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真是不简单!”西安电力机械公司离退休办主任刘建华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张巧巧是目前该单位职工及家属里最高寿的老人,状态还特别好。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身份证自己保管
近日,西安阴雨停歇,难得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张巧巧老人家时,老人正拄着拐杖在家里散步。虽是老人居住,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地面、桌面一尘不染。见记者来采访,老人非常热情,拉着记者的手连连说:“谢谢呀!都这么关心我。”
记者问:“奶奶,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老人说:“你跟我来。”随即带着记者来到她的卧室,打开衣柜门,在衣柜深处找到了一个小包,小包外面还用绳子缠着。老人解开绳子,打开小包,从里面取出了自己的身份证,递给记者说:“你看看,身份证上有年龄。”一连串的举动,足见老人思维清晰,一点都不糊涂。
身份证显示,老人出生于1925年1月1日,如今已经101岁高龄。但是,眼前的老人,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七八十岁。当看到她的脚时,才能把她和百岁老人关联,“我是‘半小脚’,小时候缠过脚,忍不了疼,又放开了,那个年代啊,女孩子都要缠脚呢。”老人说。
4岁丧母 10岁到西安讨生活
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张巧巧的童年也充满了苦难。
“我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龙到头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我4岁的时候我妈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就是我的继母。继母脾气不好,经常打骂我,加上家里兄弟姐妹多,吃不饱饭。10岁的时候,我就和老乡一起,跑到了西安讨生活。”张巧巧回忆,刚到西安的时候,她和老乡一起,给有需要的家里当护工,没有工钱,只要有地方住,有口饭吃就行,就这样,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张巧巧的记忆中,童年到少年的岁月是灰暗的,不断遭遇着动乱、战争,她背井离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理,需要应付无法安稳的生活。她觉得,也是在那些年,吃了太多苦,也让她养成了坚韧、乐观的性格,坚强面对后面的人生。
虽说年幼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但善良的张巧巧并没有因此记恨父母,反倒是在谈到人生遗憾时,她说最后悔的事情是父亲去世时,自己当时家庭负担沉重脱不开身回山西老家,没有给父亲养老送终。继母活到了90多岁,去世时她还和子女一起回到山西,送了继母最后一程。


纱厂上班12小时 提起往事流泪
张巧巧16岁的时候,东郊纱厂招工,她经人介绍,成为了一名纺纱女工。至今回忆起那段岁月,张巧巧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睛。
“那日子特别苦,一个班要上12个小时,那时候真是年轻,只要上班,就打起精神坚持12个小时,根本不敢眨眼。和我上一个班的同事撑不住,要闭着眼睛睡一会儿,都让我帮着盯着。我就说,我瞌睡少,我值班,其实我也很难熬。”张巧巧说,因为自己能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领导很喜欢她,她也总算在西安站稳了脚跟。
在纱厂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她结婚生子,“为了不影响上班,我的大女儿和二儿子都是在农村奶妈家里寄养的,老三女儿出生后,有了托儿所,放在托儿所里,孩子们跟着我都把苦吃了,我家大女儿从小就照顾弟弟妹妹,我基本管不上孩子。”说到这个话题,张巧巧忍不住流下眼泪。
对子女要求严格 必须做好人
直到解放后,张巧巧的工作时间才缩短了,从12小时缩短到8小时,孩子们也逐渐长大,日子也慢慢好起来。
张巧巧的丈夫褚想春是西安电力机械公司的职工,两人共同养育四个孩子长大。张巧巧说,丈夫工作比较忙,家里基本是她照顾,孩子多,家里吃的不够,都是先紧着孩子们吃,孩子们的衣服也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但是,她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一方面,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那样,条件都差不多;另一方面,比起我一个人独自闯荡的时候,我变成一个有家的人,一大家子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觉得安心。”
在三女儿张静看来,母亲对子女很疼爱,但要求也很严格,从小就要求子女们:不允许出去惹事,要做好人。张静回忆说:“我家里,我和姐姐、弟弟都比较乖,我哥哥比较调皮,出去爱和小朋友打架,我母亲知道之后,不问理由,肯定会把我哥打一顿,小时候印象里,我哥经常挨打。”
张静说,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四个子女都很懂事,“目前我在西安,和母亲一起生活。我大姐在汉中,我哥在咸阳,我弟弟在成都,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事业和家庭都很美满。这和母亲的教育分不开。”
一辈子爱干净 100岁了还自己拖地
张静说,母亲退休之后,在子女家轮流居住,帮着子女带孩子,9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去成都小儿子家里小住,身体非常硬朗,体检基本没什么疾病。这两年到100岁了,子女担心出远门不安全,才不让她奔波了。
“我母亲一辈子爱干净,你看她把自己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吃过饭了,还是习惯拿着拖把把地拖一拖,我们不让她干,她就是闲不住。”张静说,也可能正是因为闲不住,母亲还保有一定的运动量,这对她的身体也是个好事儿。
记者问老人,长寿秘诀是什么?她笑着说:“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我这个人心宽,什么事情都能过得去,不多想,不生气,心里没负担。”
“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老了之后,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张巧巧连连说,“现在我有退休工资,孩子们对我也很孝顺,好东西吃不完,好衣服穿不完,社区、单位都经常记挂我,来看我,我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