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寒过后应注意温养脾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7 03: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中医专家提示深冬如何提升免疫力

小寒过后应注意温养脾胃

本报讯(记者姬薇)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此时节,养护好体内阳气,提高免疫力尤为重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温建民提醒,小寒到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人体防御功能、心肺功能面临极大挑战,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等最爱在此时扎堆。小寒养生应以温养脾胃,暖肾固阳为主。

泡脚是常见的祛寒湿补阳气的一种方法,打通脾胃淤堵的同时,又能增强肝肾的功能。温建民教授建议,坚持每天晚上泡脚2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感觉到身体的暖意即可。泡脚时,可用双手搓摩后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加固元气。泡完后,喝口温水,按揉两足心(涌泉穴)3分钟。

老年人及女性小寒时节容易手足冰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韦尼提醒,在健康状态下人的体温大致介于36.2~37.2摄氏度,不会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存在持续性手足冰凉,且进行性加重,需要警惕外周动脉病变的可能。

“大寒小寒,冻成一团。”温建民建议,冬天早睡晚起,是最好的补肾养阳大法,尤其是熟睡时,阳气收藏得最深,也最养阴,能够让人体内五脏得到修复。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重点暖好头、脖颈、后背、腰腹、腿脚。外出戴好手套、帽子和围巾,穿高帮鞋厚袜子,以免寒气通过脚踝进入身体。经常在外面行走人,鞋底要厚一些,避免地表的寒气从脚底进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霜降过后调养脾胃(中医养生)
...显转凉,饮食生冷或穿衣不慎就容易感受寒邪,寒邪伤及脾胃阳气,尤其是原本脾胃弱的人群,容易出现腹泻、腹冷痛、消化不良的症状。调养好脾胃,才能确保身体吸收营养,增强抵抗力。饮食调
2024-11-01 06:04:00
...症状,关节、肌肉可表现为身体酸痛、倦怠乏力等,伤及脾胃可表现为不思饮食、口苦等。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如果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出现食欲不
2023-04-19 02:44:00
三伏天补阳气驱寒湿,常喝这2道汤,祛除寒湿身体好!
...,正是祛寒除湿,补阳的好时候。I.羊肉萝卜汤解暑可温脾胃,润肠,生津止渴。羊肉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食物,可以用来温中补虚、壮阳补血。夏季的时候,身体的阳气都会聚集在体表,所以脾胃
2024-08-17 13:16:00
小暑来临,伏天将至!“吃三果”“做四事”,助你度过“夏四关”
...错。天气炎热,体内阳气在体表冰凉的水进入体内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失调,出现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等表现。有人口渴不喜欢喝白开水,而是选择用饮料代替水分摄入,这样会导致身体缺水更加
2024-07-27 13:59:00
又寒又湿的春季,这碗汤水让孩子脾胃强健养正气,不惧“倒春寒”
...春天散发出来,长高长个就特别明显;反之,阳气不足,脾胃差的小朋友,看起来就要比同龄人矮小。春天的寒还要考虑“湿”,又要驱寒的同时也要祛湿,今天这碗汤水能帮助到不少小朋友。春砂
2024-06-08 11:49:00
...湿度增大,易导致各类皮炎、湿疹、癣病等皮肤病高发;脾胃易受伤,谷雨节气正是人们体内脾阳初升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易感到口干舌燥,冷饮大受欢迎,但是此时人体内的阳气尚且不足
2024-04-20 02:20:00
...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徐嫚丽认为,此时养生应注重调理脾胃、保暖防寒、适度运动和心情调适等。雨水时节,湿气渐重,脾胃易受影响,因此合理饮食、调理脾胃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
2024-02-20 07:42:00
...外,春天应少食黏、硬、生冷、肥甘味厚食物,避免伤及脾胃。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脾胃不和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针对脾胃不和患者,可喝山药薏米粥、百合莲子粥等。沈阳日报、
2023-02-03 03:46:00
...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
2023-01-09 20: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