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0 14:37:00 来源:都市晨报

在同学眼中,她是阳光快乐的开心果;在老师眼中,她是自信乐观的小学霸……出生于一个特殊家庭的14岁徐州女孩星星,在逆境中一路成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从中等到一等的“逆袭之路”!

星星(化名)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患病,母亲精神不稳定,家庭无劳动力,姐姐已婚,哥哥就读高三。星星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孩,正在读初三的她希望考进一所好高中。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

由于家庭情况特殊,星星的大姐承担起了“长女如母”的责任。28岁的大姐不仅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经常回来照看父母及弟弟妹妹。

记者走进星星家,前门屋檐墙角下,一口土灶上放着铁锅,灶台墙壁已被熏黑。“平时做饭都用这个锅,炒菜、煮饭、下面条……”姐姐指着这口锅说,母亲精神状况不稳定,家里一直不敢用煤气或电器来做饭。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来到院子里,零零散散的水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平时用水泵抽地下水,为了防止结冰,每次抽完水要把水桶全接满,喝水做饭全用桶里的水。”到了冬天,洗衣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抽水、接水、手洗、晾晒……姐姐会隔三岔五来家里,把大小事都安顿好。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电费每个月差不多10多块钱,弟弟妹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用不了太多电。”姐姐指着堂屋的灯说。

从中等到一等的“逆袭之路”

家庭的特殊情况并没有击倒星星,她没有上过补习班,却屡次获得“三好学生”“第一名”等荣誉称号。而这样可喜的成绩,“开局”其实是一个中等生的故事。

在小学阶段,星星的成绩并不理想,有时只能考到六七十分。上了初中后,星星像“开了窍”一样,着魔似的学习,连别人午休时她也在学习。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黑马”不是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而是厚积薄发的奋起直追。从小学的中等成绩,到如今的班级第一,表面是成绩的一路逆袭,背后则是星星永不服输的认真劲。

“知识改变命运!”星星从小一直坚信姐姐的教导,因此在学习上格外努力。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学习上不让操心,生活上格外懂事

早上5点多起床,6点整从家里出发,这已经成了星星三年来的习惯。从刘集镇冯王村到学校的这条路上,陪伴星星最久的“伙伴”是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车半小时上下学,她从未觉得辛苦,风雨无阻,从未迟到、早退。

星星的学习从不让家人操心,生活上也格外懂事。14岁的星星很早就学会了做饭,但大姐怕耽误星星学习,不太让妹妹动手做饭。上学时候,星星的一日三餐基本在学校解决。

新年心愿

应对体育中考,想要一双运动鞋

对于新年心愿,星星不好意思地表示:想要一双运动鞋。体育中考需要跑步、跳绳等,希望有双轻便的运动鞋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业一路逆袭,梦想一路生花。去年,铜山区团委在了解到星星的情况后,结合“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特别为她精心打造了一间“梦想小屋”,目前硬装已经完成,书桌、床、衣柜等家具将会陆续搬进来。“有了自己梦想中的小屋,在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星星说。

一口土灶养活一家人!看14岁徐州女孩的“逆袭之路”!

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励志阳光的女孩,可以送她一双运动鞋实现她的微心愿,可以送她每周一小时的志愿服务,也可以与她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暖心的方式。我们期待爱心不断涌来,温暖更多的小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要用鸡蛋换回盐和点灯的煤油等生活物资,那时日子苦,一家人收入仅靠这点鸡蛋钱和一年到头的劳作,所以除非家里有人过生日或者生病时才有鸡蛋吃。每次妈妈炒鸡蛋的时候,我一定会站在她的
2023-02-14 09:46:00
一方土灶暖流年
...照片从前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很暖心!灶,是土灶,是一家人动手垒起的。那年秋,见老灶已朽,父亲牵着那一头老牛,拉着碌碡,带领一家人,将一块收割后的稻田碾平,母亲紧随其后,将压实
2023-01-31 02:47:00
藏在灶台上的母爱
...水煮粥,在土灶上炒菜、蒸年糕、蒸糍粑,变着花样慰劳一家人的味蕾。糍粑软软香香,年糕黏黏甜甜,我童年的岁月简朴又温暖。就是家里没有拿得出什么菜蔬的春夏两季,母亲也会变着变着花样
2023-08-14 10:07:00
土    灶
...。无论是大瓦房还是茅草屋,谁家里能没土灶?有了它,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便有了着落;有了它,日子才有了烟火气息,才叫日子。农家人的一天,从早起在土灶里燃起一把柴火开始,到晚上熄掉灶
2023-06-29 08:34:00
硒米土灶饭 一口家乡味
...为食客们带来独特的味蕾盛宴。“我今天吃的这一份硒米土灶饭,口感特别香,里面有锅巴的香味,口感也是非常的丰富,里面有鱿鱼、虾仁,还有时令果蔬,口感非常的好。”食客段女士说道。养
2024-02-28 07:46:00
又闻豆丝香
...送几卷豆丝饼尝尝鲜,言谈中,透着友善和亲切。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了豆丝大席,有炒豆丝、热汤豆丝等,我们吃得很开心。母亲时不时提醒我们别吃多了,结果我们还是吃撑了,涨得
2023-12-22 11:06:00
...直觉得,大铁锅里炒的菜好吃,还与它的“底蕴”有关。一家人的所有饭菜都是用大铁锅烹制的,它尝尽了酸甜苦辣,融合了生活百味,自然有醇厚质朴的底子,就如同用紫砂壶泡茶,时间长了茶壶
2022-12-24 09:00:00
饵块情结
...:最忙不过年三十。除夕,炖猪头、煮粽子、煨长菜……一家人围着土灶转,确实足够忙碌。其实在腊下,年渐渐近了,乡下人家为过年储备,腌腊肉、买年货、打米、打饵块粑……加上日常琐事,
2024-02-16 06:02:00
炸一碗“团团圆圆”
...喜。农历大年三十,蔡岭村每家每户都亮着温暖的灯光。一家人围炉而坐,嗑瓜子,吃糕点,聊家常。灶膛里的炉火跳跃着,映照着钟水华喜悦的脸庞。圆子汤是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园子里摘来新
2024-02-23 03: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