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黄葛树丨泥文:米饭情结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1-02 06:45:00 来源:重庆晨报

黄葛树丨泥文:米饭情结

米饭情结

文/泥文

“你那饭瓢长了眼睛的啊?碗里面只有米饭,没有红苕。”每次吃红苕饭时我妈就会这样说我。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一到吃饭时间,看着白花花的米饭,这个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响起。

那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很小,一家人除了靠田地里的收获过日子,就没有其他收入和办法去应对。谷子要比其他农作物值钱,好卖。每一季收获的谷子,首先上交公粮,然后是兄妹三人交学费时卖、添置衣服时卖、送情赶礼时卖、凉寒感冒时卖、买油盐酱醋时卖……这样下来所剩的谷子就没有多少了,吃米饭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大多数时候我们吃洋芋、红苕或者苞谷粥,一般只在过年过节或我们兄妹几个哭丧着脸强烈要求下才煮米饭,但那都是与红苕一起,米少红苕多。每到这时,我与两个妹妹站在锅边等饭熟,生怕离开后饭熟了被别人抢先,失去第一个舀饭的机会。第一个舀饭的,都有舀到多一点米饭的机会。因我年龄大,两个妹妹争不赢,只好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将红苕挑出来,将米饭添在碗里。我妈看不过去,在数落我的同时还会用屈起来的手指关节给我脑袋上来一下,尽管会疼,但看着碗里白花花的米饭,就忘了疼,蹲在一边狼吞虎咽。

我家住在渝东北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多田少,红苕、洋芋、玉米远多于稻谷。水田在山体上,稍远一点看,像一道道眉毛,沿着山势分散开来,在耕种时,有的田连牛打转身的空间都没有。这种田,就只能靠人力去翻耙打理。

耕种插秧时,爸背着犁耙,用在邻居那里租借来的耕牛,要把田耕耙三遍。第一遍一般在入冬的时候,犁耙过后,从家里弄些农家肥撒在里面,这叫施底肥,让田里的土吸收后变得肥沃。第二遍在立春后,这一次只把田里的土犁翻过来。第三遍在第二遍的基础上反向犁翻,然后耙平整,在耙整的过程中撒上适量的化肥,过两三天就可以插秧了。过两三天的目的,是让田里的土将化肥吸收进去,不至于直接烧坏秧苗。

那时我们那里都是用这种方法耕种,深耕细作,是为了更多地收获。这种想法是好的,其实由于谷种是自留谷种,薄田瘦土,又会时不时遭遇干旱,大多数时候难得有个好收成。如遇风调雨顺时会多收一些稻谷,这一年我们就可能多一些吃到米饭的机会;但在干旱年,稻谷产量锐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一年里难得吃到米饭,还有可能到了第二年的四五六月,就是我们的饥荒月。

饥荒月是最难熬的日子,这时红苕饭也难吃上。如果遇到家里来客了,我妈就背着客人拿着口袋从侧门溜出去,到本家叔伯家借米,那神情像做了亏心事,也像做贼。这借来的米一般只有等到秋天谷子收获了才能还。

在这几个月的荒月里,爸妈不希望有客人来,当然不是他们不好客。他们知道到那些有米的叔伯家借米的次数多了,他们会没有好脸色。借米的时间久了,去还米时还会引发一些误会。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本家大伯家借了米,去还时,我妈说借的5斤,大伯娘说借了7斤,就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我妈将借米时的情景还原,说当时大伯娘用饭碗舀了三下,5斤还差一点,大伯娘就用手又抓了一点凑够足秤。可大伯娘一口咬定是7斤,没办法,借人家的,人家说是7斤,也只有还。那时候,邻里亲人之间借东西不兴白纸黑字,全凭信任。其实,就是白纸黑字,没读过书的他们也写不来。妈折身回家往口袋里又添加了2斤。因这件事,我们家与大伯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往来。

当然,在这几个月里,我们兄妹三个时时刻刻都盼望有客人来,就像盼望过年一样。有客人来,我们就能跟着吃到米饭了,而且在做米饭时还不会在里面加红苕,这是我们最兴奋的事。但看到我妈因借米风波闹得很久都不高兴,我对两个妹妹说,我们以后不要抢着舀米饭吃了。两个妹妹懂事地点着头,让不懂事的我好像突然也长大了。那时我们都不到10岁。

一晃,这情景就过去近四十年。在课本上见识过的高产量良种稻谷,大颗大颗饱满的谷粒,后来慢慢出现在我们那里。这良种稻谷,让我们那里的收获增加了不少,所以吃米饭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每次往里面掺杂的红苕也越来越少,到最后,一点也不放红苕进去了。

后来,我们兄妹长大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走进了异乡打拼的潮流。爸妈耕种着以前耕种的田地,公粮随后不用交了;家庭开支的钱有我们兄妹从外面寄回去,每年收获的谷子已不用卖了,就他们两个人吃,仓里的谷子存上3年已是常事。看到每年都有吃不完的米,爸妈又盼我们兄妹时常回去,像小时候那样围着他们、围着锅灶去抢饭吃。

由于地理因素,全机械化耕种在我们那里是不可能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扶农耕机和半自动收割机走进了我们的田里,耕牛、犁耙与老式播种、收割用具已逐渐闲置;农改后钢筋水泥打造的蓄水塘、河堰,这些都成了稻谷丰收的保证。每年回家,看到我爸用自己买来的小型家用打米机打出来的白花花的米粒,亮得就像六月天夜里的星星,我抓起那带着温度的米粒,贴近脸庞、放在鼻翼,慢慢地闻着它的体香,这感觉真好。

“饭瓢长眼睛专舀米饭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现在每一次做饭不放上一点红苕,米饭就没有那种香甜,有了一种食欲堵塞的情结,实属易天了。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

版面欣赏

黄葛树丨泥文:米饭情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黄葛树丨泥文:米饭情结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夜雨丨程世平:甜蜜的记忆
...,那才叫香甜可口。尤其是母亲用铁锅柴火灶烘的红苕糯米饭,颜色红白交错,吃进嘴里咸中带甜,香糯无比,那真是一道绝美佳肴。在那些缺粮少油的年月,每顿开饭时,母亲都让我和弟妹们先吃
2023-10-31 10:50:00
黄葛树丨陈小林:城口“三大砣”
城口“三大砣”文/陈小林城口,镶嵌在大巴山麓的一颗原生态明珠。在这方气候环境优良、资源食材丰富、民风民俗朴实的土地上,人们积淀了独特的烹饪方式。城口过去有民谣:“坐靠山,饮靠河,
2025-05-11 06:41:00
...从锅里捞出来,一满碗香喷喷呈淡黄色的、没有红苕的大米饭呈现在饭桌上。她养了四个子女,一个儿子由于营养不良,个子比同龄人又小又矮,黄皮寡瘦的,加之胃气弱,吃了红苕就胃就返酸、丁
2023-12-03 08:23:00
黄葛树丨笙箫:涪陵的“小菜一碟”
涪陵的“小菜一碟”文/笙箫涪陵榨菜名气很大,大到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它也很小,市场上三五元钱就可买到。在菜肴
2025-02-04 06:46:00
说说《镜花缘》中那碗稻米饭
...煮粥,饭之主食,自古人们把稻米视为上等食粮。从一碗米饭说起一碗米饭何足为奇?我国是稻、粟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人类将野生杂草培育成五谷杂粮,是改天换地破天荒的伟大壮举,可以说五
2023-03-09 05:55:00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们一样,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保管室旁有一棵几百年的黄葛树,树冠巨大,枝繁叶茂,夏天结果,鸟儿在树上筑起不少鸟窝,叔叔阿姨们习惯夏天在那黄葛树下享受荫凉。哥哥是爬树能手,时常
2025-04-21 06:44:00
黄葛树丨唐林:麻糖的味道
麻糖的味道文/唐林麻糖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为它记录着我童年的美好时光,更连接着母亲对我的深厚情感。“麻糖甜,麻糖甜,吃过麻糖盼过年。”每当忆起这首童谣,思绪便伴着儿时放飞的
2025-03-25 06:48:00
在那炊烟升腾的地方
...在城里,大门紧闭,吃饭也是隐秘的事。我们村子里那棵黄葛树下,常常成为聚餐的地方,村子里的人端着一碗饭聚集到树下,吃着吃着就把村子里的事情聊开了。我是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2023-11-01 15:24:00
黄葛树丨袁凤冰:记忆中的油蚱蜢饭
记忆中的油蚱蜢饭文/袁凤冰夕阳渐渐地落进了山凹,天边弥漫着霞光,金黄、橙红、淡紫交织在一起,像一件柔软的霓彩羽衣,披在平静的江面和远处的山峦,也披在晚归的母亲身上,湿透了的头发紧
2024-10-06 06:3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抱上没写完的作业 10岁男孩负气离家出走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蔡燕菁)当被警方的巡防队员找到时,10岁男孩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警察叔叔,我作业写不完了怎么办呀
2025-08-31 08:43:00
秋季开学啦!和孩子们一起上开学第一课!
吉刻新闻记者陈振昂 张宁设计 王丽华
2025-08-31 21:08:00
九旬老太房产全留给干儿子 法官为啥把“遗嘱”给否了
干儿子对九旬老太体贴入微,亲生子女却不管不顾?干儿子拿着老太遗嘱状告其亲生子女和孙子,要求独占全部遗产,这份背离常理的官司背后
2025-08-31 07:51:00
东湖评论:高校开学季,关爱永不离
开学季,又一批年轻面孔将拖着行李箱,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走进大学校园,开启独立生活的第一篇章。这背后,是中国式家庭一道经典的情感课题
2025-08-30 14:31:00
骑电瓶车送孩子去中国科大报道,合肥“学霸家”土菜馆再火!
大皖新闻讯 还记得那家因一条拆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视频“火”了一把的合肥土菜馆吗?8月29日,这家店因一条送“学霸儿子”去中国科大报道的视频热度再攀新高
2025-08-30 15:55:00
紫云烟火味 一锅三烧牛肉揽尽人间炙热
来源:紫云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诗畅 唐梦合 编辑:王超 责任编辑:张小维 终审:谭力
2025-08-29 11:30:00
书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自我决定的孤独》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刘金雨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众所周知,人是群体性的动物,远古时代的聚落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那时候人们的力量是薄弱的
2025-08-29 14:59:00
网络中国节·七夕丨人间烟火处,最爱是潍坊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时,喜鹊都将飞到天上,去搭一座桥,渡一段情,续一个千年不断的约定。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2025-08-29 16:17:00
东湖评论:别把七夕节过成了“礼物节”
打开社交软件,七夕的“仪式感”被简化成了转账截图、奢侈品礼盒和餐厅排队长龙;年轻人抱怨“不送礼物就是不爱”,朋友圈晒的是鲜花
2025-08-29 18:03:00
最浪漫的事:参加集体婚礼的背后,是多年相守与余生托付
大皖新闻讯 “从大学时黄山山顶的依偎,到今天集体婚礼上的并肩,我们最浪漫的事,就是把‘在一起’从承诺变成了一辈子的约定
2025-08-29 19:02:00
用心暖“新”①|迎新第一站 你好,新同学!
视频来源|唐山海运职业学院
2025-08-29 20:31:00
最浪漫的事丨陪你一“路”到老 合肥“夫妻档”公交驾驶员的“错位陪伴”
大皖新闻讯 在合肥的城市脉络里,经开公交603路的“夫妻档”驾驶员陈亚敏和方伟,正用一趟趟往返的公交旅程、一个个细碎的相处瞬间
2025-08-29 20:48:00
年轻人最想要的理解,被他画出来了
在《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里,漫画家“我是白”再一次用夹杂着大量留白,简洁却有力的画面,吸引了许多读者。他说,创作有点像是一次小小的醒过来
2025-08-28 23:07:00
太平人寿:110万保险理赔款撑起破碎家庭 延续爱与责任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3年10月,47岁的李先生(化姓)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肝脏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后
2025-08-28 08:34:00
学医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秃”然的~
说起来这事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之后最让我头疼的事儿既不是收入太低也不是工作太劳累反倒是我明明岁数也不是很大怎么头发就先没了呢?坊间还流传有一张图……这样对比我至少
2025-08-28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