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有关抑郁症,一名医生妈妈有话对孩子们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2 09:27:00 来源:邑人电影院

本文作者:沧海

以前娃小的时候,每年的六月份和十二月份是我的焦虑月,因为这两个月妈妈牌小作文又要催更了。去年的生日月作文直到今年三月份才完成,看来感动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

这天晚上十点半了,本来已经入睡的娃突然想起来生物作业没有完成,似乎也没带回来,他央求我去家长群里要作业,我拒绝了。他自觉有点颜面受损,自找台阶下说:“我就是考验一下你,看看你会不会生气,其实我带回来了。”说完转身去写作业了。

娃一向知道我有晚上九点以后不用洗衣机,十点以后不发个人私信和打电话的习惯,匆忙之间,忽视了我的要求。事后娃问我,那天是我向别人要作业,需要发私信,你不允许。那么别人二十二点以后和我要作业发微信我能回吗?我说,我给你的建议是不回。因为只有你自己有底线了,才会不害怕人性。

这是什么?是的,这是这篇鸡汤文的第一个主题“底线和人性”。

有关抑郁症,一名医生妈妈有话对孩子们说

我和你说过,宝贝,我害怕没有底线的行事准则,哪怕是没有底线的爱。没有底线的爱有多深,当他对付出过的感觉到失望,感觉到受伤害,他得到的回报即使再多,也不会满足,那时就只剩下了无底线的恨,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无底线的报复,这是人性的本能。

自私,利己,排他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基因,但是表现形式的千差万别,甚至于克服不被这种阴暗的人性所困,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他的思维模式。一个人行事准则有底线,就不会对人性失望,也就不会对整个世界失望,进而对世界的和平与美好就更加心之所向,你的世界就不会那么阴暗晦涩敏感。

哎呀,又说到了敏感这个词,好像和这个词相依相随的有一种疾病叫做“抑郁症”,是的,这是第二个主题,我们聊聊这个疾病如何?

我不知道这个词流行于什么时候,但是我们小时候是真心不太了解,当然更不是一个“时髦”的词。但是近些年来,这个词越来越“时尚”了。发病的年龄层也逐渐递减,青少年渐渐的变成了这个疾病的代言人。

我的观点之一,就是你的想法有病了。思维模式的偏执导致一个人越来越执着于对这个世界发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问题其实不一定会有答案,但是这类群体依然执着的问着“为什么”,他们的提出这些问题的原点就是“我想……如何……改变周围,而不是我要如何改变“我”自己的“想法”。

假如你问我我对这类患者的看法,他们就是想法有病了, 我认为他们是懦夫也是勇士,前者因为他们努力的去改变自己融合世界,但是改变的不是带给他们最大伤害的固化偏执顽固的思维模式——除此以外差不多都变得面目全非。后者则是因为他们为了周围人的幸福和圆满,苦苦的挣扎于自己的痛苦深渊。是的,死亡才是他们的幸福之地,自由之所。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在拼命的对着自由开战,拒绝,无视,为的就是维持他周围的一切除他以外的圆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深渊,其实是他们神之所罔的自由。

假如你问我这一生如何规避这种可怕的没有任何特效药全靠自救的疾病——它只是一种病,就像日常的感冒咳嗽一样,不可怕,但是预后比较漫长。我能知道的除了合理药物干预以外,只有“爱”才能让这些人和解并且自洽。

作为母亲,和你讨论这个话题,多少有点投鼠忌器。所有父母焦虑的事情我也同样焦虑,虽然我对它不陌生,但是我还是不了解它。

现在把这类疾病的推手,尤其是发生在职业学生角色的人的身上的问题,多数人认同是学习压力所致。

可是我的想法和他们恰恰相反怎么办?

有关抑郁症,一名医生妈妈有话对孩子们说

我认为真正因为单纯学习压力致病的患者,在整个抑郁症人群占比不会超过五分之一,即使是职业学生。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之一,也特别认同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习惯才是这类疾病产生最根本的原因。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都会正确的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自身即是不幸的原生态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也是这类教育模式和教育习惯的继承和传播者。终其一生他们自身都很难做到和以前所有的被迫接受和解,其中能够圆满脱离并且快乐生活的人很多,不幸者继续让下一代书写不幸的人也同样存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得不到家长正确的指引和解答,被迫发展成自己对所有的未知存疑和解答,就容易极度没有安全感,这类的孩子敏感多疑,极度难以对周边产生信任感,多思且行动力不够,情绪不稳定,悲观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既想和外界求同存异,又不能完全的放松并且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当中,不抑郁又能如何?

家长很爱孩子,一举一动都关注十足,满满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娃儿的身上,哪怕一点小小的感冒都当成重症患者护理,对娃所有的变化绝对严阵以待,孩子刚说了今天有点头痛,那么明天的头部 CT 可能就已经预约了。大部分娃儿遇到,可以解决或是只是解决方案麻烦了一些的事情,家长不信任,或是嫌弃解决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对很多事情过多干预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只会关注于自己,对除自己之外的人或事冷漠缺乏共情,变成一个父母口中“不知感恩,不知好歹”的人,那么是谁让他们变成这样的呢?

“妈妈,你能陪我一会儿吗?”,“我不是天天陪着你吗?还要咋陪?”

“妈妈,我同桌考试总抄我的,而且抄的分数还比我高?”,“哎呀,这样的事你不用管,老师会处理的,你只要管好自己就行。”

以上可能都是陪伴,以上也可能都是沟通。无效沟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不再相信父母,有疑惑有困难不再向你求助,因为父母的“无能”。不是每一次求助父母都能解决,也不是每一次困惑都能做出适当的指引,但是无效沟通和无效陪伴,等于孩子没有接受到“爱”,我们是做了多久的被自己孩子看不起的无能的父母。

宝贝,我知道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我小时候就这么过的,你姥姥就是这么教育我的”。听起来好熟悉啊,对不对!对不对!好像我也说过。但是我现在真的意识到我错了,我不能把教育固定模式化的传承下来,教育是一个需要区别对待的文化,应该是解决个体化差异的事情,要做到因人而异。

所以宝儿,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再多信任我一点,我会冷眼旁观,陪你一程。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解决。但是假如我的能力暂时达不到你的要求,请麻烦你,麻烦你,再多给我比一点时间。毕竟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正如你相信我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生气?对吧。

你知道真正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吗?他们敏感多疑,容易自虐而不自知,特别容易陷入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深渊之中,逃不出,跑不掉。胃疼是起初的时候的感受,恶心,呕吐,严重时厌食都是这类患者的常态。头痛,失眠,易惊易怒,脾气喜怒无常,心神不定,坐立难安,多动甚至不由自主的抽动,手足无措,严重的状态甚至犹如多动症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其实只是基础配置。遇到这样的朋友别排斥他,接纳就是有效陪伴的第一步,对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
2023-02-09 10:24:00
儿童精神科抑郁小患者越来越多,与什么有关?一文了解下
抑郁症,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前成年患者居多,可是,随着社会发展迅速,发现抑郁患者往低龄化而走,就是说抑郁症患者增多,还在上学的小学、中学生以及高中生,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患者,
2022-12-19 13:00
郑州学霸女孩1个月内吞药4回,还进了约死群
...雪儿真的是不想上学才如此?当然不是,她是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为让雪儿母亲了解到事实,孔德荣发起了多专家会诊+家庭治疗,而效果也较为明显。 【现状】伤口成无声的呐喊怎奈许多父母
2023-10-12 14:12:00
产妇随手拍下了产床抓痕的视频,近20万妈妈留言诉说生产的不易
...过孕妇因为怀孕体重增加、孕吐严重,被迫辞职,患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的;见过产妇试产失败转紧急剖宫产,遭两次罪的;见过产妇胎位不正导致先兆子宫破裂的……知道的越多,就越害怕。”徐女
2023-10-12 09:46:00
震惊悲痛!美国32岁女护士勒死3个亲生孩子后跳楼,却引发同情
...常不好,不仅从医院休假停下了工作,还在接受针对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强化治疗。丈夫帕特里克也改为在家工作,方便照顾她和孩子。尽管一切看起来都在慢慢变好,可悲剧还是猝不及防地发生
2023-01-29 13:52:00
我的诊室挤满了孩子,家长却不愿相信TA们病了
...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抑郁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2022 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 15~20%
2023-09-05 11:37:00
...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发布一组数据,去年我市开展孕产妇抑郁症筛查,共计筛查3.43万人次,发现阳性2410例,阳性率为7%。“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夜晚情绪会异常低落,经常闭上眼睛就开
2024-02-27 14:10:00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专家:这是医学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刘欢)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群体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6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
2023-02-07 15:19:00
...日报记者 周芸市民求助:读初中一年级的女儿患上重度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现在住院治疗。郭月梅(化名)每天寸步不离地守着女儿,唯一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活着。女儿从小失去父亲,郭月梅一
2023-05-30 01: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