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找准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门道”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8 03: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秦兰珺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8日 09版)

找准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门道”

找准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门道”

网络节目《春分奇遇记》、网剧《开端》等入围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节目。 资料图片

如何认识网络文艺的特点和价值?我想从一个很有意味的案例说起。笔者的一个朋友从某互联网公司离职后,返乡创业从事无花果种植,顺便做起了拍摄“无花果生长”的三农vlog(视频日志)博主。不难想象,这不是一个博眼球的题材。虽然这名博主有着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但他的账号影响力一度十分惨淡。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说自己似乎摸到了拍此类vlog的门道,而答案就在他置顶的那个视频中。

视频的标题是《又来取牛奶了》,时长不到10秒,画面中博主把白色无花果汁液挤进一个小玻璃瓶,未做任何说明。但就是这个乍看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视频,有着近4500万次点击量、38万次点赞量、2.2万条留言。我实在不明白它为什么那么吸引人。点开留言发现,视频本身虽说不上有什么完整表达,却激发了网友关于无花果汁液有何功效的讨论。用博主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说话,把话留给大家说”。是的,博主完全可以用唯美的镜头和确定的语气,介绍无花果的药用价值。但事实证明,这样建立在单方面输出上的表达,在以“互动”为默认属性的网络媒介环境中,有时还不如给“对话”留下足够的空间更受用户青睐。

与“作者”概念相伴的“作品”,是印刷媒介和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作品”需要有完整的表达、固定的作者,其意义虽不完全由作者决定,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由作者把控。在社交媒介环境中生长的网络文艺,很多时候却不再是这样相对封闭的“作品”,而是开放的互动“平台”。内容的影响力有时并非源于作为“封闭作品”的内容,而来自作为“事件”和“情感”依托、能够在平台上对话和互动的内容。换言之,人们青睐网络文艺,在于它引起的心理共鸣、承载的社会情绪、涉及的公共议题,比较契合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用户的情感结构、社交需求和表达需要。

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就认为,符合“对话性”的内容就是网络文艺“精品”,但网络文艺的“精品”标准在传统的精品标准之外,需要包容这样的“对话性”。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带给用户的常常不只是一个完成了的故事,而是一个可以不断生产故事的“故事世界”;不是一场被动的内容消费过程,而是一种用户与内容共同成长的生命经验。正是这样的“对话性”,成就网络文艺的“生产性”和“参与性”,不仅释放出网络时代的内容生产力,而且也以这样的方式,让网络文艺在很多时候承担起“公共空间”功能。正是这样的“对话性”,让内容超出既定设计,闯出一条新路。网络文艺作品不断生成的那个文本,很可能要比印刷媒介环境下封闭、静态的“精品”更加多元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处理网络文艺作品性和对话性的关系,让好作品以网络文艺的方式、以网络时代的方式生长出来。

网络文艺要出精品,需要培育让好作品不断涌现的生态系统。其实,以建设良好生态来培育精品的思路,并不新鲜。以法国电影为例。19世纪的巴黎是西方文学艺术之都,面对好莱坞商业电影在20世纪的崛起,法国如何捍卫文化强国地位?法国通过打造不同于美国商业电影的“欧洲艺术电影”名片做到了这一点。艺术电影精品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从法国生产出来,背后其实是有一个完整的法国电影体系在支撑,并且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包括以戛纳电影节为中心的艺术电影标准体系,以《电影手册》的知识分子趣味为代表的电影批评体系,以法国哲学为基础的电影理论体系,以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为阵地的作者电影教育体系,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主导的覆盖全产业链的政策保障体系等。正是在整个文艺生态各个环节的通力配合下,电影精品才能长期可持续地生产出来。

同样,网络文艺要出精品,也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创造更具阐释力和前瞻性的网络文艺理论体系,培育更加健康活泼的网络文艺评论生态,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网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作品扶持体系,建立更能引领行业标准的、多元主体真正认可的推优体系等。也就是说,它需要网络文艺创作、理论、评论、教育、扶持、推优等工作的协同创造和通力合作。只有真正拥有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网络文艺精品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问世。

对于网络文艺精品的培育,比起精品背后的生态系统,还有更加根本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从业者的价值思想观念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由于现代生活加速前行,不少用户过度重视网络文艺的释放、消闲、安抚功能,从而造成网络文艺就是搞笑娱乐、就是“爽一把”、就是“看个热闹”的简单认知甚至是错误观念。这导致部分网络文艺从业者选择迎合既有的、短期的、浅表的需要,放弃价值追求,不顾及思想深度,不注重审美表达,从而出现大量同质化、套路化甚至低俗化的内容,给整个网络文艺生态带来损伤。

所以说,网络文艺出精品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理性的做法是沉下心来、着眼长远,找准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门道”,总结内在规律,强化价值引领,从根子上培育让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土壤和文化土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谷雪 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人民性的文艺观强调文艺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表达人民的情感和思想,推动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创作应该立足于人民的实
2023-06-26 07:33:00
...月28日电 (尹星云)4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文艺的数字化传播与智能化变革”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
2023-04-28 14:08:00
...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文艺界引起热烈反响。网络视听行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还是“满足人民
2022-12-19 05:02
《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翠云廊》《剑门道中》《豆腐西施》……6月16日,以“天险蜀道·雄关剑门”为主题的中国美术摄影书法名家邀请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展,174幅美术、摄影、书法作品生
2023-06-16 16:32:00
...锋《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5日 09版)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通过强化参与性和互动性,不断吸引青年群体,实现文化的交流交融。视频社交场景中,内容生产者通过分析青年群体
2023-08-05 04:55:00
...个,可以说做到了文化传承与精品创作的双赢。光明日报文艺部文艺评论主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牛梦笛:弹幕影响网络文艺传播路径网络文艺评论是网络文艺生
2023-08-26 06:15:00
...讯(记者 李夏至)6月25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网络文艺离精品化还有多远”理论研讨会举办。与会专家以网络文学、网络视听(长短视频、微短
2023-06-28 04:35:00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杂谈】建构新时代网络文艺批评话语体系赵丽瑾文艺评论是新时代文艺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
2023-12-01 04: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艺评论结合,形成了新媒体评论阵地;当互联网与青年的文学写作相遇,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网站……网络平台既提供了传播新手段,也开辟了创作新空间。内
2023-05-03 05:2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