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7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传仁报名参加“行走南京”活动
城墙上,他抚今追昔潸然落泪
倪传仁老人在城墙上眺望南京景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彪
“谢谢你们,让我顺利参加这次活动,感受到南京的日新月异。”在昨天举行的“行走南京”网络文明健步走活动中,有一位特殊成员——87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传仁。站在中华门城墙上,老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分。
“你好,我是南京大屠杀一名幸存者的外孙女,我在《南京日报》公众号上看到‘行走南京’活动,想帮外公完成心愿,带他行走南京城墙。”不久前,倪传仁的外孙女芮屺璊在“紫金山新闻”APP“听语+”频道留言板上,留下这样一段话。工作人员立即与“行走南京”组委会沟通,帮助老人顺利报名。
此次“行走南京”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市民参加,活动以东水关遗址公园为起点,途经武定门、老城南·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中华门瓮城、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等4处打卡点。昨天一早,倪传仁就在老伴及女儿一家三口的陪同下,来到中华门城墙的入口处。老人身着黑色运动装,外套一件活动统一发放的红色T恤,头戴白色棒球帽,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我除了想活动一下手脚,还想登上城墙,看看南京的变化。”昨天清晨天气微寒,但倪传仁老人热情高涨。
活动正式开始,倪传仁老人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城墙,腿脚颇为利索。“他经常锻炼,没事就散散步,还时不时做做家务。”一旁陪同的女儿倪文霞告诉记者,老人虽然有基础疾病,但因为医疗条件好,并不影响日常活动。
抚摸着充满沧桑感的城墙砖,倪传仁禁不住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说,侵华日军侵入南京时,母亲抱着他和姐姐逃到一处废弃的柴屋里,这才躲过一劫,但留在家里的父亲和哥哥却惨遭杀害。倪传仁没了父亲,母亲一下子失去生活来源,只能靠摘豆芽、挖野菜给他们姐弟俩充饥,生活非常艰辛。讲到这里,老人的眼角流下泪来。
城墙上,老人凭栏眺望:远处,河西的高楼刺破天际;近处,大报恩寺的琉璃塔熠熠生辉。看到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南京,倪传仁感慨良多,“我小时候经常上城墙玩,那时候老百姓住的是草棚,走的是泥路,有钱人才坐得起黄包车。现在住的是高楼,走的是柏油路,大家开的是小汽车。”他感叹,“真的大变样了!只有国家强大,老百姓生活才会更好!”
活动最后,老人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连声道谢,“这个机会很难得,让大家看到南京的发展和变化,感谢能让我参加这次活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