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3 11:36:00 来源:光明网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今日处暑,意即“出暑”。

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但还是要警惕“秋老虎”发威!

一天中最高气温达到或高于35℃以上称为高温,持续三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被称为高温热浪天气

热射病如何定义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的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表现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并伴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

哪些人容易出现热射病?

对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病。而对于健康年轻人(如军人、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出现热射病。

防护指南

1、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

2、尽量缩短高温时段的户外露天作业时间。

3、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4、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预案,做好高温应对工作。

紧急救治

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发病时及时拨打120急救,且在急救途上救治不能停歇。

来源:宣武普外

相关阅读:暑将尽热未止!处暑全国秋老虎地图登场 看哪里“猛虎下山”高温依旧

中国天气网讯“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今天(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处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秋风渐起送清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出暑进度并不相同,有些地方“秋老虎”还会伺机出没,高温回马枪杀得人措手不及。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秋老虎地图,看常年处暑期间哪里“猛虎下山”暑热依旧。

【全国秋老虎地图】暑将尽热未止江南华南警惕秋老虎出没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它所带来的热量随之减弱,暑气逐渐消退。对于北方大部来说,处暑期间气温下降,秋爽可谓立竿见影;对于南方来说,此时高温最盛阶段已过,但余威尚存,“秋老虎”不时反扑。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秋老虎地图可以看出,常年处暑期间,南方大部还不能真正告别暑热,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天气较为常见,秋老虎不时出没。其中,重庆、浙江中南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是南方高温最频繁出现的地区,平均高温日数可以达到3至6天,秋老虎势头正猛。

在北方,处暑时节的气温已经明显开始走下坡路,高温天气很少出现,早晚也越发凉爽。但新疆除外,常年处暑期间,新疆塔里木盆地以及吐鲁番盆地等地高温依然频繁,吐鲁番、托克逊一带平均高温日数都在10天以上,比南方的高温势头更猛。

“除了空间分布有所不同之外,不同年份处暑期间秋老虎的威力差异也较大。”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表示,如果遇到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的年份,处暑热度就会远超常年的平均状态。大数据统计显示,重庆沙坪坝、广西百色、江西上饶、湖南衡阳等南方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处暑高温日数满贯的情况。像2021年,处暑期间秋老虎就异常凶猛,浙江中南部、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等大片区域,高温日数都达到了9天以上,远超常年,处暑热似大暑。

【处暑天气】暑气初敛 清秋将至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暑气开始消退,酷热难熬的天气终于要接近尾声了,气温总体已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天气并不是处暑一到马上就凉爽了,尤其在我国南方处暑节气高温犹存。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之前的立秋节气全国大部暑热未尽,可谓有秋之名,而无秋之实。到了处暑节气,夏季版图锐减,秋季一举反超。在处暑节气期间,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中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贵州中西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中北部和南疆盆地的部分地方秋风渐起,陆续迎来久违的秋凉。

对于华北中南部和东部、黄淮以及南方大部来说,处暑节气期间仍然处在夏季,暑热仍在。尤其是江南、华南等地,有时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经常会有高温出没。对于这些区域来说,秋天的脚步还有点儿远。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在经历了漫长而“热情”的夏季之后,人们对凉爽的渴望愈发强烈,但我国幅员辽阔,出暑时间并不相同。在北方大部,处暑期间气温下降,高温几乎不见踪影,迎来秋高气爽的时段;而在南方,此时高温最盛阶段已过,但余威尚存,“秋老虎”不时反扑。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节气处在夏秋之交,台风活动依然频繁。秋台风中,“狠角色”居多,这是因为它们不仅本身强度就强,还会跟冷空气联手制造风雨。此外,和夏台风相比,秋台风路径更加复杂多变,预报难度也更大,因此处暑期间防御台风工作不可松懈。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期间,我国华西地区的秋雨逐渐开启。而西北等地在一场秋雨之后,气温往往明显下降,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此外,华南地区仍有雷雨出没,虽然此时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仍然比较频繁。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物候】天地始肃 禾乃登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而农作物即将迎来成熟。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此时,昼夜温差增大,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高粱遍地红”、“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农谚,都表明处暑节气后,作物很快要迎来收获了。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习俗】出游迎秋 祛暑润燥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贺“七月半”的民俗活动。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处暑节气,天气由热转凉,秋燥更加明显,因此在饮食上也有很多讲究。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滋阴防燥、健脾祛湿,多吃水分含量较多的食物和水果,少吃辛辣食物。鸭子、莲藕、石榴、龙眼等都是处暑必吃榜上的美味。

处暑时节,夏未央,天渐凉。北方已经迎来秋凉的地方,大家可以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多出去走走,迎秋赏景,登高望远。而江南、华南等地的小伙伴们,还要做好防暑工作,平衡心绪,静待秋凉。

来源:中国天气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句“真是热死人了”!但“热死人”绝不是开玩笑。警惕热射病的发生,已经成为每年入夏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大事。死亡率高达70%,热射病就是中暑吗?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重
2023-07-08 08:48:00
“秋老虎”发威 立秋后同样谨防中暑
...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高朋 烟台报道虽然已过立秋,但“秋老虎”威力尚在,高温高湿天气持续,福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近期接诊的中暑患者仍不少。为此,急诊科医师特别提醒市民:不可忽视
2025-08-28 08:32:00
...起,随着冷空气渗透南下,福州持续高温将有所缓解,“秋老虎”暂时收敛。但天气并未趋于平静。未来三天福州以多云到阴为主,午后仍多分散性雷阵雨,局部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
2025-09-15 23:02:00
“秋老虎”接力!成都还要热多久?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今天22时55分我们将迎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 暑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带“暑”字的节气共有三个分别是小暑、大暑和处暑处暑,即所谓的“出暑”标志着夏季渐渐走向
2024-08-22 10:45:00
多地紧急通知:停课!但对上海人来说...
...我国东南沿海靠近,也会给上海的天气带来变数。 南方秋老虎来势汹汹多地仍可超40℃北方迎降温开启夏秋转换暖高压掌控南方,高温天气将持续发展,其中今天(9月3日),四川盆地东北
2024-09-03 19:22:00
35℃三连发!秋老虎再回首?“白露”近在眼前啦
...虽热,不过低温在26℃,早晚有些许凉快。这,意味着“秋老虎”再回首?气象部门介绍,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形容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的俗称,一般发生在八九月之交,持续时间7-15天左右
2023-09-07 12:16:00
这份“实用防护手册”送给你
...。但事实上,如今的天气依旧炎热,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秋老虎”。但此时,却是许多跑友放松警惕的危险时刻——除了热射病,热昏厥、低钠血症、肌肉痉挛和晒斑都是跑者的大敌。那么,如何才
2023-08-11 07:28:00
处暑时节,秋燥明显 中医说节气
...。但与此同时,高温天还未真正退场,因此要注意防范“秋老虎”。“秋老虎”来袭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防范?处暑时节,又该怎样科学养生?浙江省新华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徐嫚丽表示,处暑
2023-08-24 07:16:00
男子户外工作后引发热痉挛  立秋后“秋老虎”发威需谨防中暑
...:人民日报客户端吴君虽然立秋已过,但余热并未退去,秋老虎”发威,不可小觑。近期,一名男子在户外工作后突发不适,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后被诊断为热痉挛,经及时治疗最后转危
2023-09-12 08: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淑然:“元气·形·神”综合治疗筋膜炎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下午马淑然作为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教学
2025-09-19 10:00:00
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
2025年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
2025-09-18 14:23:00
为什么说女性从“四七”之年起,要格外注重养精补肾?
都说女人过了35岁后,会出现断崖式衰老:皮肤状态开始悄悄下滑,精力也不如从前熬夜后能快速满血复活,甚至偶尔会感到腰膝酸软
2025-09-18 14:30:00
守味传承30年,爆单日产2万斤|罗庄区俞尚·糕师傅清真月饼中秋备产忙
大众网记者 卞旭 临沂报道中秋未至,味先浓。9月16日,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村俞尚·糕师傅清真食品的净化车间内,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香甜的油香与馥郁的坚果香气
2025-09-18 14:30:00
驻龄宝新品上市:多维度抗衰修护体系获业界权威盛赞
2025年9月,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深教授王耀发与朗斯国际联合推出的抗衰老新品“驻龄宝”正式亮相
2025-09-18 15:02:00
种植体品牌综合评估:种植牙品牌如何选择?
种植牙作为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案,是否能种植成功与种植体品牌的选择密切相关。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18 15:06:00
泰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三科“浮针派福”义诊活动即将开始
鲁网9月18日讯四季之约,福友齐聚。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春夏秋冬四季“浮针派福”义诊活动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AI课程”惊喜连连
“老师,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今天没抢到位置,站在门口听了半节课!”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开学前两周,“老年教育AI专题培训班”成了学员们最“抢手”的课堂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夜校苗族民歌公益班开课
夜幕刚降,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多功能大厅就飘起清亮的苗歌声,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的“非遗苗歌夜校”,成了校园里最暖的“夜间风景线”
2025-09-18 16:17:00
远大医药钇90登上国际舞台
在肝癌早期,肿瘤尚小时,因肝细胞无感觉神经,往往仅表现为腹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一旦进展到中晚期,肿瘤体积过大
2025-09-18 16:18: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双眼皮术式?厦门美莱双眼皮享福利补贴
双眼皮手术作为医美领域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早已不是简单的“单眼皮变双眼皮”的技术叠加,而是融合了医学解剖学、美学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的精细艺术
2025-09-18 16:50:00
青春期也会遭遇雄激素性脱发?大麦脱发医院国贸门诊部王姣姣: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妈,我的头发怎么掉得越来越多了?” 高中学生钱帅(化名)拿着沾满头发的梳子,一脸焦虑地跑到妈妈面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2025-09-18 16:51:00
济南耳鼻喉医院:突然听不见?警惕“突发性耳聋”!黄金救治时间只有72小时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早上起来突然一只耳朵听不见了,像塞了棉花,还嗡嗡响……”如果你或身边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
2025-09-18 16:51:00
倍守康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殷鸿业受邀参观科特迪瓦大使馆并达成战略合作 品牌国际化进程再添里程碑
2025年9月14日,倍守康(山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守康”)总经理殷鸿业先生,应科特迪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邀请
2025-09-18 16:53:00
北京家恩德运医院用医学点亮一位“无言”母亲的生育梦想
有一种母爱,无需言语,却能在绝境筑希望。芦女士(化名)因出生缺氧无法清晰表达,母亲成了她的 “声音”;遭两次宫外孕、双侧输卵管切除
2025-09-1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