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打造有“嘉兴辨识度、区域亮点、学校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品牌
让劳动成为孩子送给自己的“成长礼”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通讯员 林雅珍
图片由嘉兴教育学院提供
劳动教育近年来在中小学“五育”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如何上好劳动课,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综合育人功能?
教研支撑嘉兴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南湖区构建劳动教育新图景、茶园小学推动“劳以养德”校本化实践……我市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嘉兴辨识度、区域亮点、学校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嘉兴辨识度:
支撑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劳动课程在学校层面的高质量实施,需要教研专业支持。
嘉兴教育学院近年来以教研为支撑,促进嘉兴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引领指导区域劳动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推广等,推进区域劳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创造化实施,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市基于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提升,开展全域全景调研,问需于校、问需于师,依标凝练了“知行思一体”“做学创一体”“教学评一体”的三体合一教研主张,创新教研机制,建构“项目载体”教研课程,创建“主动介入”教研方式,形成“问题·研究·实践·改进”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教研支持系统,有力支撑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实际教研中,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协同联合攻关?嘉兴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建立了“市—县(市、区)—学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成立由教研员、劳动骨干教师组成的区域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组,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整体推进的教研生态。
在具体实施中,我市又是如何聚焦学校、教师日常开展劳动教育时的问题和需求?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建构起“‘教学评一体’劳动项目开发与实施”“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分项等级评价体系建构”“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等全覆盖的项目化课程,引领学校、教师系统化学习与实践,最终形成区域劳动教育“问题教研·项目教研”的新模式、新文化,真正成为区域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我市以教师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创新教研机制,协同攻关;设立试验学校,先行探索;开展项目教研,服务发展;组织典型展评,激发动力”,建构我市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样态。
区域亮点:县域实践百花齐放亮点多
在县域范围内,各县(市、区)也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实践范式。
2015年以来,南湖区就以“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多元实践”为策略,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建设,引导学校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一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优秀案例和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建构了百花齐放、以校为本的劳动教育新图景。
近几年,秀洲区培育出国家级劳动教育示范基地1家、嘉兴市劳动教育基地校7家、嘉兴市劳动教育示范校4家,并产生了多门省、市、区劳育精品课程。探索其背后原因,是秀洲区近年来坚持通过项目引领强体系建构、优化路径促教师成长的探索,形成鲜明的劳动教育文化和高质量实施的新样态。
20余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7所嘉兴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所嘉兴市劳动实验学校、60位嘉兴市劳动教育优秀导师……嘉善学子在不断革新和完善的劳动教育下更佳(身心俱佳)更擅(精于、擅长)。在推进过程中,嘉善建立善始善终的劳育机制,推进尽善尽美的课程实施,并开展博训善思的劳动研修。
平湖是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平湖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作为平湖区域劳动教育工作指南。平湖劳动清单、劳动课程建设、全员劳动实践、两地区域合作、劳育食育融合、航天劳动课程,这六项工作,成为平湖打造劳动教育区域特色的重要抓手。
劳动课程的开设,离不开校内实践基地的支撑。在海盐,中小学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开辟率达到100%,充分保障和推进了劳动教育走深走实。此外,海盐县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一支劳动教育教研团队,教研员带领中心组成员,深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
由点至面,课题研究助推劳动教育落地;由浅至深,教材研讨促使课堂实践生根;由优至精,实验基地促成精品课程生花……桐乡通过“三由三至”模式,让一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做出特色、做出精品,也让其他学校在实验学校、先进学校的辐射下逐渐步入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正轨。
学校特色:“一校一策”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4月9日,在2024年嘉兴市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建设会上,公布了第二批实验学校名单,嘉兴市茶园小学入选第二批实验学校。
2023年,茶园小学启用了“一米‘茶园’”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生们在基地里一起挥锹挖坑、放苗扶树、填坑做垄、浇灌清水,合力栽下一株株小树苗……学校依托该基地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学生们在基地里学会劳动、爱上劳动,从劳动中提升自己。
除此之外,茶园小学通过“四合四法”,积极开展“劳以养德”校本化实践。所谓“四合四法”,即合本土特色资源,顶层规划劳动成果;合校园劳育空间,周期发挥劳育功能;合生活实践场域,具身培育劳动情感;合网格创新路径,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在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同样有一个劳动实践基地——“耕织汇”,学校通过该基地,成功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设置,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劳动育人结合文化建设、实现五育融合目标……王江泾镇实验学校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本校的实施路径。
以劳动育人结合文化建设为例,学校围绕“耕织汇”劳动实践、船模拼装和科技类制作,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将现代科学知识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溯本、弥新、育匠,是海宁市实验小学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该校北校区是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乐园,学校在教学楼顶楼平台开辟了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空中种植基地,作为孩子们的劳动场域;南校区是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天地,学校开辟智慧农场,打造“鱼菜共生”项目课程,为孩子们提供劳动教育、科学学习、人工智能、美育学习等综合化学习的实践平台。
而“溯本、弥新、育匠”的核心内容则是——与“劳动”相遇,“溯本·仿学”沉浸式参与农耕劳动;让“劳动”绽放,“弥新·共创”习得式革新劳动技术;为“劳动”喝彩,“育匠·辐射”育人式植入匠心理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