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11-04 18:42: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真是不简单!”西安电力机械公司离退休办主任刘建华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张巧巧是目前该单位职工及家属里最高寿的老人,状态还特别好。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身份证自己保管

近日,西安阴雨停歇,难得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张巧巧老人家时,老人正拄着拐杖在家里散步。虽是老人居住,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地面、桌面一尘不染。见记者来采访,老人非常热情,拉着记者的手连连说:“谢谢呀!都这么关心我。”

记者问:“奶奶,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老人说:“你跟我来。”随即带着记者来到她的卧室,打开衣柜门,在衣柜深处找到了一个小包,小包外面还用绳子缠着。老人解开绳子,打开小包,从里面取出了自己的身份证,递给记者说:“你看看,身份证上有年龄。”一连串的举动,足见老人思维清晰,一点都不糊涂。

身份证显示,老人出生于1925年1月1日,如今已经101岁高龄。但是,眼前的老人,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七八十岁。当看到她的脚时,才能把她和百岁老人关联,“我是‘半小脚’,小时候缠过脚,忍不了疼,又放开了,那个年代啊,女孩子都要缠脚呢。”老人说。

4岁丧母 10岁到西安讨生活

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张巧巧的童年也充满了苦难。

“我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龙到头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我4岁的时候我妈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就是我的继母。继母脾气不好,经常打骂我,加上家里兄弟姐妹多,吃不饱饭。10岁的时候,我就和老乡一起,跑到了西安讨生活。”张巧巧回忆,刚到西安的时候,她和老乡一起,给有需要的家里当护工,没有工钱,只要有地方住,有口饭吃就行,就这样,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张巧巧的记忆中,童年到少年的岁月是灰暗的,不断遭遇着动乱、战争,她背井离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处理,需要应付无法安稳的生活。她觉得,也是在那些年,吃了太多苦,也让她养成了坚韧、乐观的性格,坚强面对后面的人生。

虽说年幼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宠爱,但善良的张巧巧并没有因此记恨父母,反倒是在谈到人生遗憾时,她说最后悔的事情是父亲去世时,自己当时家庭负担沉重脱不开身回山西老家,没有给父亲养老送终。继母活到了90多岁,去世时她还和子女一起回到山西,送了继母最后一程。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纱厂上班12小时 提起往事流泪

张巧巧16岁的时候,东郊纱厂招工,她经人介绍,成为了一名纺纱女工。至今回忆起那段岁月,张巧巧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睛。

“那日子特别苦,一个班要上12个小时,那时候真是年轻,只要上班,就打起精神坚持12个小时,根本不敢眨眼。和我上一个班的同事撑不住,要闭着眼睛睡一会儿,都让我帮着盯着。我就说,我瞌睡少,我值班,其实我也很难熬。”张巧巧说,因为自己能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领导很喜欢她,她也总算在西安站稳了脚跟。

在纱厂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她结婚生子,“为了不影响上班,我的大女儿和二儿子都是在农村奶妈家里寄养的,老三女儿出生后,有了托儿所,放在托儿所里,孩子们跟着我都把苦吃了,我家大女儿从小就照顾弟弟妹妹,我基本管不上孩子。”说到这个话题,张巧巧忍不住流下眼泪。

对子女要求严格 必须做好人

直到解放后,张巧巧的工作时间才缩短了,从12小时缩短到8小时,孩子们也逐渐长大,日子也慢慢好起来。

张巧巧的丈夫褚想春是西安电力机械公司的职工,两人共同养育四个孩子长大。张巧巧说,丈夫工作比较忙,家里基本是她照顾,孩子多,家里吃的不够,都是先紧着孩子们吃,孩子们的衣服也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但是,她并不觉得日子有多苦,“一方面,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那样,条件都差不多;另一方面,比起我一个人独自闯荡的时候,我变成一个有家的人,一大家子只要平平安安在一起,就觉得安心。”

在三女儿张静看来,母亲对子女很疼爱,但要求也很严格,从小就要求子女们:不允许出去惹事,要做好人。张静回忆说:“我家里,我和姐姐、弟弟都比较乖,我哥哥比较调皮,出去爱和小朋友打架,我母亲知道之后,不问理由,肯定会把我哥打一顿,小时候印象里,我哥经常挨打。”

张静说,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四个子女都很懂事,“目前我在西安,和母亲一起生活。我大姐在汉中,我哥在咸阳,我弟弟在成都,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事业和家庭都很美满。这和母亲的教育分不开。”

一辈子爱干净 100岁了还自己拖地

张静说,母亲退休之后,在子女家轮流居住,帮着子女带孩子,9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去成都小儿子家里小住,身体非常硬朗,体检基本没什么疾病。这两年到100岁了,子女担心出远门不安全,才不让她奔波了。

“我母亲一辈子爱干净,你看她把自己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现在吃过饭了,还是习惯拿着拖把把地拖一拖,我们不让她干,她就是闲不住。”张静说,也可能正是因为闲不住,母亲还保有一定的运动量,这对她的身体也是个好事儿。

记者问老人,长寿秘诀是什么?她笑着说:“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我这个人心宽,什么事情都能过得去,不多想,不生气,心里没负担。”

“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老了之后,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张巧巧连连说,“现在我有退休工资,孩子们对我也很孝顺,好东西吃不完,好衣服穿不完,社区、单位都经常记挂我,来看我,我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01岁的她分享 “长寿秘诀”
...食,爱吃红烧肉,胃口好、睡眠足……百岁老人胡雅英的长寿秘诀让人羡慕。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个家3月20日,暖阳高照,记者来到位于亳州路街道水西门社区胡雅英的家。胡雅英虽然头发全白
2024-03-25 01:08:00
浙江百岁老人三甲名单出炉 他们的长寿秘诀是…
...成杭州临平区的项彩凤衢州江山市的陈美凤同为110岁的“长寿之星”三位老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他们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一起来看看!01詹昌成浙江长寿之冠个人信息年龄:110
2024-02-26 12:10:00
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遗传因素排最后,排在首位的很多人做不到
...把死亡看得很淡,嘴里对生命不屑一顾的样子,但内心对长寿却有无限的憧憬,这也几乎是所有人心底美好的期许,希望生命更健康长寿,因此,我们对老人送去祝福的时候,都是诸如“福如东海、
2024-06-27 16:28:00
102岁长寿老人,分享长寿秘诀,每天一碗“黄芪汤”
健康长寿是我们每个人毕生的追求,然而真正能做到长寿的人少之又少,而对于那些真正能做到长寿的人来说,他们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小秘诀,就比如今天要和你介绍的这位老人。她叫王阿萍,今年已
2024-06-16 08:33:00
介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付老人109岁,五世同堂,尽享天伦之乐。他是当地最长寿的老人了,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腰不躬,背不驼,面色红润,思维清晰,性格开朗。经历腐败堕落的晚清王朝,和战火纷飞的民
2023-09-11 20:53:00
132岁美女打破世界长寿记录,她生于光绪年间,留下长寿秘诀!
132岁美女打破世界长寿记录,她生于光绪年间,留下长寿秘诀!谁不想长寿,谁不想多活几年?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长命百岁呢?在现实生活中,中国有一位长寿之人,已经132岁了。这位老人叫
2023-11-04 19:45:00
美国最长寿老人去世,享年115岁,曾分享长寿秘诀:努力工作
(来源:极目新闻)美国最长寿、世界第四长寿的老人贝茜·亨德里克斯于当地时间1月3日在爱荷华州去世,享年115岁。据《纽约邮报》1月5日报道,在贝茜110岁时曾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
2023-01-07 12:50:00
美国最长寿老人去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曾分享长寿秘诀
...台)海外网1月7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6日报道,美国最长寿老人瑞贝希·亨德里克斯3日在爱荷华州一家护理中心去世,终年115岁。亨德里克斯1907年11月7日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
2023-01-07 10:38:00
长寿藏于生活,这3个长寿秘诀不妨收藏
长寿,一直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亘古不变的话题,活得越久,就越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让人向往。如何才能长寿?也是不少中老年人探寻和尝试的话题。而运动,是人们公认的长寿方式之一。长期坚持运
2023-08-08 21:43:00
桥驿镇: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头银发的老人坐在家门前,笑眯眯地与大家聊起了她的“长寿秘诀”。舒黄氏生于1920年1月9日,多年来老人一直保持着非常规律的生活作息,早晨七点之前就起床,叠好被子,再把整个屋子
2023-11-09 00:4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