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肠息肉,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实际上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根据研究显示,95%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那么,肠息肉究竟是什么?它一定会癌变吗?本期肖瘤医生邀请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主任,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肠道息肉到底是什么?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主任表示:有人做了肠镜,发现肠道里长了息肉,很害怕,以为息肉就会癌变。肠道本身是很光滑的,所谓肠息肉,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个隆起的东西,所以息肉就是一个形态上的诊断-只要突起就行。性质可能是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那些非肿瘤性息肉就是一些炎性或增生性的息肉,一般都不会很大,而且一般不会癌变,所以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问题是不大的。肿瘤性息肉就不一样了,在医学上也就做腺瘤,严格上属于癌前病变,但不是一定就会癌变,会不会癌变还和腺瘤的大小有关系,一般来说1厘米以下的很少会癌变,超过1.5厘米的,癌变的几率就逐渐的增加了。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李佩文主任表示:正如我们在开头提到的,95%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肠息肉的形成,这个阶段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第二个阶段是肠息肉癌变,这个阶段相对较短,可能只需要数年。那么,肠息肉为什么会癌变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肠息肉的癌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家族史的人患肠息肉的风险更高,且息肉更容易癌变。2.慢性炎症:长期的肠道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黏膜细胞发生恶性变化,从而诱发癌变。3.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增加肠息肉的发生风险。4.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增加癌变风险。
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李佩文主任表示:虽然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实际上,只有腺瘤性息肉才有癌变的可能。而且,即使是腺瘤性息肉,其癌变的风险也与息肉的大小、形态和组织学类型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其癌变风险相对较低,而直径大于2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则癌变风险较高。此外,扁平状、分叶状等不规则形态的息肉,其癌变风险也较高。得了肠息肉如何治疗?患者,男,45岁,因“反复便血伴排便不畅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开始出现便血,血色鲜红,伴有排便不畅,大便次数减少,时有便秘,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无体重下降。患者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直肠指检发现直肠内有一肿物,活检诊断为直肠息肉。建议患者手术切除,但患者惧怕手术,慕名求诊于李佩文主任门诊医治。李佩主任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辩证论治,诊断为肠道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方用大黄牡丹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物组成:大黄、丹皮、桃仁、赤芍、芒硝、薏苡仁、厚朴、枳壳、失笑散(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经过3个月的中医调理治疗,患者便血症状消失,排便顺畅,直肠指检肿物明显缩小。复查肠镜,示直肠息肉明显缩小,肠道无其他异常。
李佩文主任表示:本案例患者表现为肠道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的证候,故选用大黄牡丹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大黄牡丹汤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的肠息肉患者;失笑散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2: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