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卖菜大爷挣21元,被罚款11万?法院判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12:30:00 来源:环球网

来源:中新经纬

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合计11万元?

近日,洛阳市西工区一三轮车卖菜大爷因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该起行政非诉案件已生效,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卖菜大爷挣21元,被罚款11万?法院判了!

微博截图

30日,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菜农被罚款11万元

法院:不准予强制执行

卖菜摊主姜某从洛阳某大型批发市场批发一批姜、菠菜、青椒进行售卖,该批菜品经行政机关抽检为农残超标蔬菜,销售额198.4元,获利21.05元。行政机关对其蔬菜摊作出罚款55000元同时加罚5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向西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西工区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姜某蔬菜摊销售的经检验不合格的姜、菠菜、青椒,系从洛阳某大型批发市场进货,其有理由相信所进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姜某蔬菜摊购进销售的姜、菠菜、青椒,总销售收入仅为198.4元。本案行政机关没有考虑到姜某蔬菜摊系初次违法,无主观故意,其也积极配合调查,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等因素,对姜某蔬菜摊而言处罚过重,有违过罚相当原则,处罚明显不当。

过程中,西工法院借助西工区行政争议多元预防化解中心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随后,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裁定。

西工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案生效后,西工区法院针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就相关行政机关健全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推进公正文明人性化执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该案主审法官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四条,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卖菜大爷挣21元,被罚款11万?法院判了!

食品安全法(资料图)

“小过重罚”并非个例

机械执法难获支持

类似的“小过重罚”屡有报道,也屡屡引发争议,原因是涉案金额很少,收到的罚单却是惊人数字,而且,处罚似乎符合法律规定,但不符合社会的认知。

2022年8月份,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查组在陕西督查发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一些行政处罚存在“过罚不当”等问题,榆林市高新区某超市售出4过期4天的酸奶退货后被罚2万元;某煎饼店购进一瓶芥末油,被检查时发现该芥末油未标明生产日期,认定违法所得1.6元,罚款5000元。

无独有偶,2022年8月,黑龙江大庆一家蔬菜店在成本没有上涨的情况下,将土豆的价格从每斤1.2元调整到了每斤2元,被认定违反价格法、涉嫌哄抬物价,被罚款30万元。

多位律师表示,“小过重罚”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是机械执法,忽视了行政处罚法的总则性规定,处罚金额不符合群众朴素的认知,也不利于让执法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更深层原因是一些执法机关未为基层执法人员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对执法人员发挥一定裁量权的不予处罚情形,动辄反复追问、质疑,导致执法人员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依据所谓量化标准‘闭着眼睛’处罚。这种干事环境反过来也伤害了执法对象。”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卢义杰说。

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小过重罚”,福建嘉禾嘉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舟雄律师表示,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是得在于完善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让执法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不留下操作模糊的空间。相关法律有必要对处罚标准、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等条款进一步细化,避免自由裁量弹性过大。

延伸阅读

老农卖不合格芹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元?法院判了

获利14元,2次罚款合并10万元!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天价罚单,此事引来热议。

老人销售芹菜被检出不合格

2019年9月11日,家住福州闽侯的陈依伯出门路过隔壁王大姐家的菜地。

“老陈,今天的芹菜特别‘水灵’,要不要带一点,你拿去批发市场,保证马上就能出手。”王大姐爽朗地攀谈道。

最后,陈依伯花了122.5元买下这70斤芹菜。

随后,拉着70斤芹菜的陈依伯来到某蔬菜批发商行,以每斤1.95元的价格将芹菜都卖给了蔬菜批发商行,转手赚了14元。当天,百里之外的某便民超市从该蔬菜批发商行采买了一批果蔬,其中就包括陈依伯卖给商行的7.5斤芹菜。

隔天,该超市当地的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执法中,抽检了该批芹菜,经送检,发现毒死蜱项目不符合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该批次芹菜检验结论不合格。

获利14元共计被处罚款10万元

2021年2月8日,陈依伯因涉嫌销售不合格芹菜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立案调查。这时,他才知道自己“闯了祸”,一时间慌了神。

市场监管部门于2022年4月22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采纳了陈依伯的立功表现行为,责令陈依伯改正并对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4元,处以罚款5万元。

卖菜大爷挣21元,被罚款11万?法院判了!

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筹莫展的陈依伯没有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也没提起诉讼。因其未主动缴纳罚款,市场监管部门于2022年12月19日依法向陈伯催告,督促陈伯及时缴纳罚款5万元并加处罚款5万元。

经催告,陈依伯无力履行,市场监管局于2023年2月14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及加处罚款等。

“小过重罚”引发社会关注热议

一时间,陈依伯卖芹菜赚了14元,被罚款5万元的事,也引发街坊邻居的讨论。

“就卖了这一回,罚得也太重了,谁能想到这菜不合格啊。”

“这芹菜也没有吃坏人,为啥非得要罚啊?”。

“毒死蜱是一种杀虫剂,具有一定毒性,肯定会影响健康安全,而且已经按照最低标准5万元处罚了”。

法院:处罚畸重,不准予强制执行

闽侯法院经审理认为,陈依伯并非职业菜贩,系首次违法,案涉不合格芹菜货值136.5元,获利仅14元,金额显属较小,其本人并不知晓销售芹菜不合格,且案发后陈依伯能够配合调查,如实说明不合格芹菜来源,积极举报他人无照经营,具有立功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减轻或不予处罚、市场监管局作出“处以罚款五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处罚畸重。且在行政程序方面,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2月8日予以立案调查,于2022年4月22日作出案涉《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也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程序亦违法。故对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

随后,市场监管局提出复议申请,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裁定。

得知结果后的陈依伯也最终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告一段落,但对陈依伯来说仍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3: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汪宁)近日,河南洛阳市西工区一名三轮车卖菜大爷,因为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他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11万元。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
2023-07-05 18:50:00
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合并11万元。据报道,洛阳市西工区一三轮车卖菜大爷因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近日,该起行政非诉案件已生效,法院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不久前,
2023-06-30 22:55:00
...璟璟近日,河南洛阳“西工法院”发布一则案例,洛阳市西工区一名卖菜大爷,因为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他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11万元。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
2023-06-30 18:27:00
...法律规定,但却不被大众所支持。2023年6月,河南洛阳市西工区一名三轮车卖菜大爷,因为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他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11万元。行政机关向法院
2024-03-29 21:41:00
...,获利仅500元,却被罚了22.2万元。2023年6月,河南洛阳市西工区一名三轮车卖菜大爷,因为销售不合格蔬菜领了“天价罚单”。他卖菜获利21.05元,却被罚款11万元。行政
2024-12-26 17:05:00
...万品亿元”新春系列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工区发布了该区2023年“西工转转”新春促消费活动的有关情况。本网了解到,西工区计划于2023年1月至3月开展“新春胜宴
2022-12-28 19:51:00
本文转自:洛阳网昨日,西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12对新人举办了“爱在春天”集体颁证活动。西工区民政局、西工区妇联负责人,以及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企业代表等为新人颁发结婚证,送上美好
2023-02-15 11:00:00
...023年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暨城市提质工作观摩组来到西工区,到该区航空片区、唐宫片区、八一片区进行观摩。近年,西工区深入落实市委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以及“两个建设、三
2023-02-23 10:39:00
...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14日,市委书记江凌深入涧西区、西工区,专题调研片区改造和市政微改造工作。他强调,要抢抓国家鼓励投资的机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建设、三改造”部署要求,
2023-02-14 22: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获悉:前两个月,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支持下,轻工业营收利润保持双增长
2025-04-02 09:26:00
直播带货是当下发展最为蓬勃的新兴行业之一,不仅有效提升了消费市场活跃度,也促进了网红主播、运营团队、电商平台、仓储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
2025-04-02 09:26:00
追溯码时代,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乔业琼)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
2025-04-02 09:51:00
家长求助:“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根本不理我!”“我说啥他都嫌烦,聊两句就吵架!”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成了“小哪吒”,难以沟通
2025-04-02 09:56:00
微短剧火了,横店被戏称“竖店”专家解析:需在“快节奏”与“文化深度”间找到平衡扬子晚报讯(记者 冯秋红)2025年4月1日
2025-04-02 09:56:00
追踪报道深夜起火电动车棚,聚焦赔偿问题:电动自行车火灾险,投保意愿为何不高?昨天,本报报道了“电动车棚深夜起火,48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的新闻
2025-04-02 09:56:00
28岁的小张是职场白领,这些年来,她每月都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止痛片从吃1片增加到3片,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有时甚至需要请假卧床
2025-04-02 09:56:00
一周4天火锅,患上口腔癌专家提醒:口腔溃疡经久不愈,要及时就医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朱诺 记者 吕彦霖)火锅是不少人的最爱
2025-04-02 09:56:00
中新网4月2日电(张乃月)彭博社当地时间4月1日援引知情消息人士称,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影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考虑将入门级汽车撤出美国市场
2025-04-02 09:56:00
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
自测噪声大开发商却说合格 业主希望建隔音屏却无人认责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昌平区龙湖云璟小区的多位业主近日联系本报称
2025-04-02 09:56:00
气温回暖,迎来“养发黄金期”专家支招:日常做到这几点,留住“三千烦恼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随着气温攀升,人体新陈代谢逐渐旺盛
2025-04-02 09:56:00
昨天(4月1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包含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
2025-04-02 10:12:00
鲁网4月1日讯(记者 范梦琪 通讯员 王培录 靳业康)3月27日下午,一位女士焦急地来到农行宁津县支行营业部,大堂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办理什么业务
2025-04-02 10:14:00
鲁网4月2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赵恒娜)为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3月27日,淄博市淄川区柳泉幼儿园开展师幼共读阅读活动
2025-04-02 10:16:00
黄山警方:26人在鸡鸣猪叫掩盖下聚赌被抓
大皖新闻讯 黄山市屯溪区某偏僻农家的猪圈与鸡笼之间,在鸡鸣猪叫的掩盖下,26人正沉迷于赌博,突然,大批民警来到,现场,涉赌人员全部被控制
2025-04-02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