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了想和闺蜜抱团养老?上海农村“就地养老”有了新路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3 10:54:00 来源:澎湃新闻

社会老龄化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据上海统计局数据,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5.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面对持续加深的老龄化程度,上海的适老化改造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市民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需求量之外,养老服务的模式创新也在面临挑战。谈及养老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老了以后想要和闺蜜一起抱团养老。而与此同时,在空巢化日益严重的农村地区,老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也使得养老院养老模式面临较大阻力。

理想化的养老模式总要回答这些问题:和谁一起?在哪里?多少钱?对此,奉贤区柘林镇因地制宜,推出宅基嵌入式养老新路径,将农村宅基地资源改造为宅基养老点,命名为“椿萱庭”。

在家门口抱团养老

走进柘林镇新寺村的“椿萱庭”,小院一侧栽着椿树,周围种着萱草。新寺村党总支书记叶飞宇解释说,椿树象征着“父亲”,而萱草象征着“母亲”,椿树长寿、萱草忘忧。

老了想和闺蜜抱团养老?上海农村“就地养老”有了新路径

“椿萱庭”新寺村宅基养老点全貌。受访者 供图

这座小楼原是一栋宅基房,上下两层共计350㎡的建筑面积,如今里面住着六位老阿姨,都是新寺村的村民,名副其实的“抱团养老”。老阿姨们两人合住一间,屋内陈列干净简单。面对记者,她们丝毫不吝自己的笑容,积极地回应着:“开心!”“快乐!”

几位老阿姨都已年过八十,但仍显得精神矍铄。由于椿萱庭并不承担护理功能,因此在入住时会对老人进行健康评估,确保老人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住在这里,老人平时可以在客厅看看电视,也可以在院子里侍弄一块共建菜地,甚至坐下凑桌麻将。

“她们之前特地和我提出要放一张麻将桌,我还想着买个手动的让她们多动动手,她们说不行太累了,要买个自动的。”叶飞宇笑着回忆道。

老了想和闺蜜抱团养老?上海农村“就地养老”有了新路径

老人们在餐厅。受访者 供图

在老人的生活保障方面,养老点也配备了厨房、浴室和医务室。一日三餐会由服务人员负责提供,老人可以在餐厅用餐。浴室内也进行了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并且老人的洗浴也都通过服务人员助浴完成。在医务室,每周五会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上门巡诊,确保老人的健康状况良好。

老了想和闺蜜抱团养老?上海农村“就地养老”有了新路径

助浴室内有适老化设施。澎湃新闻记者蒋乐来 图

老了想和闺蜜抱团养老?上海农村“就地养老”有了新路径

养老点内的双人房间。澎湃新闻记者蒋乐来 图

全方位服务、抱团式养老,一日三餐、住宿、日常照护全包围,每位老人的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1500元,平均每天50元左右。相较于养老院而言,这样的费用不可谓不低,而且这些原来独居的老人“抱团”之后,他们原有的宅基地得以租借给村集体,带来的租金收入远超养老点的服务费。

更重要的是,她们还在自己或许住了一辈子的村子里,还和自己熟络了数十年的朋友在一起。面对农村老人安土重迁的观念,“椿萱庭”提出要让老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在家门口快乐养老、健康养老。

三年内全镇各村全覆盖

农村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叶飞宇对此深有感受。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新寺村常住人口在3500人左右,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有1400人,占比几近四成。更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其中一个村民小组年纪最小的村民也已达到60岁,最年长的已经是98岁高龄。

把范围扩大到柘林镇也类似,5.7万余人的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2.1万,占比达到36%。这些数据都远高于上海的总体情况。农村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严重,子女家住城区,老人在农村宅基老屋中独居、平时无人照应亦是常态。老人不愿离开乡村,也不愿增加儿女负担,而送父母到养老院的儿女也常常被视为不孝。

新寺村“椿萱庭”于2023年5月投入运营,主要吸纳本村宅基周边有生活自理能力、且有“抱团养老”需求的老人,优先保障本村独居、困难、空巢、失独老人及宅基地流转的老年人就地养老。这在模式上提供了新的可能。

目前,新寺村养老点仅能供10位老人入住,相较于村内老人群体规模而言还是九牛一毛,但老人的观念毕竟不易转变。

“他们一定要守着自己的家,就不愿意出来。”叶飞宇告诉记者,有时候白天会有将近30位老人来“椿萱庭”吃饭,但是晚上肯定要回去。虽然尚在起步阶段,但是农村养老本就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如今或许找到一个方向。

据柘林镇介绍,接下来将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镇各村“椿萱庭”全覆盖,计划2023年首批完成5家。每个“椿萱庭”养老点的总建筑面积约300-500平方米,配置5-15个房间,容纳10-30位老人居住,每个房间建筑面积约为20平方米。

养老的侧面:乡村振兴和再就业

从一个更广的视角去看,“椿萱庭”不仅仅是一种养老模式,更有野心成为一套多元乡村问题的集成解决方案。尽管新寺村的椿萱庭仅是全镇的多个站点之一,但当下的建设已经可以窥得一个闭环模型的雏形。

如今,乡村振兴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农村宅基地。如何盘活农村沉睡的宅基地资源、激活农村宝贵生产要素、增强农村产业吸引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课题。

一方面,“椿萱庭”模式本身就是宅基地流转带来的新业态。另一方面,解决了宅基地流转后屋内老人的安置和养老问题,也解决了村集体统一管理利用宅基房的后顾之忧。“椿萱庭”优先保障本村宅基地流转的老人就地养老,这种“离地不失地、离房不失房”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村民流转宅基地的意愿,也使得乡村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利用更多资源。

在此基础上,住进“椿萱庭”的老人所流转的宅基地在产业化利用中取得的收入,又将反哺“椿萱庭”的日常运营。如此闭环之下,老人有了收入也有了生活保障,养老点有了资金来源,乡村经济也有了活力。

除了乡村振兴之外,“椿萱庭”的运作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退休村民再就业的问题。每个养老点会有3-4名工作人员,主要由本村村民担任。

叶飞宇表示,目前新寺村养老点的工作人员都是本村的“小老人”。她们熟悉本村语言,也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能让老人更有归属感。同时,她们自身也可以在退休生活中再增加一笔收入。

目前迎龙村、金海村、临海村等第二批“椿萱庭”宅基养老点已经投入建设。“椿萱庭”与专业的、有护理职能的大型养老院固然不同,叶飞宇说更像是“托老所”,把一群老人聚在一起,给他们养老,只要他们合得来,都会很有乐趣。对他们来说,还在村子里,就还有家的感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椿萱茂:打造养老行业的“黄埔军校”
...和民众的福祉都具有深远意义。另一组数据揭示了我国在养老服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高达600万名,然而实际从业人员却仅有50万名。这一巨大的养老服务人员
2024-06-06 10:31:00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汪俐辰)近年来,我国养老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成为
2025-04-29 16:46:00
椿萱茂在12周年品牌庆典上用“双赛道”养老模式书写全新的未来
...京日报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任务愈加艰巨。如何切实满足长辈需求?如何高效培养养老行业所需人才?如何探索更多的模式,
2024-04-25 03:39:00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在“健康养老 从椿萱茂开始”的品牌主张下,椿萱茂不断开拓多元生活场景,将美好蔓延至日常的点滴,开启活跃多姿的“社群生态圈”。6月30日,椿萱茂特邀音
2023-07-03 17:43:00
住进养老院=晚景凄凉?重庆前首富给出答案 带出养老院的“卷”
...日,一则消息登上热搜——85岁的重庆前首富尹明善入住养老院。尹明善是重庆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54岁开始创业,创建力帆集团,虽遭受挫折但屡次东山再起。昔日首富主动住进养老院,
2023-09-21 10:11:00
山东探索县域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 打造村居“幸福养老圈”
...沂市沂南县界湖街道后中疃社区,老人们取餐后走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沂南县委宣传部供图山东是中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达2122.1万,占
2023-12-07 21:32:00
“端午”“六一”巧联动 社区老人重温童真与温情
...现出“老有所乐、老有所忆”的积极生活态度。益汇天下养老服务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出更多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活动,让老人们在养老中心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切实提升晚年生活
2025-05-28 21:07:00
银龄焕彩!社区活动助力老人“老有所乐”
...了精彩的表演,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益汇天下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居民制作艾草香囊,大家一边动手,一边重温“佩香囊避瘟邪”的端午传统习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
2025-05-30 08:45:00
上海完善存量资源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指引:存量工业办公等...
...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等;其他适合用于作为养老服务设施的存量资源。上海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向澎湃新闻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引导存量资源提供租赁住宅还是提供养老
2024-05-01 08: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何毅豪)8月30日,45岁的段先生(化名)躺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回想几天前的工业意外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7:22:00
萍乡武功山:山水为媒连两岸情谊 青春作伴赴山海之约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9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暨武功山“人生首野”授牌仪式在萍乡武功山成功举办
2025-09-10 17:22:00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盛大开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9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2025-09-10 17:23:00
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厕所标识 商场:有30多款,每间厕所都不一样
大皖新闻讯 身着襦裙,发髻高梳,神态悠闲,荡着秋千......近日,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男女洗手间标识,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9-10 17:30:00
中国微短剧市场或将迎来千亿规模,安徽“梦工厂”咋样
大皖新闻讯 “三四天拍完一部,节奏很快,对剧本、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影视转型微短剧的演员王庆喜,真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升级与蜕变
2025-09-10 17:31:00
芜湖多起出租车“绕路”投诉真相:系导航地址标注错误所致
大皖新闻讯 近日,芜湖市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频繁接到乘客投诉,反映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前往“某酒店(芜湖高铁站店)”时
2025-09-10 17:32:00
绘制书香出行指南,温馨巴士带您便捷抵达图书馆与书店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新学期伊始,岛城中小学及高校陆续开学,图书馆与书店成为学生课后学习、选购教辅的热门场所
2025-09-10 17:36:00
“从蔚蓝走向未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达成各类合作意向200余项,实现交易额8000余万元!
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毕筱涵 青岛报道9月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
2025-09-10 17:45: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支医专家“一刀除患”36年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近日,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专家任忠峰成功切除一例高难度肿物,患者受这处巨大甲状腺肿物困扰36年,切除后犹如“移”走了压在其颈间和心头的“一座大山”
2025-09-10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