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婧涵 通讯员 姜旺祺) 1月16日,夜幕降临,坐落在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未来乡村马金溪畔的玉林路酒馆,霓虹闪烁。酒馆内,顾客们享受着美食,聆听着舞台上“boating”乐队演唱的原创歌曲。游客戴先生对记者说,几天前他了解到开化有了乡村酒馆后,觉得很有新意,就从柯城区驾车前往体验。
“这个酒馆是由我们几位在大学时就创建了乐队的伙伴共同创办的。”来自山西省的“boating”乐队成员、酒馆合伙人秦殊说,数月前,他们这群“90后”被下淤秀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决定在此创业。在音坑乡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他们将一处闲置农房改造成音乐乡村酒馆,于今年1月开启了全新的创业、创作生活。
“在青年群体与艺术人才的不断助力下,下淤未来乡村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格局。”音坑乡党委副书记叶志勇说。近年来,音坑乡推行“艺术乡建新乡人计划”,实行“免租+补贴+配套”人才引进政策,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名人名家、偏才专才、青年人才招引。目前,已有16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签约入驻下淤,为音坑乡的艺术乡建和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村庄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关键所在。沿着马金溪一路北行,便能望见一根高耸入云的红色大烟囱,这是姚家村窑文化主题民宿“红窑里”的标志性建筑。
“红窑里”原为一座黏土砖瓦厂,2016年,姚家村为减少污染决定在保留厂房原有结构前提下,关停砖瓦厂。在当地乡贤资助下,砖瓦厂被改建成主题餐厅,促进了村里文旅产业的发展。去年,姚家村对“红窑里”的整体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提升,并将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部分闲置空间改造为民宿,提升村庄整体游客接待能力。此举为村集体创造每年10万元的租金收益。目前,“红窑里”为村里5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解决农户果蔬销售难题。2023年,姚家村实现文旅经营性收入约400万元。
“我们会继续深耕艺术乡建工作,用好艺术赋能这把金钥匙,为乡村文旅发展解锁更广阔的空间。”音坑乡宣传委员汪晓玮表示,将立足艺术赋能、文旅赋能,打造一个文旅IP,开发一批文创产品,开辟一条研学路线,成立一家富民公司,抢抓一批政策机遇,通过不断的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来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