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
福鼎市35岁男子陆先生,因双侧股骨头坏死,出现了长达一年多的双侧髋关节疼痛,3个月前开始出现跛行。近期,在福鼎市医院骨科,经医护团队与温州附二院骨科专家团队合作诊疗,为陆先生进行微创下左侧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为其髋关节成功“矫正”。
顶梁柱面临“残疾”
陆先生怎么都没想到,30多岁的他,竟然一度面临“终身残疾”的风险,过去3个多月,无法正常行走加之双侧髋关节疼痛难忍,让他焦灼难耐。辗转多地求医,都被诊断为双侧股骨头坏死。随着保守治疗无效,陆先生的症状逐渐加重,无法长时间步行。
得知福鼎市医院骨科与温州附二院骨科合作后,陆先生慕名而来。入院后,经过髋关节X线及MRI检查,结果提示,陆先生的双侧股骨头坏死,II期。治疗团队详细评估了陆先生的病情,考虑到他才35岁,病变尚处在早期,保守治疗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建议他做保髋手术治疗。
确定手术方案后,经过精心的术前规划与准备,治疗团队成功为陆先生进行腰麻下微创行左侧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术,手术顺利。术后陆先生积极配合,卧床休息,减少负重,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清淡饮食,现在陆先生已感觉疼痛缓解,恢复良好。
医生介绍,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指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导致骨髓成分及骨细胞死亡及随后的组织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患者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造成青壮年髋关节残疾的常见疾病之一。
发病原因:
医生介绍,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较多,总体上包括两大类:
创伤性因素,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脱位及股骨头骨折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因为血管通过股骨颈进入到股骨头,一旦发生骨折,股骨头的血供遭到破坏,股骨头将发生坏死。
非创伤性因素,众多研究表明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应用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增高直接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脂肪栓塞、脂肪细胞肥大导致骨内压升高、血管高凝状态、血管炎、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长期大量饮酒,目前普遍认为酒精可以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通过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造成股骨头坏死,一些研究显示少量的乙醇摄入量也可能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合并如镰状细胞贫血、减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诱发股骨头坏死。
医生提醒,此类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女性,30岁至50岁为高发人群,吸烟、肥胖可以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疼痛是大多数患者最早的主诉,主要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或酸痛。疼痛为间歇发作,逐渐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股骨头坏死早期发现及治疗对于预后相当重要,很多患者出现症状后未及时治疗,发现时即处在病变后期,最后不得不接受关节置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治疗与预防:
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股骨头坏死范围较小且未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患者,包括保护性负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单纯保守治疗疗效较差,难以改变病变结局,常需和其他治疗联合使用。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保髋手术,其目的是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恢复股骨头血供,避免或延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以及年轻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更适合保髋手术;关节置换术,对于髋臼和股骨头均受累、出现骨关节炎的表现、明显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自去年12月开展首例患者治疗以来,福鼎市医院已开展3例手术,有单侧,有双侧,均收到良好效果,部分患者已恢复负重行走。
医生介绍,针对病因,下列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1.生活中,注意不要过度饮酒、吸烟;
2.平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运动,从而有效控制血脂,避免脂肪阻塞血管及软骨的血供;
3.患者如果因其他疾病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应尽量服用最小剂量,定期复查髋关节MRI;
4.患者若曾有髋部外伤史,则需定期复查,避免过度劳累及过重的体力活。
□ 本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熊正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