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2 15:59:00 来源:保健时报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2%,而糖尿病前期人群达35.2%。也就是说,我国将近有50%的成人存在血糖代谢异常。2021年世界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每5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且死亡人口中将近一半的人年龄小于60岁。糖尿病就在我们身边,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01

我国51.7%糖尿病漏诊

糖尿病有较高的漏诊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漏诊率为44.7%,我国糖尿病的漏诊率51.7%。导致漏诊的原因是糖尿病具有隐匿性,也就是说糖尿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发现糖尿病常常是因为其急慢性并发症出现时,或者体检时,或者是因为其他疾病来诊时意外发现的。有人会问:“我定期体检,怎么也会漏诊糖尿病?”那是因为体检时只检测了空腹血糖,而空腹血糖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

有些糖友的空腹血糖正常,但服用75克葡萄糖后的2小时血糖却增高了,当达到诊断标准时也能够诊断糖尿病。在我们的身体里,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在服糖或饭后需要大量的胰岛素,所以当身体内胰岛素分泌的量不足时,餐后血糖首先增高。因此,我们进行糖尿病筛查时,需要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还要检测口服75克标准葡萄糖负荷后的多点血糖。

02

血糖值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

血糖是个连续状态,人类按照不同的血糖值将其划分为低血糖、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高血糖危象。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不同的血糖值对应的身体状态不同,提示了身体是否存在危险及其危险程度。

血糖只有在正常范围才最好。当血糖在2.8毫摩尔/升以下时,是低血糖状态,会出现心悸、头晕、出汗等不适;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以及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甚或死亡。当空腹血糖超过6.1毫摩尔/升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2小时血糖超过7.8毫摩尔/升时,糖代谢就出现异常了,这是糖尿病前期状态。如果病情继续进展,当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升和(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时,身体就跨进了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升高的血糖将引起相关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当血糖继续升高,持续超过13.9毫摩尔/升时,身体就会进入危险状态。由于胰岛素分泌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出现能量供应不足,脂肪组织会大量分解产生酮体为身体供能。酮体呈酸性,当血糖持续超过16.7毫摩尔/升时,酮体就会大量堆积,将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血糖超过33.3毫摩尔/升时,血糖仪已无法测出血糖值,身体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易发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损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又称为高血糖危象,可危及生命。

03

预防糖尿病一定要早,要更早

在门诊,我们常常能看到经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后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其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却特别高或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我们把它称作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

血糖正常时,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现象。胰岛素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当我们长期过量进食,身体的能量过剩会发生超重或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为了减少对外来能量的利用,避免进一步的体重增加,身体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会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体内增高的胰岛素水平在早期可以控制血糖完全正常,但时间长了,胰岛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血糖会增高至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所以,血糖完全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人群也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除此之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不孕不育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也明显增高。

04

糖尿病前期,更要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每年有5%~10%进展为糖尿病患者。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在血糖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阶段做好预防,那么进入糖尿病前期时,我们就必须把握好这个机会,将异常的高血糖状态逆转回正常的血糖状态。

那么,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只是糖尿病吗?其实不然。在糖尿病前期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就开始发生发展了。在我国,与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11%~1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8.1%,糖尿病肾脏病患病率17.7%,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人群。

成人有以下任何一种及以上情况,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岁。3.身体质量指数(BMI)≥24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4.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毫摩尔/升和(或)甘油三酯>2.22毫摩尔/升,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12.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DRS)总分≥25分。

糖尿病高危人群要注意,每年最好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筛查项目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和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筛查结果有问题,请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吕冬青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王彦

编辑 || 颜红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准确呢?一文揭开答案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统计数字看,全球近50%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这种病,且多数为2型糖尿病。世卫组织表示中国大约有1.1
2022-12-12 14:49:00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标准数值是多少?
现在生活中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人群是比较常见的,虽然说很多人都有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经历,但是对于很多这个疾病仍然是不了解。因此,我们下文详细介绍了2型糖尿病的知识,可以学习一下。2型糖
2023-05-24 15:19:00
空腹血糖的标准值是多少?超过这范围,就是糖尿病了!
...血液中,这就意味着能量过盛,此时就容易出现高血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其他器官的功能异常,以及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健康。但如果血糖过
2023-05-10 15:24:00
空腹血糖在7.5~8.5之间,是不是糖尿病?医生给出准确回答
空腹血糖是指在禁食8-10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空腹血糖的测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然后通过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即可
2024-02-06 21:48:00
空腹血糖7.1、服糖后两小时10.5、糖化血红蛋白5.6%,是糖尿病吗
...宋先生,他两次空腹血糖检查数值都高于7mmol/L,这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虽然他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在正常范围内,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面对这个结果,宋先生感到非常
2024-07-09 19:09:00
为啥要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餐后血糖分别多少算正常?
...问题,在现代生活中发生率很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现糖尿病逐渐年轻化。出现问题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关于糖尿病,也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在控制血糖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差错,
2024-07-15 11:50:00
空腹血糖为6.8算高吗
...过食物或饮料的情况下测量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在3.9到6.1毫摩尔/升之间是正常的,6.1到7.0毫摩尔/升之间是
2023-07-26 16:43:00
家长们注意,孩子血糖超过这个值,要注意糖尿病前期了
糖尿病前期可以理解为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糖尿病大门,还有半个身子在糖尿病大门之外,血糖值已经超过了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在向糖尿病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时,大
2023-08-19 23:26:00
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专家这样说!
糖尿病控制的好坏重要的一条就是血糖的高低。血糖是衡量糖尿病的“标尺”,不仅用来诊断糖尿病,同时也反映糖尿病控制的好坏。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控您的病情
2023-04-29 14: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