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21: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侯混战,民不聊生。

这是一个大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无数布衣士子,打破时代的束缚,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就了自己的美名。

但也有些历史人物,却留下了万世的骂名,比如说赵国的赵括。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提起这个名字,绝对是历史上被人耻笑的笑柄,而纸上谈兵也成为了他永远无法甩脱的标签,这倒也不怪别人,谁让他在长平之战中输的一塌糊涂?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一场超级大兵团作战,作为这场战争的两大主角,秦国和赵国双方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

放眼当时整个世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是绝无仅有的,就拿欧洲来说,双方若能拿出两三万的兵力作战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战了,投入百万的兵力,那实在是无法想象。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赵国作为当时在军事上能和秦国一较高下大国,可以说这场战争决定了当时战国历史的走向,秦国赢,东出再无拦路虎,赵国赢,秦国在统一的道路上还得再修炼几年。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秦国胜出,但是就当时而言,无人能预测到这场战争的结果,即便是强大的秦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然就不会搞那一套悄悄换将,收买赵国朝堂重臣的勾当了。

在秦国糖衣炮弹的袭击下,赵国将善守的廉颇换成了冒进的赵括,然后将秦国的王龁悄悄换成了百胜将军白起,结果赵国大败。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但这些只是战争中将领的因素,如果我们对赵国惨败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一下,便会发现,廉颇的守不是妙计,赵括的攻才是出路,毕竟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将领只是一部分。

我们一起来看。

长平之战的起因

公元前270年,秦国越过韩国攻打赵国,结果却被赵国的马服君赵奢打败,这个赵奢就是赵括的父亲。

此战之后,秦国认识到,此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横扫六国,便继续闷头发展,而投奔秦国的范雎适时出现,为秦国指明了统一的正确战略,即:远交近攻。

在这种战略之下,秦国开始对家门口的魏国和韩国动刀。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彻底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秦国已经将韩国的上党郡视为了囊中之物。

上党郡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早在韩赵魏分家的时候,就将上党郡一分为三,这三家各占其一,秦国出兵韩国的野王,也就是要拿下上党郡,进而威胁魏国和赵国。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韩国举起了白旗,并向秦国表示,甘愿献出上党郡以平息战火,并派出了冯亭去上党郡办理土地转让的交接仪式。

可是这个冯亭觉得将上党郡给秦国还不如给赵国,毕竟他们在五百年前还是一家,所以转手将韩国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

赵孝成王看着天下掉下来的大馅饼心痒难耐,便召集大臣商议,该不该吃。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平阳君赵豹觉得这个冯亭不安好心,摆明了要想将秦国的怒火转嫁给赵国,便建议不接受这块地方,可平原君赵胜却觉得不要白不要,便建议赵孝成王接受。

最终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建议,并且派赵胜去接收此地,又派大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秦国看着赵国这么不识趣,便决定出兵率军攻打上党,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长平之战的过程

秦国的王龁虽然比不上白起,但是身上也有两把刷子,很快攻占了上党,廉颇便在长平接受不愿意归降秦国的上党郡民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国接收上党郡实在是一步臭棋,不仅没有得到上党,反而引起了秦国的不满。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随后,王龁便带着大军开始进攻长平,在秦军的进攻下,赵国的前沿阵地被攻破,廉颇也被击败,连带着还损失了四名都尉和两个重要军事据点。

廉颇无奈,便筑起了高高的围墙,龟缩在营地中不敢应战,在秦国的强攻下,赵国又损失了两名都尉。

赵军的连败,彻底让廉颇失去了硬碰硬的底气,便退守到丹河东岸,日夜修筑壁垒,决定要与秦国打一场持久战。

廉颇的畏惧让赵孝成王很难受,于是多次催促廉颇主动出击,但廉颇却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愣是不理睬赵王的指令。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在这种情况之下,秦国又派人到赵国实施反间计,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果断启用赵括,让他带着大军换掉廉颇。

赵括到了战争上,便想着速战速决,结果中了白起设下的圈套,致使五十万大军陷入了白起的包围圈。

在赵括的数次强行突围下,依然无法突出重围,赵括被射杀后,赵军投降,最终被白起尽数坑杀,只留下了200多名少年,让他们回赵国报丧。

最终这场大战以秦国的胜利告终。

将领背后的国力比拼

在我们看来,赵括的冒进是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也活该他被人耻笑。

但是实际上,赵括的冒进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当时赵国的国力决定的,这也是赵孝成王多次让廉颇速战速决的原因所在。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战争伊始,廉颇多次失败后便想着与秦国进行消耗战,在当时确实不是妙计,因为此举与赵国的地理环境和战略环境极其不符合。

自从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之后,赵军在军事上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与匈奴长期战争而练就的强大的突击能力,所以,当时的赵军根本不擅长防守战,而是擅长突击战。

反观秦国对防守战却十分精通,他们曾经凭借着地形优势,可以多次打退山东六国的合击便是明证。

这也就是说,从战争开始,廉颇就选用了用自己的短处去碰秦国的长处,这也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秦军主动赵军被动的局面。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后来赵括带着近五十万的大军支援长平,这看似十分有威慑力,但实际上军队的数量越多,则更加不利于防守战。

因为这么庞大的士兵数量,每天所消耗的粮草是无法想象的。

当时赵国军事虽强,但在经济上很疲软,根本支撑不起几十万大军来打消耗战,而秦国就不一样了,秦国军事虽强,但经济更强。

这两国的情况就好比二战之后的苏联和美国,苏联最终的解体,其实就是赵国要打消耗战的结局。

所以就当时秦赵两国的国力而言,廉颇的防守不是妙计,赵括的进攻才是唯一出路。

深探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原因

只不过赵括的军事能力太摆不上台面,而他所面对的又是秦国无一败绩的常胜将军白起,所以他的进攻最终葬送了整个赵国。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中战国战败赵括的冒进虽难逃其咎,但在当时却是赵国破局的唯一的办法,毕竟战争打得是综合国力,消耗战更是如此,变法不彻底的赵国注定要被秦国吃掉,只是赵括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为何还能北御匈奴死磕秦国30年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后,还能坚持30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秦国策略失误、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匈奴的实力还比较弱小。秦国策略失误、王权更替长平之战后,白起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围攻邯郸。
2024-06-11 11:46:00
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真的都是赵括的原因吗
...赵军主将赵括也因此得了个“纸上谈兵”的称号。那么,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真的都是赵括的原因吗?小编认为不是的,赵括固然有责任,但并不完全是他的过错。小编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第
2024-07-25 20:34: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掉出抗秦的第一梯队
...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灵王变法之后积攒
2023-01-19 20:05:00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平之战就是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虽然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在不停的抵抗,但大势已去,此时的赵国已经是最后的挣扎。为何在频繁战斗的战国时期,一场失败对赵国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呢?其实
2024-05-18 15:33:00
为何赵国如此惨败之后,还能击败秦国,打赢邯郸之战呢
...的转折点,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并且坑杀了赵国40多万的士兵,赵国在这一场战役之中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此战之后,赵国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再也无力图谋天下,从此,赵国
2023-01-08 16:59:00
赵括要不要对长平之战的惨败背最大的锅呢
大家从小学的历史上就认为赵括是赵国长平之战惨败的罪魁祸首,甚至由此产生的成语“纸上谈兵”更从反面教育我们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前我也写过关于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三个原因,今天就再
2024-02-29 14:25: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战的读者,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40万大军败于秦国大将白起,赵括又要负多少责任?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平之战决定了战
2023-10-08 16:08:00
赵国失败真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
...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国家能对秦国造成威胁的时候,北方的赵国悄悄崛起。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逐渐强大起来,并多次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终于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
2024-09-29 14:08:00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多强?长平惨败之后还能屹立不倒,大败诸侯军
...模战争给当时的各国民众带来了多大的阴影。长平之战,赵国一战损失40万人,几乎亡国仅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就有40多万将士长埋长平。赵国经历如此巨变,以当时赵国的人口数字来计算,能
2023-01-29 16: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