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夜雨丨程世平:甜蜜的记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31 10:50:00 来源:重庆晚报

夜雨丨程世平:甜蜜的记忆

甜蜜的记忆

文/程世平

春华秋实,金秋十月,正是渝东北老家那一带挖红苕、吃红苕的时节。我生长在农村,吃红苕长大,自然对红苕有不解的情愫。年轻人可能对它不足为奇,但像我这般年纪的人都对它有过一段甜蜜的记忆。

红苕的学名叫红薯,还有地方叫甘薯、番芋等等,在我老家那一带叫红苕或番薯。因地域气候不同,各地栽培红苕的时间节点也不一样。在老家那一带,一般在农历3月间就开始育苗,端午节前后进行移栽。从苗圃选出粗壮的苕苗,按每段长4个疙瘩的规格剪断,按30厘米左右的株距,用锄头在土壤上挖一小坑,将苕苗下半节放入,抓一把泥土用手压实即可。雨后栽的苕苗转活快,晴天栽的苕苗,下雨就活过来。红苕生长期一般在4至5个月左右,其间要多次翻藤。有条件的话,还要给坡地瘦土施一些草木灰或农家肥,促使红苕块根健壮生长。

在记忆里,每年农历6月下旬,掰包谷锄梗后,满坡遍地露出一片片蓬勃生长的红苕藤,坡上坡下郁郁葱葱,满眼翠绿。夏去秋来,到了挖红苕的农忙时节,中小学都得放农忙假。正在公社上初中的我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劳作一天可得3个工分。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分晴日雨天地抢收。妇女们在前面手持镰刀割苕藤,男人们在后面挥锄挖红苕。

时而有人一锄挖出一串红苕,时而又有人一锄挖出一个大红苕,丰收捷报频传,欢声笑语不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和眼睛里。

在上世纪60、70年代,我们老家那一带粮食产量不高,红苕却年年高产。我家6口人,每年分得红苕一千多斤。为此,母亲年年都得腾出半间屋来堆放,还要在地面铺上一层稻草,将红苕堆放上去后,再铺上一层稻草。用这个土办法堆放红苕可以几个月不腐烂。红苕藤更是估堆分配,挖红苕那十多天,几乎每天家家都要分一大堆苕藤。

由于那些年家家户户分得粮食少,红苕则是成千上万农家一个冬春的主打食物。向来省吃俭用的母亲,过日子的诀窍就是粮不够,红苕凑。她不断变换花样,把红苕用来煮、蒸、烤,变着花样让我和弟妹们喜欢吃。她用柴火灶微火慢烘的红苕,苕皮上仿佛裹了一层油,苕肉如鸡蛋黄,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面,弟妹们都抢着吃;她用柴火灶煮饭时,丢几个红苕埋在柴火灰里,饭煮熟了,红苕也烤熟了。用火钳夹出来,放在地上凉一凉,拍拍灰,趁热吃,那才叫香甜可口。尤其是母亲用铁锅柴火灶烘的红苕糯米饭,颜色红白交错,吃进嘴里咸中带甜,香糯无比,那真是一道绝美佳肴。在那些缺粮少油的年月,每顿开饭时,母亲都让我和弟妹们先吃两碗红苕垫底,最后才能吃一碗米饭填饱肚子。

曾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国家一声号召,北方几个省很快运来一车车爱心红苕干,我家人均分得20多斤。母亲将这些红苕干,用石磨碾成粉,用水搅拌后烙饼或蒸粑来吃。吃着这道来自北方的食物,我们既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助友爱的温暖,更感受到了北方农民兄弟的深情厚谊。

岁月匆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缺粮少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们追求时尚,讲究生活质量,更注重饮食健康。当年充饥的红苕,现在却成了许多城里人的保健食品和祛病良药,因而备受城里人青睐。你看那超市、农贸集市里,常常有许多老头老太在抢购红苕;许多市民早餐都喜欢喝红苕粥,许多城市家庭的餐桌摆有煮蒸的红苕或红苕糯米饭。以红苕为原料制成的各种食品点心,老少皆宜,堂而皇之地摆上大商场、大超市货架。当年农民用来喂猪的红苕藤,如今也吃香走红。许多饭店的厨师将红苕尖、红苕嫩叶,或配以姜蒜用热油清炒,或配以辣椒花椒用热油炝炒,一盆颜色青翠、味道鲜美的炝炒红苕尖,就这样登上大雅之堂,常常成为宴席上的一道时鲜蔬菜。

吃红苕长大的我,尽管进城居家多年,仍然割舍不掉红苕情结。到农贸集市上买菜也时常采购几斤红苕回来,或煮红苕稀饭当早餐吃,或蒸米饭时放几个红苕,以饱口福。特别是农家传统手法制作的一张张又薄又透明的红苕凉粉皮,将其切成条块,配以泡姜、泡辣椒,热锅加菜油炒出的红苕粉,那才是我最爱吃的一道美食。我每次回老家探亲,母亲和小妹都晓得我喜好那一口,特意到农贸市场买回来几张苕皮,专门炒出一盆泡椒红苕粉,让我解馋过瘾。回中心城区时,我顺带买回几张存放在冰箱,不时拿出一张炒一盆让儿孙们品尝。红苕,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面欣赏

夜雨丨程世平:甜蜜的记忆

夜雨丨程世平:甜蜜的记忆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葛树丨唐林:麻糖的味道
...母亲和儿子的心。那是童年的回忆,家的味道,也是我最甜蜜、最美好的时光。(作者系重庆某文化单位退休干部)版面欣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2025-03-25 06:48:00
...火,就去里屋米缸里舀了两盅盅米下到锅里,又去房后的红苕窖里取半背篼红苕背到门口,倒进篾条编的红苕篓子,拿上菠箩子,提到大堰塘边冲洗。到了水边,把红苕篓子一半浸入水中,左手抓住
2023-12-03 08:23:00
洋芋饭过年
...家里最忙碌、最暖和的烟火之地,承载着我无数抹不去的记忆。每个寒暑假的早上醒来,那个塑料闹钟都会把时针指到让我惊慌的“10”,然后就是手忙脚乱地起床砍柴、烧火、煮饭。灶头是灶房
2023-01-20 08:15:00
春节特稿丨杨小霜:母亲的糖馓
...一个小生命即将降临。因此,母亲做的糖馓中又多了几分甜蜜,全家人都对这个小生命和母亲做的糖馓充满了期盼。那天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碌了,她的小外孙还在房间里熟睡着,一股熟悉的味
2025-02-09 06:53:00
黄葛树丨谭鑫:与我相关的甜与辣
...一试便大呼过瘾的那句:“以温暖牌的手艺,用花生合抱甜蜜。”我曾对那些不惜涉水跋山、几经辗转只为在巷弄里觅得一地道小菜之人深不以为然,直到自己也染上了别人不曾理解的“执念”,直
2025-01-06 06:37:00
味蕾上的村庄
...黑黢黢的铸铁器皿时,火苗上闪耀的欢喜年味会更浓郁。记忆中的萝卜,于我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食物。儿时,大人日出而作、日落荷锄带月而归,可日子总像补疤衣服,怎么打理都是皱皱的。紧巴的
2024-02-04 08:01:00
记忆里的红苕
...草保温。这样储存的红苕,一般都会保存到春节。在我的记忆里,红苕是最好吃的,比土豆、萝卜都好吃,而且吃不厌。问题是,那个年代红苕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一般人家春节过后就没得吃了。特
2023-12-04 03:06:00
西南早餐第一狠城,365天天天吃爽不重样!
...糯叽叽,也是最生猛的能量炸弹急性子的重庆,其实也有甜蜜又温柔的一面。想品尝到这样的山城,就要走到街头巷尾,去找那挑着担的、推着车的 早点摊子。 熨斗糕,是重庆崽儿永远忘不掉的
2023-04-24 09:09:00
温暖的灶台
...和关爱。我同样清晰地记得,父亲坐在灶台前,一边添着柴火,一边给我们讲故事的情景。那些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灶台渐渐淡出了我们
2023-11-26 06: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