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罕见病医学团队多维度分析
揪出家族10人患同病“元凶”
福州晚报讯 漳州有个家族,10个家庭成员先后出现“下肢僵硬,行走不灵活”的奇怪症状。最近,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罕见病医学团队通过6个维度的系统分析,最终将“元凶”锁定为线粒体基因MT-TV。正是这个基因的突变,才导致该家族多人患上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这个罕见病。
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与罕见病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林翔介绍,罕见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且涉及多个学科,容易误诊漏诊。该科室为此提出包括临床、生化、影像、电生理、病理以及基因检测在内的6个维度的诊断方案,帮助识别早期罕见病病人。
上述案例这个家族中,青年男子小王首先在附一医院得到确诊,继而带出困扰全家的这个怪病谜团。他四五年来感到双腿进行性乏力,四处就诊都不能明确病因。最近,他只能勉强行走,且由于双腿发僵,难以屈膝,走起路来像剪刀,很不好看。小王的母亲这方,包括他的外婆、阿姨、阿姨的孩子等共计9人,都出现跟他几乎一致的症状,严重的只能扶墙行走。
附一医院罕见病医学团队通过小王的病史、生化、影像等检查,缩小病因排查范围,而后借助基因检测,揪出了“元凶”。通过对症治疗,目前小王自我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他的患病家属也在随后一一确诊并开始试验性治疗。
□相关链接
罕见病的三级预防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昨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
林翔说,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大部分是先天性并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我国有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超过20万。神经系统的罕见病占比超过七成,其中80%的罕见病具有遗传缺陷,表现为一个家庭有多个成员患病。
预防罕见病,目前最提倡父母进行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在孕前进行优生指导,口服叶酸等,完善优生检查,最好是夫妻双方都进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看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致病位点。
第二级预防:怀孕期间可以通过产前筛查、无创产前诊断进行常见染色体病的筛查,预防有遗传性疾病的胎儿出生。
第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出生后抽新生儿的足跟血,就能查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目前也可以进行新生儿基因筛查。(全文共891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