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门双进士 两代皆名流
...代临邑县李汝相、李若讷父子,为官清廉,著述颇丰——一门双进士 两代皆名流李若讷画像□李培勇犁丘古邑,地杰人灵,硕儒辈出。明朝时期的李汝相、李若讷父子,以著述宏富和清正廉洁流芳后世。李汝相:清正廉洁 直言...……更多
【田氏文化】吉水名流邹元标(外一首) 文/田先奇
...号称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现为吉水五中),培育很多状元进士,为吉水古文化大县,为庐陵三千进士甲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翻开吉水历史,有东林党首邹元标的一页。像一颗闪烁的星星。九岁通《五经》二十出头中科举,文武...……更多
子女年满60周岁后 依然要赡养老人吗
...女年满60周岁后 依然要赡养老人吗案情简介:97岁高龄的李氏,丈夫已经去世,育有8个子女,其中5个子女年龄已超过60周岁,其余3个子女也有50多岁。2023年,李氏因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但8个子女对如何赡养李氏,一直未能...……更多
...发表在刊物上,称其为“庐陵科举最早盛事之一”——“一门六进士”。虽然误读了其中一些词的含义,但二儿子考取进士、大儿子五次中举、四女婿(刘宗奭)四次中举、三女婿(李天常)两次中举,这在北宋早期,在庐陵科...……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胡卫民明代铜梁县的进士有不少,据统计,该县排列四川第七、列重庆第二(第一是合州)。文脉昌盛不衰,与两名朝廷重臣及其家族都喜欢投资建寺、兴学和重教分不开。一个是捐资铜梁县新复乡(今...……更多
...出。例如传承“桐城派”文化典型代表宋衡家族,就有“一门双进士,同朝五举人,盖世功名夸六代”之美誉。宋衡(1654—1729年),清代桐城派的庐江代表作家。字伊平,号嵩南。他是康熙戊午科举人(解元,即江南乡试第一...……更多
咸丰皇帝之师杜受田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人物介绍杜受田,清山东...……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在科举时代,一门三进士即视为殊,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出身在“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世家,倒是夸张了一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类的书香门第...……更多
明朝才子解缙:一门三进士,《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他的父亲解开是元朝时期的进士,曾担任江西安福州判官。在元末乱世中,解开因无心仕途而...……更多
唐朝时期的关东士族敢和皇权叫板,他们究竟有多强?
...身份内通婚”,士族坚决不与寒门通婚,然而正因为唐朝进士稀少,物以稀为贵,进士成了打通士族婚姻通道的法宝。进士会得到朝廷授官,且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都会仕途顺畅,仕途的顺畅又会提升门第的档次。士族在选择联...……更多
2022-12-22 21:46:00关东,士族,皇权,时期
唐朝诗人李绅是如何成为贪官酷吏的?
...争中。元和元年,即公元806年,李绅在35岁时,终于中了进士,可谓大器晚成。本来做官,在这个年龄,也可谓黄金时代,又恰逢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和中兴”,能在唐代仅次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号称大唐第三天子的唐宪宗李...……更多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是指哪几大家族?五姓七家有何狂傲的资本
...在唐代科举考试主要有三科:秀才科(唐高宗时停废)、进士科、明经科,后面这两科是当时取士的主要考试。虽然报名人数特别多,但考试难度很大,招考名额也特别少,最后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考了几十年才考上的都不...……更多
明朝一女子,对知府说:和尚非礼我,知府是如何处理的
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时,进士出身的刑部主事陈幼学,被任命为湖州知府。在湖州知府任上,陈幼学勤政爱民,屡破奇案,被誉为青天,深得湖州百姓的爱戴。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讲述一则陈幼学智破污蔑案的故事。话说,在万历...……更多
为什么李公每次升官母亲都板着脸呢
...李家的兴盛埋下了伏笔。李鸿章的父亲是李家出的第一个进士,虽然得以高中,可那时候已经年近40。过门之前,李氏就勤快能干;过门之后,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正是有了李氏这位贤内助,李文安才得以心无旁骛专心应考。也...……更多
她身为偏房怀孕也只能站着吃,儿子长大金榜题名,丈夫才允许坐下
...赋,13岁就中了秀才,24岁再考到头名,后来还成为金榜进士。这样的成就在当时的湖南还算是第一人,消息穿回来之后,让整个谭家都算是光宗耀祖了,后来在上桌吃饭时,谭延闿父亲也正式让李氏得以上桌,儿子争的这一口...……更多
介绍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
...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更多
查慎行是以布衣入值南书房的著名诗人〔241〕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1、一门四进士;2、“维民所止”案;3、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出处:古诗文网《查慎行简介》。参资:古诗文网《舟夜书所见赏析》。查慎行画像二、青少年时受教良好,诗名远扬查慎行〔1650—1...……更多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不合格 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进的韭菜,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八)临邑县荣盛瑞兴园便利店销售的生姜,噻虫嗪和噻虫胺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二、微生物污染问题(一)济南市高新开发区渔家赶海餐饮店使用的消毒餐具,大...……更多
...杰在清高宗乾隆元年中举,李兰台在清高宗乾隆十九年中进士。位居贡生的有李廷和、李廷英、李继祖、李杏林、李怀祖、 李国栋、李树芳、李际隆、李际云、李德材、李国炳等。其十世祖妣李张氏吃长斋,法号淑贞。育有振...……更多
...的记载。恽毓鼎(1862-1917)字薇孙,又字澄斋,清光绪朝进士,曾为光绪、宣统朝的宫廷史官。其第一次到天津李家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月,是为投资津浦铁路事,与李士鉁、张伯纳、王爵生、徐梧生等到天津面见时任...……更多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日照县首位进士张莘卿开创“一门五进士”金朝的张莘卿,是日照县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进士。他强学自立、廉洁公正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家族文化,开启了海曲太平桥张氏家族祖孙三代(张莘卿、张韦、张...……更多
山南水北澜阳书院
...才辈出,桃李满园,由该院考出方鸣球、刘恩溥、王濂等进士8人,举人若干,其中数人成国之伟才,培养出王问羹、吴棠湖等一代名流。一批批山南水北的人才,共同打造了澜阳书院;澜阳书院也为山南水北输送了一批批经世...……更多
历史中真实的刘墉31岁才考上进士,没当过宰相
...镮之曾在嘉庆年间任尚书,也是一位朝廷高官。这也是“一门三公,父子同宰”这话的由来。▲刘统勋画像除了赐字,皇帝还赏赐房屋宅第,是为“赐第”。礼亲王昭梿在自己所著的《啸亭杂录》中描述,内城是八旗贵族的辖区...……更多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呢
...指的是层层晋级,先是童生、秀才,然后就是考举人、考进士,有点像如今的小学升初中再考高中,然后考大学、考研。在晋级方面虽然可以类比,但古代科举考试和我们如今的读书考试本质上大不相同,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大...……更多
武则天还政李氏,除了狄仁杰的劝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被武则天追封的帝号被剥夺,降为郡王祭祀。最终,武家一门在武则天这个领头羊死去后没有了继续挣扎的手段,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 ……更多
...曾佑,字穗卿,浙江杭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进士,初任清廷礼部主事,候选知县。此间,多次来到天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底,夏曾佑应同乡孙宝琦之邀到天津担任北洋育才馆教习,在津生活了三年。在津期间...……更多
宋仁宗为什么到底都没能和生母相认
...,当年的包拯应该还是一个布衣草民,直到29岁才考中了进士,后来又因为家中变故,一直都不在京城,等他去京城任职的时候都已经40岁了,所以帮仁宗找生母的概率不大。第二、纪连海认为这事根本就是杜撰的,完全是两个...……更多
儿子当了皇帝,为何她至死都不敢和皇帝儿子相认
...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太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 ……更多
...段话出自《饶州府洪氏世训》。在上饶市鄱阳县,洪氏“一门四相”的佳话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两宋时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文化精英层出不穷,群星璀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舞台上呈现出了眉州三苏、南丰三曾、...……更多
南康公主司马兴男与桓温的故事
...,她一个也没看上眼。父皇急了,多方物色,总算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门第极好的桓温。桓温年少有为,文武双全,出身名门,为人彪悍,深得公主欢心。一向刁钻难伺候的司马兴男,对这个妥帖称心的人选毫无意见。明帝物色了许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公元前196年,萧何和吕后设计杀害了韩信,刘邦解除了大危机,高兴地对萧何说:“爱卿,这次你立了大功了,我要重重的恩赐你
2024-06-27 18:51:00
刘邦非常满意地点点头,朝堂上重重地表扬了萧何的大局观。下朝回到家的萧何想着刚刚的一幕,后怕不已,心想:幸亏幕僚提醒,咱们这个皇帝猜忌心深重
2024-06-27 18:51:00
对于西汉帝国而言,张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被称为开国功臣,还与孔子、杜甫等人并称为中国古代圣人。与其他因文学而在列的人不同
2024-06-27 18:51:00
韩信攻打齐国非常顺利,很快征服了齐国的兵马。这个时候,韩信遣人给刘邦送了一封自己的书信,内容是齐国人非常奸诈,即便已经收服齐国
2024-06-27 18:52:00
刘邦称帝以后对身旁臣子的猜忌之心愈加严重。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流传久远。由此可见,君主的猜疑之心不可避免,此时已经功高盖主的韩信
2024-06-27 18:52:00
韩信的军事领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能顺利攻占多处城池,又能成功击败霸王项羽,就恰恰证明了他的能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一旦刘邦去世
2024-06-27 18:52:00
刘邦称帝后迁都长安,张良跟随刘邦迁移后便不问政事,整日闭门练功。张良对外宣称自己身体羸弱,不堪重负,其实这些都是他的推托之词
2024-06-27 18:53:00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像历代皇帝一样草菅人命,他对待功臣相当不错。就比如对待丞相王琯,虽然他们经常在政治主张上意见不合
2024-06-27 18:53:00
秦朝虽然一统了六国,但所维持的时间并不久,秦二世是个无能之人。导致秦国二世而亡。史官们还来不及书写多少秦始皇的功勋,就被刘邦带领的队伍打败
2024-06-27 18:54:00
当时的古人文字和语言不通,常年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一片小范围内。只有贵族吗能四处游走,而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六国原本的皇室和贵族失去了他们的权益。于是怨恨秦始皇,四处传播秦始皇的恶行,
2024-06-27 18:54:00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一统六国的人,我们总是觉得他发动过多次战争,带领铁骑踏遍每一寸土地,是个不折不扣的残暴之人。但实际上在秦始皇一统国家的战争中
2024-06-27 18:54:00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烧毁儒学经典并挖坑活埋众多儒家弟子。秦始皇在一统国家后,为了完善政治制度,提倡以法家作为治国理念的改革遭到了当时儒生们的反对
2024-06-27 18:54:00
刘邦是个可以说是个江湖痞子,早期没有钱,没有权,还曾在街边当过乞丐。这都是他的劣势,而且最重要的是和项羽比起来,他没有家庭背景
2024-06-27 18:55:00
刘邦这个人很聪明,有那种普通人的小聪明,也有普通人不能及的大智慧。他在经历事情的时候往往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再加上身边有骁勇善战的人辅佐
2024-06-27 18:55:00
这位女子也曾经出现过在电视中,她就是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曹皇后。曹皇后的出身非常显赫,出身于“真定曹氏”家族,乃是将门之女
2024-06-27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