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男子户外工作后引发热痉挛 立秋后“秋老虎”发威需谨防中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12 08:1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吴君

男子户外工作后引发热痉挛  立秋后“秋老虎”发威需谨防中暑

虽然立秋已过,但余热并未退去,秋老虎”发威,不可小觑。近期,一名男子在户外工作后突发不适,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后被诊断为热痉挛,经及时治疗最后转危为安。

40岁的郑先生(化姓)是一名户外工作者,一周前的下午5点多,他在结束户外工作后不久突然感到身体乏力,随后四肢肌肉出现痉挛,进而出现全身疼痛。随后,郑先生被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急诊科。

经过完善检查,郑先生被诊断为热痉挛,为中暑的一种,并出现了急性肾功能不全。急诊科医护人迅速进行对症处理,同时联系了肾病内科医生前来会诊。经综合评判,郑先生随后转入肾病内科住院治疗。经补液、抑酸、护胃、护肾等对症治疗,郑先生转危为安,之前疼痛、乏力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正逐渐好转。 武汉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主任陈文莉介绍,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是由于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大量水和钠盐丢失而引起。患者往往是由于待在湿热的户外时间过久,而突然出现脸色发青,感到头痛、恶心、头晕并发生肌肉痉挛。发生热痉挛后若不及时处理,病情一旦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导致患者意识消失,甚至死亡。

专家提醒,现在虽然早已过了立秋,但是“秋老虎”的威力尚在,市民仍需做好防暑措施,在户外工作、游玩或锻炼的人群更应注意防范高温的侵袭。户外工作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提前准备盐水和冰块。如果发生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到通风、凉快的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如果休息一段时间后,中暑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秋老虎”发威 立秋后同样谨防中暑
...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高朋 烟台报道虽然已过立秋,但“秋老虎”威力尚在,高温高湿天气持续,福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近期接诊的中暑患者仍不少。为此,急诊科医师特别提醒市民:不可忽视
2025-08-28 08:32:00
大脑也会“结冰”?吃冷饮要讲究“科学性”
...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43℃“秋老虎”仍持续发威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吃冷饮消暑但吃“冰”也讲究“科学性”不然当心患上“脑结冰”前不久28岁的浙江杭州
2024-09-02 18:24:00
冷水冲个澡,男子心梗发作!
...。目前,李先生正在住院恢复中。虽说9月已入秋,但“秋老虎”的徘徊,让秋天的凉爽姗姗来迟。不少人认为冬季是心梗高发季节,事实上,在夏秋交替时由冠心病引发的心肌梗死并不少见。不单
2023-09-14 20:09:00
这份“实用防护手册”送给你
...。但事实上,如今的天气依旧炎热,特别是即将到来的“秋老虎”。但此时,却是许多跑友放松警惕的危险时刻——除了热射病,热昏厥、低钠血症、肌肉痉挛和晒斑都是跑者的大敌。那么,如何才
2023-08-11 07:28:00
出伏暑热未消  当心“秋老虎”发威
...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不会马上凉爽,人们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回热到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
2023-08-25 09:24:00
当心“秋老虎”发威 这6个方面需要注意
...午后高温、昼夜温差加大的现象,很容易中暑,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巴明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秋老虎”不仅带来高温天气,同时也伴随着
2023-08-21 14:06:00
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是最近白天的最高气温让人们仿佛回到了盛夏,依然可以做到出门5分钟,流汗俩小时。接下来聊城的天气咋样?啥时候能真变凉快呢?来看最新的天气预报。预计本周9日,聊
2023-09-04 20:58:00
“秋老虎”发威 这周末重庆最高气温或达38℃
热!今(7)日15时,重庆大部地区气温在30至38℃之间。其中,北碚气温达37.4℃,璧山37.3℃,沙坪坝37.2℃
2023-09-08 14:12:00
...门就能感受到滚滚热浪。专家提醒,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虎视眈眈,要注意做好防暑和防疫。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应当心“秋老虎”
2022-12-13 19: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
全市第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落地大兴
“有了落地大兴的创新站,我们企业无论是工艺规模扩大还是原料前处理等流程,有了前置沟通渠道,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如是说
2025-09-10 11:25:00
年轻人自学心理咨询应谨守专业边界
唐传艳当下,一些年轻人选择“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他们希望通过自学踏上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目前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自学渠道和资源
2025-09-10 11:26:00
2025健康产业大会“牵手”知乎浙江:战略合作,解锁健康产业新可能!
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筹备工作迎来重要进展,大会于9月8日顺利举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签约仪式。在此次仪式上
2025-09-10 11:53:00
权威认证!这家医院显微外科挂牌省级重点学科
近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骨科医院)学科建设迎来历史性时刻——显微外科被授予“贵州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称号并获颁牌匾
2025-09-10 15:58:00
中秋“吃饼”也养生!日照港口医院推出药膳月饼,健康与美味兼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厉昕月中秋佳节临近,月饼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常因高糖高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今,日照港口医院打破这一局限
2025-09-10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