后人,听着家族的悲痛故事长大,如今选择背负历史前行,把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有的大力推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上升为国家公祭仪式,以国之名悼念遇难同...……更多
85年,从未忘记!
...>铁证如山,不容抵赖这就是证言!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今年,又有7位幸存者与世长辞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4位每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更多
2022-12-13 12:27从未
“我自己就杀了几千人”侵华日军口述731部队罪证
...历史访问讲演团一行10人抵达长春。访问团中多人是侵华日军后代,此次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代替犯下侵略罪行的父辈,向中国人民郑重谢罪。访问团成员之一黑井秋夫,其父亲黑井庆次郎曾于1932年、1941年两次参与侵略行动,...……更多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刘年珍去世
2024年2月27日12时许,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刘年珍老人在湖南岳阳县去世,享年107岁。△刘年珍奶奶刘年珍,1918年4月生,湖南岳阳人。1944秋,刘年珍被日军抓走,遭到日军的野蛮凌辱。据她回忆,日军不管是...……更多
...本军机从高空低飞以机关枪密集扫射,来回二十多次。据幸存者回忆,落水后,刘崇佺在客舱抢救伤患时,被日机俯冲扫射中弹殉职,年仅38岁。这次事件再次证实了日军故意残杀无辜,企图制造恐怖的暴行。他们罔顾世界舆论...……更多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沈奶奶离世,登记在册幸存者仅剩8人
...18日下午4时22分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沈建美老人在湖南省长沙县逝世,享年94岁。沈建美老人 图源: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沈建美老人出生于1931年,湖南省长沙县人。1942年日军进犯长沙,沈建...……更多
送别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李美金去世
...胞纪念馆2023年11月9日22时许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李美金在海南澄迈逝世享年98岁李美金阿婆李美金,生于1926年,海南省澄迈县人。1941年,16岁的她被日军强征做“慰安妇”,白天干苦力,晚上遭遇屈辱折磨。稍有...……更多
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刘年珍老人去世,享年107岁
...2024年2月27日12时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刘年珍老人在湖南省岳阳县去世,享年107岁。图源 | 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刘年珍老人于1918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1944年在张谷英镇被日军掳走,被关在山...……更多
《东极岛》开机,梁静官宣男一号朱一龙,中国版《敦刻尔克》来了
...份的游客登上东极岛,他们是当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幸存者的后代。他们中既有白发老人,也有未成年的孩童。此次他们远隔万里来登岛,是为了缅怀他们的先辈,更是为了代表先辈向岛上渔民的后代致谢。一件尘封了82年...……更多
...,2024年2月18日下午16点许,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沈奶奶在湖南长沙县逝世,享年93岁。沈奶奶,1931年7月生,湖南长沙县人。1944年,日军来到沈奶奶家居住的山坳里,占据了当地钟馗庙作为据点,村里人纷纷逃跑...……更多
新华全媒+|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幸存者仅剩38位
...华社南京12月3日电题: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幸存者仅剩38位新华社记者邱冰清、蒋芳“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更多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幸存者仅剩38位
...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2月3日正式启动。一大早,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带着家人们赶到...……更多
尽一生毕一事:传递历史真相
...递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昨举行,目前幸存者仅剩38位12月3日,夏淑琴携家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献花 万承鹏 摄“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更多
全网震怒!男子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直播带货
近日,有网友反映一男子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门前直播带货。画面显示,一男子跪地对着手机屏幕不停介绍某商品。此事一出,引起网友热议。批评!教育!劝离!据哈尔滨市平房区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更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当时我紧紧抱住爸爸的腿,哭着说不要走
...中国新闻网艾义英(右)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更多
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爆火,正告日本:妄图抹去历史,简直白日做梦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冰城哈尔滨的爆火,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也获得了极高的热度。不仅成为众多年轻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更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便打开一个短视频APP,都能看到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更多
14周岁以上可报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招募志愿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梦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一所遗址型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更多
87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传仁报名参加“行走南京”活动 城墙上,他抚今追昔潸然落泪
87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传仁报名参加“行走南京”活动 城墙上,他抚今追昔潸然落泪倪传仁老人在城墙上眺望南京景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彪 “谢谢你们,让我顺利参加这次活...……更多
...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7月21日晚发布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智林于7月20日晚离世,享年99岁。周智林出生于1925年12月23日。老人生前曾回忆:“1937年的一天,我和叔叔正准备过马路,有五个日军从车上下来,其中一个先刺...……更多
“慰安妇”主题雕像捐赠南京
...者金学顺。上世纪90年代初,日军“慰安妇”制度因受害幸存者的勇敢揭露逐渐浮出水面。随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落成多座“慰安妇”雕像。“一座雕像就是一段固化的历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更多
...件民间纪念活动组织者,至今和“里斯本丸”号最后一位幸存者莫利之女维尼一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记得,该电影去年在英国点映时,记者带着吴似真一家专门给莫利的玄孙女露娜准备的3岁生日礼物——一支代表中国传统...……更多
南京青少年铭记历史向未来
...同学们走进历史记忆的深处。在和平雕塑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向学生们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父亲身上的惨痛历史记忆,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学生陈嘉说:“时隔数载,再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
张爱玲身价不菲,为何宁把遗产送邻居也不接济弟弟?实情令人唏嘘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看得淡一点,bai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张爱玲提到张爱玲
2025-02-20 16:06:00
原创“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所在
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无数的年代沉积,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俗语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2-20 16:13:00
他是太平军中值得佩服的人, 曾不畏强权顶撞天兄, 舍出性命救三军
文:小佛太平天国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些人是臭名远扬,一些则是美名远扬,要说值得人佩服的,小佛认为当数石达开和陈玉成
2025-02-20 16:14:00
这位君王是历史上让香料改名的典范,因为他让香料名称成趣谈
石勒,我们中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位君王,他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般都是起点极低,从奴隶的身份一路逆袭最后成为了统一我们北方大陆的君王
2025-02-20 16:18:00
文物专家最佩服的“造假大师”,曾令他们损失90万,至今都是笑话
古董界的水的确是深的可以,就算你是什么文物专家或者说有什么几十年的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但是放在当下的古董界去混,你都会被经常骗
2025-02-20 16:20:00
十岁时对表姐一见钟情,婚前约法三章,婚后却率先违约
她的爷爷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盛家在当时不仅是豪门望族,盛宣怀所积累的财富更是足以称为全国首富。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她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2025-02-20 16:32:00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
2025-02-20 16:43:00
阳谷县“武都头”放到现在是个多大的职位?原来武松这么低调
说道水浒传中的人物,自然就得提一提打虎武松了,毕竟武松这位角色塑造的可谓是非常成功,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武松在水浒中
2025-02-20 16:45:00
中国最后的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丈夫喜欢得紧
作为炎黄子孙,每个人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都是满心的自豪,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杂质,有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华
2025-02-20 16:47:00
乾隆的弟弟弘昼,一生多次上演活出丧,到底是装糊涂还是真荒诞?
弘昼是乾隆的弟弟,当年乾隆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两人之间就发生了很多故事,让乾隆对这个弟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再加上弘昼身份的特殊性
2025-02-20 16:48:00
石虎自称艺术风格超越毕加索,无奈无人能看懂,却被专家嘲讽胡闹
喜欢画画的人,对于毕加索这个人物绝对是非常数字的,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而且还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2025-02-20 17:04:00
姜青青:鹫岭望海潮
本文导读:飞来峰上依然可以听见大海深处的潮声飞来峰并不巍峨,也不峭拔,它就是灵隐寺边的一座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25-02-20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