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门双进士 两代皆名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09: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明代临邑县李汝相、李若讷父子,为官清廉,著述颇丰——

一门双进士 两代皆名流

一门双进士 两代皆名流

李若讷画像

□李培勇

犁丘古邑,地杰人灵,硕儒辈出。明朝时期的李汝相、李若讷父子,以著述宏富和清正廉洁流芳后世。

李汝相:清正廉洁 直言敢谏

李汝相(1539-1610),字希说,号岩宾。现临邑县邢侗街道贾家村人。隆庆庚午年(1570)中举人,万历八年(1580)考取进士。后授甘肃省陇西县知县。任职期间,经常下乡巡访,老百姓都争先向其陈述疾苦,虽然当地方言听起来很吃力,但他总是耐心听完,不厌其烦。有时饿了就买个饼子充饥。积压多年的案件很快就被他处理完了,社会治安大大好转,老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次李汝相下乡巡访,看到曾在唐朝兴盛一时的李家龙宫成了一片废墟,不由扼腕叹息。李家龙宫初建于唐朝初期,原为“李氏宗祠”,后因李世民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它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迹的主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李汝相深知其重要性,他四处呼吁,八方奔走,不遗余力筹集资金。他将自己所有积蓄和俸禄都拿出来用于李家龙宫的重建。后虽几经战火,但至今仍保留部分那时的建筑。

李汝相在陇西任职三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自己衣食俭朴,僮仆仅能填饱肚皮而已。母亲去世时他连回家奔丧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卖掉衣物回家,贫穷程度可见一斑。

万历十四年(1586),李汝相在家为母亲守制期满后,调任河北省魏县知县。万历十六年(1588),因其清正廉洁、政绩优良,升任户部给事中。他公正端方,敢于谏言,无所避讳,列出六条匡救时弊当务之急的谏议:除去一些不合理的赋税,禁止为生者建祠,减少家丁数量,核减部队人员,组建精锐部队,缩减军费开支。他的谏议得到朝廷采纳,却触碰了某些当权者的利益,因而遭到报复。李汝相不想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便力请外出,于是被调到山西按察司任佥事,分管巡察、兵备、驿站、盐务等事务,各项工作都井井有条,得到上级认可。

万历二十年(1592),李汝相升任河南参议,后因患有严重脾病,在任参议半年后,不顾多人挽留,毅然辞职回家。但他家中只有几间草房、几十亩薄田而已。他经常闭门高卧,与书为伴。有老朋友来访,也是家常便饭招待。一生著有《掖垣疏草》《李山人谬议》。

李若讷:勤政爱民 刚直不阿

李汝相的儿子李若讷(15721640),字季重,号渤海。明朝晚期重要官吏,文学家,著名山左诗人。李若讷自幼聪慧,酷爱读书,能言明理。因为受父亲影响,少年时就有怀天下为己任的夙愿。15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名噪一时,与新城三季木、蒙阴公敬与同称明末“山东三才子”。

万历三十二年(1604),李若讷中进士,初任夏邑知县。在任期间秉承父命,勤政亲民,廉洁自律。治理夏邑一年后,境内税赋平稳,盗贼销声匿迹,百姓安居乐业。在调任内乡时,数万夏邑民众围着车辆送别,依依不舍。

内乡的政情比夏邑更为繁难,李若讷到任后,询问百姓疾苦,根据情况逐一解决。当地户籍长期混乱,百姓苦于徭役摊派不均,李若讷便为当地核定新的户籍册。以前都是里长包揽征税,百姓苦于他们侵占贪污,李若讷于是制定税单由百姓自行缴纳,使赋税很快得以完成。此外,他还减少徭役,努力让百姓休养生息。据康熙《内乡县志》记载:“李若讷清惠精明,民爱而畏之。”

万历四十二年(1614),李若讷擢升为户部员外郎,分司易州督促军饷。据《明神宗皇帝实录二卷之五百七十一》记载:“动支太仓库银清折银六万两,差郎中李若讷解往辽东平价买籴以备军兴。”他稽阅仔细,粮草不差分毫。当时仓场多为宦官干政,都变着法子冒领侵占,李若讷如实上报户部,涉者才有所收敛。

李若讷在户部由员外郎擢升为郎中,一干就是5年多。在此期间他常年奔波在外,颠沛流离,孩子们年幼,又因为官清廉,生活清贫,穷到买不起炭过冬的地步,幸亏有好友送来的姑绒防寒。时处魏忠贤阉党掌权的恶劣政治环境中,李若讷刚直不阿,两袖清风,超然于进退。

万历四十七年(1619)大年初一,在家休养的李若讷,忽然接到了出任南直隶太平府知府的任命,他本不想去,但为了那点俸禄养家只好上任。是年六月,他带着老母和家眷,顶着酷暑前往太平府赴任。到任后不久,累年的积牍便廓然一清。当地习俗多讼,李若讷几句话就能把是非曲直分析得明明白白,大家无不慑服,诉讼案件大为减少。同时,李若讷加强太平府的城防,辖区采石矶是江防重镇,他督促部下将营垒、兵械、舟楫都重新登记造册,受到按察使的嘉奖。据《济南府志》载:“若讷事亲至孝,守太平、郡大治、而囊中止二十四金。”其清贫如此。他的人品官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天启三年(1623),李若讷转任湖广按察使蕲黄副使,备兵下江。当时长江防守久弛,李若讷奉玺书,申明法律法规,又募集和补充兵员,购买、打造兵器,制定考核奖罚措施等,使军容大振,防守森严。当时自阳逻至新江,都是野山茂林,聚众为匪者多隐匿其中。当政者很少到达这里,李若讷却能扬舲乘风,多次巡察此地,使得吏民叹服。

天启五年(1625),李若讷被晋升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主管驿站事务,不久改为分司主管,尚未到任,因母亲离世,便回家守制。一些政见不合者趁机纷纷上书,诬告李若讷独断专行,大兴无用之土木,浪费国家大量人力物力。李若讷因此被降一级,补浙江布政司右参议,治嘉兴湖州。湖州是浙江的门户,赋役繁重。水陆防御军幕错处,所部士兵4000余人,与老百姓土地交错联袂,最难以治。李若讷正己率下,振举纲领,属下诸吏均能听从指挥,干净干事,使得湖州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崇祯三年(1630),任浙江右参议的李若讷擢升为湖广荆南道副使,面对千头万绪的五署事务,他能从容应对。因此又被擢升为四川按察使川西副使(正四品),代理布政使。但时间不长又被流言蜚语中伤,被降为广东罗定兵备参议。

崇祯七年(1634),李若讷以病辞归。

《临邑李氏文献汇编》已付梓印刷

李若讷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清《临邑县志》记载:李若讷工于文、表、疏策、论、原、记、说、诔、赞、诗、赋等,无所不能。《临邑县志》中就收录了他30多篇(首)作品。在一本县志中,收录一个人如此多的作品,实属罕见。当时,公敬与、王季木主张“重开诗世界,一洗俗肝肠”。文风纵横奔放,高古雄厚,同时不乏浑厚雅正、盛唐气韵的作品复现。李若讷紧跟其后,反对模拟,主张“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声情”,共同推动了明末诗坛的发展,以地域之风影响全国,成为晚明诗风走向的先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朝卢见曾编的《国朝山左诗钞》中收录了李若讷的诗多达46首。李若讷一生著有《五品稿》《四品稿》《四品稿续稿》《杨花诗》等数十卷作品。其《四品稿》被《四库全书》征用,因为里面有几篇反映抗击清军的文章而被禁用,但考虑到当时李若讷的文学地位和影响力,就将《四品稿》编入《四库全书禁毁丛书》集部第七册。

目前,临邑李氏后人在文史专家修广利、乔明德的帮助下,将存世的《五品稿》《四品稿》《杨花诗》等李汝相父子的文献资料集成《临邑李氏文献汇编》七册,即将付梓面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包拯63岁没儿子,那么后代是怎么来的
...娶了李家的女儿。李氏长得漂亮,性情却不怎么好,包拯一门心思扑在国家和百姓身上,偶尔回到家,就想好好享受一下清净。李氏却喜欢无事生非,找他吵闹,折腾得包拯烦躁不已。没想到后来,
2023-08-07 20:13:00
【田氏文化】吉水名流邹元标(外一首) 文/田先奇
...号称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现为吉水五中),培育很多状元进士,为吉水古文化大县,为庐陵三千进士甲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翻开吉水历史,有东林党首邹元标的一页。像一颗闪烁的星星。九岁通《
2023-05-06 15:06:00
子女年满60周岁后 依然要赡养老人吗
...女年满60周岁后 依然要赡养老人吗案情简介:97岁高龄的李氏,丈夫已经去世,育有8个子女,其中5个子女年龄已超过60周岁,其余3个子女也有50多岁。2023年,李氏因病住院,
2024-04-28 01:14:00
...发表在刊物上,称其为“庐陵科举最早盛事之一”——“一门六进士”。虽然误读了其中一些词的含义,但二儿子考取进士、大儿子五次中举、四女婿(刘宗奭)四次中举、三女婿(李天常)两次中
2023-11-10 09:23:00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胡卫民明代铜梁县的进士有不少,据统计,该县排列四川第七、列重庆第二(第一是合州)。文脉昌盛不衰,与两名朝廷重臣及其家族都喜欢投资建寺、兴学和重教分不开。一个是
2024-02-28 01:01:00
...出。例如传承“桐城派”文化典型代表宋衡家族,就有“一门双进士,同朝五举人,盖世功名夸六代”之美誉。宋衡(1654—1729年),清代桐城派的庐江代表作家。字伊平,号嵩南。他是
2024-05-14 00:11:00
此女死后受无数人敬仰,官员们跪倒一片,如丧考妣
...的仕途一片坦荡,青云直上,金榜题名,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后面就直接做到了皇帝的御史。而儿子李鸿章也非常争气,少年时便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中国近代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兴洋务,办工
2022-12-27 15:50:00
...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 至唐代尤为突出,
2023-08-18 13:26:00
咸丰皇帝之师杜受田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
2023-01-14 1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