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朝廷派大臣剿匪,大臣却给匪徒发粮食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7: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代有一个书生,辛苦读了十几年的书终于高中了举人,远在老家的老父亲却在这时病重去世。若是回家,自己将不能按时上任,但若不回,自己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前途和自己的孝道摆在了一起。

书生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他拜别了师父,坚决选择回到家乡。

书生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没有再次回到官场的可能,但他不能料想到的是自己的结局,这个最后成为著名的儒将的书生叫宋慈。

朝廷派大臣剿匪,大臣却给匪徒发粮食是为何?

在九年之后,朝廷南方发生了饥民暴乱,在此地悍匪遍地,无人敢在此地当官。于是当地行政发生了空位,便有人推荐了宋慈,宋慈知道后立即去当了官。

当上官的第十天,宋慈的行动却让众人吃惊,他让士兵拉着粮食,跑到悍匪扎寨的地方,开始开仓放粮!即刻当地官员便上奏朝廷说宋慈对悍匪投降了,可奏折还没送出时,官员就将文书烧掉了!

原来,宋慈对悍匪放粮,是因为他知道匪徒为什么当匪徒,说到底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只要有饭吃,谁会造反呢?所以在宋慈为匪徒放粮后,当地的匪徒直接少了八成。

朝廷派大臣剿匪,大臣却给匪徒发粮食是为何?

宋慈明白剩下的匪徒是不会投降的,于是宋慈夜袭匪寨,将剩余的匪徒全部消灭。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

当时还有一个将军,原本畏惧匪徒人多,看到宋慈的战功,这名将军直接出兵,最后却被匪徒所打败。匪徒的士气因此大增,人数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朝廷在这时派战将魏大友来总领剿匪,战将听说宋慈的事迹,想要和宋慈联手,他要求宋慈停止放粮,以此消灭大量匪徒来向朝廷邀功。但宋慈却愤怒道:人命大如天,匪本饥民,岂可尽戮之?

朝廷派大臣剿匪,大臣却给匪徒发粮食是为何?

之后,宋慈依旧先放粮,然后作战。就这样宋慈平定了十五个县城的叛乱。可惜的是事后,当地官员因功升官,魏大友也由战功升为了宋慈的上司,而宋慈,却依然是一个主簿。魏大友对宋慈很是不屑,可是宋慈从不在乎这些,他一直都认为人命大于天,相信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朝廷派大臣剿匪,大臣却给匪徒发粮食是为何?

没错,这个宋慈,就是《大宋提刑官》的原型,而历史上的宋慈,最终的职位,只是一个提点刑狱官,他因为放粮给匪徒被官员弹劾,朝廷认为这人所做的事情不适合写入史册,并且这人功劳太小,所以终生不给他发挥军事才华的机会。

自古战场上,救人永远比杀人难,朝廷却用杀人多少来衡量功勋。两个军队对战总是最后的计策。多少功劳都给了表面功夫做得好的人?真正办实事的,往往一生都只是低下的职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密令:惯匪唐汉云狡诈嗜杀,如难活捉,可就地正法;最后母女立功
...土匪们抢走了13头。 不久前,我军一位姓王的连长,在剿匪战斗中不幸牺牲。烈士的遗体,就安葬在牺牲地不远的一棵大树下。灭绝人性的唐汉云,竟然将王连长的坟墓刨开,把烈士的遗体挖
2024-08-25 18:47:00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女匪,本是小家碧玉田园女,因美貌误终生
...”。1931年出生在湘西大庸县(张家界)桃树湾。1965年被剿匪部队击毙,终年34岁。田玉莲的童年还是挺安逸的,她是家里的独女,上面有四五个哥哥,无论是父母,还是几个哥哥,都
2023-01-19 14:55:00
一汉族官员以一己之力降服数万匪徒,却没得到清廷重用
...清任职的南充县是重灾区。 刘清作为一县之长,有守土剿匪之责,他积极招募乡勇守卫南充。一方面,刘清有廉政爱民的好名声,乡勇都愿受他驱使;另一方面,刘清并不是一味剿杀,而是以招
2023-05-02 21:08:00
...的回应是假的,那也可以为大明争取时间。而崇祯帝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迟迟没有决断,皇太极不想再等,便再次出兵南下。史料记载:“辛巳,大清兵入墙子岭,总督蓟辽兵部侍郎吴阿衡死之。癸
2024-06-01 09:26:00
清朝“林氏三虎案”:徐孝法剿匪彰显正义与智慧
...地区的匪患十分严重,令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决心要彻底剿匪。因为“林氏三虎”是当地匪寇的领头人,所以徐孝法决定首先拿他们开刀。但是剿匪谈何容易,“林氏三虎”在当地权势滔天,就连前
2024-04-06 12:07:00
马武:汉光武帝麾下的‘武瘟神’,从匪徒到开国猛将的传奇人生
...你们不碰到机遇,那你们自己估计能混到何种官职啊?”大臣们一一作答,轮到酒鬼马武时,他说:“臣凭着勇力,可以做到郡守军尉抓捕盗贼!”刘秀听后哈哈大笑:“你自己不当盗贼就不错了,
2024-02-19 12:30:00
宋朝被称为中国炮兵鼻祖,为何炮兵却不堪一击?
...炮架子都抬不动,就这样凌振率领他的“炮兵部队”前去剿匪了,到达之后,凌振将阵地部署在一篇地势平坦的地区,准备第二天对土匪寨子进行炮击。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凌振本来的打算是进行三
2023-01-31 20:19:00
...财产安全,根据人民解放军总部指示,新疆军区迅速组建剿匪指挥部,由王震同志担任总指挥。3月26日,第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在进剿叛乱时,被匪帮包围,在一营副营长胡青山的带领下,
2024-05-19 01:41:00
这位唐朝大臣胆子大,竟用大牢里的囚犯护送皇帝
...发生意外。高宗正迟疑间,监察御史魏元忠走了出来,说大臣们反对移驾只是怕受一路风霜之苦,不肯想办法。这句话等于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安静的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说自己无能,
2023-05-08 13: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