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15日急救中心接求救电话,诉附近村庄有一名胸闷、气喘的患者,急救小组即刻出发。到达现场后,评估患者:意识清楚,皮肤潮红,轻微胸闷憋气,突发全身痒感,测量血压为101/65mmHg、脉搏为90次/分、体温为36.6℃、呼吸为26次/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属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腿疼痛,今日疼痛加重,自行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1h”。
因患者在服用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时未曾加服其他药物,1周未曾用过其他药物,且该患者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发生不良反应前后患者饮食结构均未改变,故诊断为氨酚双氢可待因过敏反应。
急救人员立即给予患者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并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此时患者出现头晕眼花、意识模糊、大汗淋漓表现,立即测血压为80/49mmHg,考虑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并给予多巴胺升压、补液等抢救治疗后,患者血压逐渐趋向稳定,意识转清,测血压为115/75mmHg,胸闷憋气、全身痒感等症状好转。
分享理由
1. 重视口服药物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
WHO严重过敏反应委员会最新提出:严重过敏反应是系统性的超敏反应,通常发病迅速,累及气道、呼吸和/或循环系统的重度反应,可危及生命,可能不合并典型的皮肤表现或循环休克症状。
药物诱发严重过敏反应中,最常见的为抗菌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氨酚双氢可待因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500mg对乙酰氨基酚和10mg酒石酸双氢可待因,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主要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发热现象,还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眩晕及头昏症状,也可出现皮疹、瘙痒、便秘。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 等数据库,检索到氨酚双氢可待因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英文文献报道极少,且未见引起过敏性休克机制的报道。
在临床工作中,口服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常见,但是导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却较为罕见。提醒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提高警惕,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诊疗及用药安全。
2.《2020临床实践指南:过敏反应的急诊管理》:当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时,应高度怀疑过敏性休克
(1)急性发病(数分钟至数小时),皮肤和(或)黏膜组织受累(如全身性荨麻疹、瘙痒或潮红,嘴唇、舌头或悬雍垂肿胀),并至少有以下一项:
(2)在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后,迅速出现以下两种或更多种情况(几分钟到几小时):
(3)暴露于已知过敏原后血压降低(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
3. 发生严重过敏性反应急救措施刻不容缓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有呼吸困难/和或呕吐置于舒适体位,抬高下肢。
(2)评估患者气道/呼吸、循环、意识状态、皮肤和体质量;肾上腺素是Ⅱ~IV级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用药,发生Ⅱ、Ⅲ级严重过敏反应,首选大腿前外侧中部进行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此部位血清中此药物浓度最高),0.01mg/kg,最大量0.5mg(成人)或0.3mg(儿童),记录注射时间。
对即将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IV级严重过敏患者,肾上腺素应选择静脉推注的方式给药。如果患者已经建立了静脉通路且接受了监护(即ICU患者或围术期患者),出现III级严重过敏也应当考虑静脉推注的给药方式使用肾上腺素。
IV级过敏反应如果给药后3~5min内无应答,II、III级过敏反应如果给药后1~2min内无应答,则应静脉推注,追加一剂肾上腺素。
(3)在救治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等。
(4)保持气道通畅,如有指征,给高流量吸氧(6~8L/min),使用面罩或口咽通气道。呼吸受抑制时,按医嘱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5)过敏时由于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渗出血管外,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故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扩容,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注射夜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6)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要和患者家属不断地进行沟通,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安全迅速到达急诊科。
(7)患者经抢救脱离危险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尿量等病情变化,不断评估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临床依据。
反思总结
此患者始发症状为痒感,假如护士不加重视、不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则势必会延误病情,甚至出现严重后果。护士在出诊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有预见病情进展的能力,人体有差异性,疾病也有难以预期的变化,因此,护士平时要加强责任心,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扎实业务水平,提高风险意识,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急救技能及相关知识,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交代家属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