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4 07:27:00 来源:海峡网

(原标题: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获利14元,2次罚款合并10万元!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天价罚单!此事引来热议,6月12日,闽侯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

老人销售芹菜被检出不合格

2019年9月11日,家住闽侯的陈依伯出门路过隔壁王大姐家的菜地。

“老陈,今天的芹菜特别‘水灵’,要不要带一点,你拿去批发市场,保证马上就能出手。”王大姐爽朗地攀谈道。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最后,陈依伯花了122.5元买下这70斤芹菜。

随后,拉着70斤芹菜的陈依伯来到某蔬菜批发商行,以每斤1.95元的价格将芹菜都卖给了蔬菜批发商行,转手赚了14元。当天,百里之外的某便民超市从该蔬菜批发商行采买了一批果蔬,其中就包括陈依伯卖给商行的7.5斤芹菜。

隔天,该超市当地的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执法中,抽检了该批芹菜,经送检,发现毒死蜱项目不符合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该批次芹菜检验结论不合格。

获利14元共计被处罚款10万元

2021年2月8日,陈依伯因涉嫌销售不合格芹菜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立案调查。这时,他才知道自己“闯了祸”,一时间慌了神。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市场监管部门于2022年4月22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采纳了陈依伯的立功表现行为,责令陈依伯改正并对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4元,处以罚款5万元。

一筹莫展的陈依伯没有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提起诉讼。因其未主动缴纳罚款,市场监管部门于2022年12月19日依法向陈伯催告,督促陈伯及时缴纳罚款5万元并加处罚款5万元。

经催告,陈依伯无力履行,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2月14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及加处罚款等。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小过重罚”引发社会关注热议

一时间陈依伯卖芹菜赚了14元被罚款5万元的事,也引发街坊邻居的讨论。

“就卖了这一回,罚得也太重了,谁能想到这菜不合格啊。”

“这芹菜也没有吃坏人,为啥非得要罚啊?”。

“毒死蜱是一种杀虫剂,具有一定毒性,肯定会影响健康安全,而且已经按照最低标准5万元处罚了”。

法院:处罚畸重,不准予强制执行

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陈依伯并非职业菜贩,系首次违法,案涉不合格芹菜货值136.5元,获利仅14元,金额显属较小,其本人并不知晓销售芹菜不合格,且案发后陈依伯能够配合调查,如实说明不合格芹菜来源,积极举报他人无照经营,具有立功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减轻或不予处罚、市场监管局作出“处以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畸重。

且在行政程序方面,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2月8日予以立案调查,于2022年4月22日作出案涉《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也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程序亦违法。故对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随后,市场监管局提出复议申请,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裁定。

得知结果后的陈依伯也最终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告一段落,但对陈依伯来说仍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相关推荐

全国千余家餐馆因无证卖“拍黄瓜”等凉菜被罚,有职业打假父子49次举报索赔

据九派新闻消息,近日,上海米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金桥分公司,在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以下称凉菜证)的情况下,用黄瓜丝作为凉皮配菜售卖,被上海浦东新区市监局罚款5000元并没收所得119元。

风险信息显示,上海还有多家餐饮企业、小吃店,同样因无证卖含黄瓜丝凉皮被处罚。“上海多家饭店因在凉皮内放黄瓜丝被罚”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事实上,这已不是黄瓜(丝)引发的首批吸人眼球的受罚案件了——2023年5月,湖南株洲就曝出一对“职业打假”父子3年内49次举报当地商家无证售卖“拍黄瓜”的新闻。此前,全国多地也曝出过商家无证卖“拍黄瓜”被处罚的消息。

商家卖“拍黄瓜”、黄瓜丝为何被处罚?为何众多商家不愿办凉菜证?执法部门应当如何化解“拍黄瓜”系列案中的情与法、法与理难题?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父子俩49次举报“拍黄瓜”惹众怒

据工人日报5月19日报道,近日,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市多家餐企反映,当地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无凉菜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这一由头,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然举报了49次。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上海多家饭店因在凉皮内放黄瓜丝被罚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在株洲经营火锅店的彭某,就曾被晏姓父子举报过。“对方来店消费了500多元,包含一份‘拍黄瓜’。”彭某称,没过几天,市场监管部门就上门要求整改。彭某按要求停售所有凉菜后,没想到对方又举报至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市监部门建议彭某与举报人协商争取撤销投诉,不料对方“狮子大开口”,要求按当天总消费金额的10倍赔偿。“我卖一年的‘拍黄瓜’,都不一定赚到这个钱!”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当地小餐馆经营者刘某感觉自己更“冤”。他家菜单原本没有“拍黄瓜”,晏某主动要求做。“我说没有,他就说把黄瓜拍碎,随便撒点辣椒加点醋就行。”几天后他的餐馆就被举报了。

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朱军向媒体记者确认了此事。他说,市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还为此召开会议探讨。与会餐饮企业签署了一份联名协议,拒绝与晏姓父子“私了”,曾有商家将其照片挂在门头,提醒商家不要接待这对父子。

全国多地曝出类似“拍黄瓜”受罚案

企查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1000家餐饮店因经营许可证中没有冷食类制售项目,却超范围销售“拍黄瓜”“凉拌黄瓜”等凉拌菜被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在500元至5000元不等。

2017年7月,广州一家火锅店21天卖“拍黄瓜”、青椒皮蛋等凉菜,赚了139元,因其《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注项目中不包含从事凉菜加工销售(凉菜许可),被广州黄埔区食药监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39元,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全国多地曝出类似“拍黄瓜”受罚案。图片来源/网络

2020年5月,山东济南市蒙山羊味道一门店在店内售卖凉拌黄瓜、老醋花生等多款凉菜,但“冷食类食品”不在其许可事项经营项目中,发布整改通知书7天后依未申请变更经营许可,被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处以1万元的顶格罚款。

2020年11月,持有餐饮网络经营热食类食品制售许可的福建省福州市某小吃店被人举报,违法销售冷制菜品。直至案发,该小吃店共销售凉拌黄瓜10份,销售额为89.1元。福州市台江区市监局决定对该小吃店没收违法所得89.1元,罚款1万元。小吃店不服起诉,一审被驳回。今年2月10日,福州市中院二审判决,将罚款由1万元调整为3000元,罚没共计3089.1元。

6人团伙专门下单“拍黄瓜”涉敲诈被抓

2022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公安局抓获了一个专门针对“拍黄瓜”的涉案犯罪团伙。当年5月,沂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报:有人通过外卖平台订餐后,以违反经营许可为由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借机向饭店老板敲诈勒索钱财。

警方侦查发现,嫌疑人王某、周某等人在老板孙某的指使下,通过各大外卖平台搜索全国各地的餐饮门店,专门找那些没有凉菜经营许可的门店下单凉拌菜(拍黄瓜等)外卖。一旦店家将餐品送出完成订单,他们便借此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此来要挟店家“花钱消灾”,少则三四百元,多则几千块。短短3个月,该县就有数十家门店遭到敲诈。同年6月22日,6名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归案。

不办凉菜证处罚重,想办证门槛高

餐饮店卖“拍黄瓜”等凉菜,为何被处罚?卖几份“拍黄瓜”为何动不动就被罚款5000元甚至1万元,有关部门处罚有何依据?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告诉媒体,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有关规定,生食类、裱花蛋糕、部分冷食类食品的加工制作,应在专门的空间内制作进行。餐饮单位若要经营凉菜制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中,必须有“冷食类食品制售”一项,否则就属于超范围经营。

福州老农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 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

▲很多餐馆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中,经营项目中均不含冷藏冷冻食品。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涉及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违法行为相关处罚是相当重的。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既然不办凉菜证频频被罚,为何餐馆不主动申请冷食经营资质呢?有受访餐饮经营者直言:“办理冷食许可要求高,办齐各种设备得几万元,小店承担不起。”

据大皖新闻报道,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处处长戴芙蓉表示,办冷食类制售许可要由市场监管部门现场验收。“现实中,很多小型餐饮店往往达不到验收标准。”戴芙蓉说,比如冷食类制售一般要求要有一个不低于5平方米用于凉菜制作的专间,要有具备二次更衣洗手消毒设施,专间内要有独立的空调、空气消毒设备等。

为什么冷食类制售要求条件相对较多呢?戴芙蓉表示,因为冷食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加工过程控制要求很严。“冷食跟热食不同,热食有加热过程,煮沸后或炒制炒熟时,可一定程度上预防微生物生长繁殖。”

如何化解“拍黄瓜”案中情与法的难题

全国各地类似的“拍黄瓜”受罚案,多数都会引起当地和网络热议。获支持最多的观点,就是“合法了,但于情于理说不通”。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食品安全系保障民生之根本,所以法律要求从事冷食类餐饮须取得行政许可并不过分。但对冷食类食品加工采取一刀切方式,一律实行行政许可欠妥。“拍黄瓜”等不需要太多制作工艺的速食食品,建造操作间成本又太高,故有条件地放宽许可证办理门槛较妥。建议行政许可和实际匹配,应区别对待冷食类食品加工。

有媒体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冷食制售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对冷食制售分级分类管理,降低办证门槛。今年5月,浙江日报刊发《化解“拍黄瓜”背后情与法难题》评论称,应运用法治思维,从法律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要统筹考量食品安全卫生和小微餐饮经营者的实际条件,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程序,尽可能“减证便民”。或将“拍黄瓜”等日常冷食划出强制行政许可之列,或简化设备条件要求、降低办证门槛,让“持证拍黄瓜”不再难。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表示,对于此类案件,建议监管部门落实“首违免罚”原则,对首次违法的商家以教育为主,不予处罚。此外,还应考虑“过罚相当”原则,以确定适当的罚款金额。

此外,媒体也呼吁加强整治“职业打假人”的恶意打假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查实的碰瓷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当然,餐饮企业也应合法合规经营。

上游新闻综合九派新闻、封面新闻、红星新闻、工人日报、上观新闻、齐鲁晚报等

编辑:朱亮

责编:李洋 官毅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3: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福州一老农因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10万元罚单
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10万元的天价罚单!引起网络强烈热议。事情要回到2019年,家住福州市闽侯县的老农陈某出门路过隔壁王大姐家的菜地,花122.5元买下70斤芹菜
2023-06-15 05:42:00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小吃店违法销售凉拌黄瓜被罚法院协调化解行政争议,罚款额由1万元调整为3000元福州晚报讯 因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福州某小吃店销售凉菜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引
2023-02-12 08:16:00
赚14元罚10万元,“小过重罚”扭曲了执法本义
...黎青 作□郭元鹏获利14元,2次罚款合并10万元!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天价罚单!此事引来热议。近日,闽侯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判决:处罚畸重,不准予强制执行
2023-06-15 11:45:00
上海多家餐馆因卖凉皮各被罚5000元,市监局:处罚重点不是黄瓜丝
...0年11月,持有餐饮网络经营热食类食品制售许可的福建省福州市某小吃店被人举报,违法销售冷制菜品。直至案发,该小吃店共销售凉拌黄瓜10份,销售额为89.1元。福州市台江区市监局
2023-06-09 07:46:00
父子买“人民币花束”后投诉
...南洛阳一位大爷卖菜获利21.05元被罚11万元,福建闽侯一老农因销售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5万元,又因未及时缴纳罚款,被追罚5万元。这些处罚都被法院认为违反“过罚相当”的原
2023-07-16 15:07:00
“小过重罚”怎能以理服人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高 维近日,一则“老农卖菜获利14元却被罚10万”的新闻冲上热搜,议论之声此起彼伏。回过头看,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一位老农买了邻居的70斤芹菜,通过转售某蔬菜批
2023-06-15 06:45:00
老农卖菜被罚10万,法院不予强执也是普法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黎青/绘新闻背景福建福州一名老农,因销售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收到5万元罚单,还因未及时缴纳罚款,又被追加了5万元罚款。近日,闽侯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认为,
2023-06-15 14:13:00
获利14元,被罚10万元?福州最新裁定
闽侯一名老农销售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收到5万元罚单因其未及时缴纳罚款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再加处罚款5万元此事引发社会关注近日该起行政非诉审查案件经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一审法院
2023-06-13 17:05:00
卖菜大爷挣21元,被罚款11万?法院判了!
...罚等条款进一步细化,避免自由裁量弹性过大。延伸阅读老农卖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元?法院判了获利14元,2次罚款合并10万元!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天价罚
2023-06-30 12: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费用究竟啥时候能退,田先生希望得到明确回复。近日,市民田先生向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为报考中医专长的执业资质证
2025-10-30 07:10:00
10月29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有报考点均需网上确认,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5日
2025-10-30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9日,由致公党南京市委会主办的“百年致公·侨海同心——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暨致公党南京市委会历程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
2025-10-30 07:57:00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南报网讯(记者徐宁)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张天意)10月28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启幕
2025-10-30 07:57:00
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举办十三个韩国优质科创项目来宁路演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0月28日,“智汇中韩、健启未来”——2025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办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8日,“南京方志大讲堂”走进建邺区江心洲街道,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南京史志学者
2025-10-30 07:57:00
为国人“豆”志昂扬 “大豆院士”步履不停
盖钧镒与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盖钧镒展示大豆植株。学校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实习生杨久久这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
2025-10-30 07:57:00
萍乡家长注意!RSV全年“无休”,0-1岁宝宝预防要趁早
10月26日,萍乡市RSV预防科普活动在安源区妇幼保健院举行。此次科普活动聚焦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防控,为当地0-1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预防服务
2025-10-29 14:50:00
写好字,更立人:简小知写字课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当下,脊柱侧弯与肥胖、近视并列,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总数已突破500万
2025-10-29 15:01:00
贾平凹新作《消息》在地坛发布:90多个短篇勾勒当代“山居图”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秋阳正好,地坛公园方泽轩文博中心10月26日迎来一场文学盛会:“百草奋兴 群生消息”——贾平凹最新长篇笔记体小说《消息》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
2025-10-29 15:04:00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同步启动全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5-10-29 15:19:00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不良资产处置及风险防控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
2025-10-29 15:46:00
温柔与坚韧并存,女性驾驶员展现独特风采
在城市的脉络中穿梭,她们是晨曦中的温柔力量,夜幕下的坚韧守护。每一个站点,都是她们无声的誓言,承载着无数归途的期盼。她们用微笑迎接晨光
2025-10-29 15:46:00
在山东中烟青岛卷烟厂的卷包车间,张海涛的名字总是与一声亲切的“老大哥”相伴。这一称呼,不仅源于他资历深厚,更因为他精湛的技艺和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
2025-10-29 15: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