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伤寒论》辨治发热十一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13 07: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王业龙 安徽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

《伤寒论》以六经发热的特点、类型、辨证治疗等系列论述,为后世治疗发热奠定了辨证诊治的基础。张仲景治疗伤寒发热,因病立法,依法制方,用药丝丝入扣,对病情往往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一法。

①辛温解表

用于伤寒表实证。其病机为卫阳被束、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治疗当发其汗,以使腠理宣发,正气鼓邪外出,病随汗而解。方用麻黄汤。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条),即是此例。

②清热生津

用于阳明经热之证。以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为其特征。如“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81条)。

③和解少阳

少阳主枢,为邪热在表入里之际,邪热交争于半表半里,既有正气抗邪外出之机,又有邪热入里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正邪斗争相持不下,故呈往来寒热。这种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呈半表半里发热的特点,常伴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故治从少阳。邪在少阳,既不能发汗,又不可泻下,只能和解。小柴胡汤为主治之方剂(参考379条)。

④温阳发汗

用于热轻寒重、无汗头痛、脉沉之太少两感证(参考301、302条)。由于证属表里同病,阳虚与表实并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以温阳发汗、两解表里之邪。

⑤温中解表

用于发热利下不止、心下痞硬、口不渴、舌苔淡白者(参考168条)。因太阴虚寒挟表热而下利,故用桂枝人参汤以温中解表。

⑥清解阳明

用于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者(参考350条),内有实热,外有假寒,即火急似水也。故用白虎汤以清解里热。

⑦通腑泻热

用于少阴病腹胀不大便(参考322条),或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参考321条),或口燥咽干(参考320条)之少阴三急下症。因少阴从阳化热、复传阳明,故用大承气汤急下阳明之实,以救少阴之虚。

⑧清热燥湿

用于热利下重、渴欲饮水(参考371、373条)。因湿热塞于大肠,内迫营阴,损伤血络,故用白头翁汤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⑨滋阴降火

用于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舌红少苔、脉细数(参考303条)。少阴热化,胃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故用麻黄阿胶汤以滋阴降火。

⑩寒热并用

用于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利不止者,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诸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参考359条)、麻黄升麻汤证(参考356条)。

破阴回阳

用于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者(参考370、371条)。因阴盛格阳,外有假热,内有真寒,故用四逆汤通达内外、破阴回阳。

总之,由于发热类型和病因病机不同,治疗方法也迥异。因此,在临床上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治疗发热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张仲景治疗发热的高明医技,主要在于用药之精妙。因此,只有熟读《伤寒论》有关发热的条文,熟练掌握治则与用药,才能师古而不泥,提高辨证诊治发热的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科御方| 伤寒学派:千年古方背后的起源与发展
...作对于伤寒学派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更系统的资料。这一时期的医家开始对《伤寒论》中的条文、方剂进行初步的解读和应用。到了唐宋时期,伤寒学派迎来了进
2024-11-18 11:09:00
高烧、骨节疼、嗓子痛?分享2个经方,肯定用得上!
...建议大家先点赞收藏起来。第一个,就是麻黄汤。它是《伤寒论·太阳病》篇的主方。主治:怕冷、恶寒、骨节疼痛等等。那么,这些症状恰好是与这次疫情完全吻合的,不少人会吃布洛芬止痛,但
2024-07-19 10:55:00
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调和营卫
...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期主讲者:全国名中医 白长川《伤寒论》厥阴病篇被近代医家陆渊雷称为“千古疑案”,历代医家对其中所载之麻黄升麻汤的见解更是百家争鸣。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
2024-01-08 10:22:00
经方速愈外感案一则
...感饮更适用于先有咽痛、后有发热且大便偏干的患者。《伤寒论》第38条提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论》第31条云“太阳病,项背
2024-01-05 10:01:00
运用六经辨证论治外感发热
...培锋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系统学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六经八纲方证的经方理论体系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治疗发热性疾病经方优势突出,现将辨六经、识方证、治发热经验总结如
2024-02-22 10:19:00
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风寒在表,少阴阳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仲景公《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本方运用范围极广,涉及肺、心、肾、皮肤、神经、五官等多个系统的病证,然而该方又像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医
2024-02-23 10:19:00
经典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仅用3味中药,可助阳解表,疗效好
...外感伤寒病症,可能很多“中医人”都会想到张仲景的《伤寒论》,因为这部医书中有很多经典药方都是用来治疗伤寒病症的。这里所说的“伤寒”,其实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邪的统称,如果在你看
2024-02-29 12:24:00
巧用麻黄汤治愈反复咳嗽6年案
...患者服药1剂后,全身微汗出,6年咳嗽,覆杯而愈。按 《伤寒论》第1条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病病位在太阳,病性为实,病机为风寒外邪,太阳不开,气机升降失常
2024-04-19 14:54:00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自:中国中医药报□ 马俊杰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是以论治伤寒疾病切入,阐述外感病的证治及传变规律,不仅是治疗伤寒的专著,更是杂病的临证应用法则。•温病学理论是在
2024-05-27 1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