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文艺评论)敞现跨媒介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读《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的思考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30 22:05: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艺评论)敞现跨媒介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读《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的思考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贵州民族大学喻子涵教授、鲍远福博士等所著的《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本书在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跨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研究”结项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该项目研究历时6年,课题组成员付出了艰辛劳动,结项时获评“良好”,实属不易。

(文艺评论)敞现跨媒介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读《跨媒介文学演变及其生产与传播》的思考

全书包括《绪论》《余论》共12章、51万余字,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交代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框架、点明研究意义,是全书之“导”。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篇幅不长,却是全书的理论核心。从第三章到第九章是本书第三部分,篇幅最多,既是对各维度文学文本的全景式扫描,也包含对文学的跨媒介演进的历史轨迹的描述。第十章与第十一章构成了第四部分,结合个案讨论了跨媒介文学的产业化问题。余论则借助语图符号学延伸了跨媒介文学批评的理论之维,既可以视为独立的第五部分,也可视为第二部分的理论思考的延伸。总体看来,全书既有深入的理论阐发,也有详尽的文本研究,敞现了跨媒介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有力推进了媒介与文艺关系这一热点学术领域的研究。

本书围绕“跨媒介文学”形成的理论思考,是全书一大亮点。

本书的理论思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之上。其问题意识基于媒介融合与当代文学的发展现实,以及思考媒介与文艺实践之关系的理论背景而形成。20世纪90年代,当代文学的发展现实就使人们意识到,仅像形式主义、新批评那样去研究文学内部问题是不够的了,于是,文学研究由“向内转”开始了“向外转”。本书试图更进一步,那就是在引入媒介演变与文学实践关系的思考之后,推动文学研究形成第二次“向外转”,即不仅重新打通被内部研究封闭了的文学与社会的联系,而且更进一步,“直接预示着文学实践的‘图像时代’‘听觉时代’‘视听一体化’以及文学意义在‘公共领域中各类阐释的多元共存’时代的到来”,也就是将问题集中于媒介——文学的载体——变化给文学表意实践带来的深刻影响上。正是这鲜明的问题意识建构了跨媒介文学研究。

在上述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作者围绕跨媒介文学研究领域的多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媒介演进中的新旧文学对比、审美价值与思想意义转换、如何应对新的理论挑战、建构新的文学批评话语等。这其中最核心的,还是从对文学表意实践本质的追问出发形成的对跨媒介文学的“文学性”的重新审思。跨媒介文学研究者注意到,在传播媒介演变的推动下,文学形态日益转变为多维符号文本建构的跨界文学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由此彻底进入依靠“视听”“视读”“视思”和“视动”来获得审美感知的“全媒体”与跨符号表征文学意义的时代,因此,必须借助“超文本”“全文本”“互文性”“符号学”“媒介诗学”等多种思想资源构建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文学性”观念,这种文学性是跨文本的、超文本的,将人们带入“一个以符号审美为主的感性世界”,并建构出泛审美时代的文学场。

全书的另一大亮点、也夯实了其研究基础的,是跨媒介的多维文本研究。

首先,研究者们根据“文”“声”“像”的媒介介质形态差异,创造性地区分出三重维度的文学文本;一是分别以“声”“文”为介质的口语文学文本和文字文学文本,这是一维性的文学文本;二是两种介质融合而成的文学文本,即“文”“像”融合的绘本文学和“文”“声”融合的话本小说和广播剧,这构成了二维性的文学文本;三是三种介质融合的文学文本,即戏剧、朗诵诗、电影和电视剧。其次,研究者们又根据媒介本身的融合特性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中的网络文学、博客/微博文学、短信/微信文学、微电影,以及网络游戏文艺等多种形态的跨媒介文学文本的生产与传播。如此详尽的跨媒介的多维文本研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它清晰地呈现了文学文本跨媒介发展的历史性。我们知道,文学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不应忘记的是,文学文本的跨媒介形态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它其实有一个漫长的形态演进历程。在研究媒介与文学关系问题、特别是跨媒介文学相关问题时,我们很有必要把握这一进程。因为,即使如口语文学这样起源性的文本形态,对当前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也是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网络文学话语可以视为一种次生口语。这表明,在基本的表意方式和言说形态上,从口头文学到网络文学仍然有着草蛇灰线的联系。同样的,口语文学之后依次而生的文学文本也从方方面面对当下的各种新兴的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此,呈现文学文本多维度次第生成的历史进程,就有助于把握跨媒介文学发展的历史逻辑。因此,本书致力于呈现文学文本跨媒介的多维演进,不只是自身研究的内在需要,而且为后来人的继续研究提供了某种便利,因为人们可以由此抓住文本多维演进的历史脉络。

再次,它为跨媒介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对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问题的关注,文论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理论资源。由此,某些研究也就变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诚然,理论有依其逻辑自我演绎的必要,但是,当理论完全“不及物”时,它也可能陷入“无物之阵”,找不到出口。因此,像本书那样,让理论的光芒照耀到具体作品上,追求理论联系实际仍是可贵的研究方式。它不仅为自身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凭,而且为人们理解其理论意图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基础。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明确地认识到,本书试图建构的,其实是一种“全”媒介,即涵盖了所有文学媒介介质和媒介形态的媒介文学理论。知其所来,思其所往。无论作者们所选择的这条研究道路如何艰辛,这份勇气都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本书的跨媒介文学文本考察既是全方位的,即它几乎考察了已知的各种形态的文本,也是有侧重点的,即它更侧重于网络时代的各种新媒介文本。这样的选择,使本书的文本考察既描述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又富于时代感,与其理论思考的语境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此外还必须看到,本书对跨媒介文学的产业化问题的研究也有闪光之处。本雅明早就指出,媒介的发展会使艺术生产更趋于工业化、产业化。对跨媒介文学产业化的研究不仅对应当前跨媒介文学生产日趋IP化的现实,而且有利于揭示此类文学文本及其衍生文本的商品化特征。这对客观把握跨媒介文学相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欣喜地看到,本书的写作者们对跨媒介文学研究倾注了极大热情,他们提出“内容为王”与“技术审美”同构的产业化策略,并尝试建构一种新的“语—图符号批评范式”文学批评模式。尽管它们都还处于构想阶段,但是,基于本书所展现的研究水准,我们有理由相信,研究者们将在跨媒介文学研究领域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作者系文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周兴杰

视觉/黄若佩

编辑/邱奕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析为短视频时代文学经典的普及提供了崭新思路。加拿大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借用温度的概念,曾将媒介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信息密度越小、介入程度越浅、理解速度越快,媒介就越“
2024-04-13 09:34:00
常庆:媒介技术变革引领媒体深度融合新趋势
...,这种融合全然超越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不断生成新的媒介形态和生态,未来,融合的深度也必然将会越来越深,应用广度越来越广。先进前沿的媒介技术也将赋予传播符号智能化和场景化的新活
2023-11-25 17:05:00
...部诗歌网站、圈子网络平台和纸质文学期刊之间形成一种媒介多元共生、技艺百花绽放、品读如风似雨的全新的诗歌生态圈。这三类诗歌媒介在诗作的选择、品评和审美追求上,既独立运行,又彼此
2023-10-27 07:06:00
新媒体时代 文学与影视的对望与迭代
...筑了中国文艺的璀璨繁荣。“近年来,文学与影视、网络媒介相互介入,跨界融合,不断显现出新的文化活力,开拓出新的意义空间。”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张欢认为,在高度参与性、代入式的新媒
2024-01-04 02:45:00
找准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门道”
...在单方面输出上的表达,在以“互动”为默认属性的网络媒介环境中,有时还不如给“对话”留下足够的空间更受用户青睐。与“作者”概念相伴的“作品”,是印刷媒介和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我
2023-07-08 03:56:00
...作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未能充分顺应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趋势,建构完善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整合联动的融媒传播和弘扬机制;其二,未能充分发挥孔繁森故乡的本土地域优势,
2023-10-19 17:53:00
...步过程。”弘扬传统文化,就要顺应时代需求,借助数字媒介,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求平衡点,实现文化与技术的充分结合。科技赋能为文化传播注入数字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024-04-12 05:16:00
...重传递正能量和价值引导。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广泛传播的媒介,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创作过程中,作家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鼓励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3-06-26 07:33:00
“繁花效应”持续释放
...、直观、饱满的方式交融呈现,成为塑造城市符号的独特媒介。影视作品细致入微的细节表达和情景表现,更不断掀起人们对城市空间关注的热潮。“繁花”过后百花开回顾过往,《罗马假日》《西
2024-01-22 16: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