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骨头竟然能“搬运”!
医生帮高空摔落面临截肢小伙保全右腿
□记者 钟起的
本报讯 截肢,一般是为了控制感染、保全性命,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的选择。去年10月13日,27岁的小李(化姓)在工作中从约5米高的地方摔落地面,造成右小腿胫骨下段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在当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没想到,伤口经久不愈并出现了破溃化脓,感染症状逐渐加重,诊断为骨髓炎,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幸运的是,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整复外科通过“骨运输”帮其保全了肢体,让其生命不留缺憾。
事发后,为求进一步治疗,今年年初小李辗转来到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由整复外科主任潘俊博收治。潘俊博揭开患者受伤肢体纱布的一瞬间,一股脓液流出同时伴随恶臭,两处裸露的伤口直接能看到骨头,触目惊心。看着绝望的小伙子沉浸在面临截肢的痛苦中,为了让他可以重新站立起来,潘俊博决定想办法帮他保全肢体。
为了手术顺利展开,潘俊博请海医二院特聘专家黄雷教授进行指导,黄雷教授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肢体重建专业全国顶级专家,与整复外科团队一同对该患者病例进行反复的术前讨论,制定周密性的计划,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
经讨论确定手术方案为,第一次手术:胫骨死骨切除术+软组织清创术+Hybrid外固定架固定术;第二次手术:胫骨结节下截骨、骨运输。4月30日,整复外科团队开展第一次手术,先在感染未累及部位植入螺钉,安装外固定支架,然后将患者右小腿远端坏死、感染的骨头切除,闭合伤口。清创术后,通过伤口引流,应用敏感抗生素等方法控制感染,当感染指标正常,伤口完全愈合后,于5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截骨手术,术后一周开始进行“骨运输”。“骨运输”技术是通过微创截骨术,将骨头截断后,应用牵张成骨原理使新骨再生,通过缓慢牵拉的方法(每天1mm)使骨段往下滑移,牵开的骨头间隙会慢慢长出新的骨头。等骨头长到原来的长度再将患者胫距关节进行融合。该技术不需要从其他部位取骨,是真正的“骨再生”技术。
此次手术属于骨科高难度级别手术,术中需精准把握置钉位置,使外固定架轴线和小腿轴线平行。整复外科团队在手术过程中精益求精,由黄雷亲自主刀,为了精准植入螺钉,保证手术质量,黄雷及团队每一位成员都穿着厚重的铅衣在透视下植入螺钉。术后,小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且恢复情况良好,标志着“骨搬运术”在该院的成功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大段骨缺损的难题,而且极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肢体功能,降低了致残风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