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真的会热死人 科学避免热射病牢记"六字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09 08:09: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徐佳副主任医师接诊了28岁的余帅(化名)。他面色苍白、时不时犯恶心,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那高高肿起的额头。他自己轻轻用手一按,凹下一个坑,十多分钟都无法复原,同时他还觉得小腿一阵阵发麻、抽筋。

“头怎么会肿起来了?”徐佳副主任医师详细追问才得知,酷爱钓鱼的余帅,趁着周末打窝、下竿、守钓,在正午近40℃的高温里,忘戴帽子的他在河边蹲了将近3个小时,当他感觉不适的时候,前额肿得像“南极仙翁”。

“您这是‘热水肿’!幸好及时撤退,再钓下去,说不定会发生热晕厥甚至热射病!”余帅听了医生的分析,大吃一惊。

徐佳表示,近来,中招“热相关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还有患者长时间身处空调房,突然进入室外高温环境,人体难以迅速适应超过5℃的温差变化,导致脑血管痉挛,进而诱发急性脑梗被送来抢救的,虽然化险为夷,却令人惊心痛心。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核心温度在37℃左右,而大脑下丘脑中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就像一台“恒温空调”的控制器,它会根据环境和人体情况的变化,通过调节人体散热、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高于身体核心温度时,对流、传导和辐射散热不再有效,主要靠蒸发散热,而在高湿度(相对湿度>75%)环境中,蒸发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这时,人就会热出病来。

医生表示,若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中暑先兆症状或体温升高(≥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情况,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补水,如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日常冷热环境交替时温差不宜超过5℃,如果从冷环境转到热环境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也要注意通风,少量多次补充温水,等待身体恢复;不猛灌冰水,以免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若症状较重,要第一时间就医。

如果发现严重中暑乃至热射病,从现场开始就应该展开急救,遵守“边降温边转运”的原则,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做到“降温第一,转运第二”。一旦中招“热相关疾病”,大家请牢记这“六字诀”:脱、泡、测、补、通、静。

脱。立即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尽快脱去患者衣物以利散热,赶紧送到阴凉处,例如16.0℃~20.0℃的空调房。

泡。降温最好方式是冰水(0℃)或冷水(2.0℃~20.0℃)浸泡。如果现场没有条件,可以用凉水喷洒,同时配合持续扇风,促进蒸发降温,或是给患者头戴冰帽、头枕冰枕,用纱布包裹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下等部位,进行有效降温。

测。快速准确测量核心体温是评估病情和有效降温的前提。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使用直肠温度计(肛温),也可使用耳温枪代替。

补。可以小口吞服淡盐水、电解质水(注意要少量多次,莫要牛饮)。若患者已经意识不清,不要盲目喂水,以免引起误吸或窒息。

通。如果患者发生昏迷,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静。如果患者反复或持续出现抽搐、躁动,会干扰降温治疗,还会增加产热及耗氧量,加剧神经系统损伤。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用药物镇定镇痛,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句“真是热死人了”!但“热死人”绝不是开玩笑。警惕热射病的发生,已经成为每年入夏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大事。死亡率高达70%,热射病就是中暑吗?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重
2023-07-08 08:48:00
热热热!这种病又出现了,医生紧急提醒
...始出现了……日前,广东东莞市石碣医院接诊今年第一例热射病例,患者周某,男,53岁,连续户外作业8小时后出现头晕、大汗、呼吸急促、意识模糊,被工友发现后拨打120送至石碣医院急
2023-05-29 13:51:00
急救科普|说一下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的急救与预防
...是夸张。热,真的可致人死亡,炎热的天气有可能使人得热射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救治,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济南南郊医院急诊科崔海银主任跟您说说什么是热射病。何为热
2023-06-25 17:33:00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为高温,持续三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被称为高温热浪天气热射病如何定义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的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
2023-08-23 11:36:00
...大其词。 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主要特征是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因热射病导致的
2024-06-17 16:58:00
中暑不可轻视,严重或可致命!
...,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今年盛夏全国已发生多起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医生提醒,酷暑难耐,市民们需注意防晒防热,及时补充水分,谨防中暑。中暑可能会致命近日,从事户外工
2023-07-12 00:17:00
南海“土”台风来了!深圳铁路部分普速列车停运
...要把中暑当小事严重时甚至可致命!东莞确诊今年第一例热射病患者6月17日下午5时许在东莞市谢岗镇一家工厂工作的44岁李女士被工友发现意识不清,满头大汗全身发烫,肌肉痉挛,浑身无
2024-06-24 00:24:00
给热射病“降温”一定要讲科学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给热射病“降温”一定要讲科学——访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谢阿愁 汪凯《&
2023-07-13 02:37:00
今天开始!持续40天……
...为期20天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期10天高温天气,警惕热射病热射病,其实就是重症型中暑,当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时,外界的产热大于身体的散热,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2023-07-11 08: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这碗“肥坨坨”唤起多少人的思乡情
今天这碗“肥坨坨”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八大碗中必不可少的一碗——红烧肉炖豆腐。“肥坨坨”虽说是五花肉,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标准的三线五花肉
2025-09-05 18:19:00
药膳饮、烘焙品火出圈!潍坊市中医院解锁养生新方式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你点的不只是一杯普通茶饮,而是中医师为你精心配制的“养生方案”。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大厅设立了“杏林水铺”与“杏林烘焙”专柜
2025-09-05 15:44:00
助力非遗少年走向世界,inne因你以科学营养守护文化传承之光
近日,一组中国少年的主题海报登录纽约、东京、首尔地标大屏,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广泛热议。画面中,来自广东的7岁英歌舞传承人陈楷铭
2025-09-05 12:31:00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