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15: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转折点,在这一战过后,秦国再也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统一,可以说长平之战就是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虽然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在不停的抵抗,但大势已去,此时的赵国已经是最后的挣扎。

为何在频繁战斗的战国时期,一场失败对赵国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呢?其实长平之战的失败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次失败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还彻底改变了赵国的国运。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一、赵国与秦国

(一)赵国的发展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赵国并不是春秋时期就出现的诸侯国,而是在三家分晋之后开始慢慢崛起的,凭借晋国的底蕴,赵国刚独立出来立马站稳了脚跟,但紧接而来的,就是赵国艰难求生的岁月。

从春秋到战国,各个诸侯国早已物是人非,随着周天子的威慑力不断减弱、礼乐崩坏,各个诸侯再也没有了顾忌,纷纷开始自己做大做强的道路,而此时刚刚独立出来的赵国,就成为了众多诸侯国眼中的香饽饽,处在各国包围中的赵国,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不断的割地赔款来维持生存,好在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赵国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出了著名的胡服骑射,这次改变让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实现了大跨步式的飞跃,赵国也从频繁挨打的弱国变成了不断开疆扩土的强国,赵国先是灭掉了中山国,随后又打败了楼烦,国土面积快速扩大。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可以说从赵武灵王崛起开始,赵国的国力一直都非常的强势,再加上赵国出现了众多名将,秦国接连几位国君都很难战胜战国,直到长平之战,那么在赵国崛起的同时,秦国有怎样的改变呢?

(二)秦国的崛起

和赵国相比,秦国的“新手期”显然困难的多,因为地域偏僻,秦国初期发展的举步维艰,甚至不被其他诸侯国认可,不过和赵国一样,秦国也出现了一位改变秦国未来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秦襄公。

秦襄公在位期间遇到了很多大事,周幽王之死,讨伐犬戎、护送周平王东迁,因为护驾有功,秦国获得了大片的封地,还正式成为了诸侯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国慢慢的崛起,随着接连几位国君的努力,秦国终于在秦穆公上位后,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可惜的是,在此之后,秦国也陷入了混乱局面,国力倒退,直到秦献公出现才扭转了时局。

那么秦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断变强的呢?这就要说到秦孝公和商鞅变法了,赵国的强盛来自于改革,秦国的强盛同样来自于改革,秦孝公在重用商鞅后,国家制度、农业生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力快速提升,领土范围也随之扩大。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之后秦国经历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位强势的国君,秦国来到秦昭襄王时,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无惧任何诸侯国的挑衅,这时秦昭襄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开疆扩土,让秦国不断向统一的目标靠近,而赵国自然成为了秦国的拦路虎,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二、长平之战

(一)长平之战的起因

虽然秦国和赵国迟早有一战,但长平之战来的却十分巧合,这次战斗并不是由赵国或者秦国挑起的,只不过时机到了,战斗自然无法避免。

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将白起带兵进攻韩国,并直接将韩国和上党郡拦腰斩断,势要一举拿下韩国,面对这种困境,韩国国君自知反抗无效,便想着直接把上党郡交给秦国,以此换来苟且偷生的机会,可韩国国君选择认怂,上党郡的负责人却想要殊死一搏,于是他选择向赵国求援。

对于上党郡这个地方,其实赵国早已虎视眈眈,虽然对秦国有所顾忌,但上党郡的诱惑实在太大,最后赵国还是选择了出兵支援上党郡,而秦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也不会选择退兵,既然已经撕破脸发生了冲突,干脆就打一仗。

当时从纸面实力来说,秦国和赵国属于五五开,短时间谁也无法获胜,长时间的消耗战也是半斤八两,虽然秦国的家底强于赵国,但上党郡距离赵国较劲,赵国在粮草运输方面付出的代价比较小。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个困境呢?

(二)临阵换将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秦国将反间计使用的淋漓尽致,他首先通过间谍向赵国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秦国的名将白起,虽然战无不胜,但却十分害怕一个赵国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赵括,这个消息让赵国兴奋不已,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限制的了白起,如果真的像消息中说的那样,赵括一出马立刻就能击溃白起。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那么此时就没有人怀疑赵括吗?从身份和学识上来说,赵括的确无懈可击,身为名将赵奢的孩子,赵括的军事理论非常强大,虽然“纸上谈兵”是一个贬义词,但也额可以充分说明赵括的军事素养。

为了配合这个消息,正在和赵国对战的秦国,连夜将白起换了下来,改由一位年轻的将领与当时的赵国主将廉颇对战,再加上廉颇是保守派打法,对赵国的辎重消耗极大,于是赵国就将赵奢派了出去,接替廉颇。

后来的事情大家便知道了,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结束,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赵国元气大伤,还丢失了大片领土,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能力。

(三)失败原因

为何长平之战会失败呢,虽然很多人都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结于赵括的指挥错误,但实际上,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赵国真正失败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国君的理念错误,一个是赵国的国力无法和秦国相抗衡。

其实早在赵国出兵上党郡之前,赵国国内就有大量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这些是比较胆小,可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清醒的人,因为赵国此时出兵定会和秦国开战,但赵国是打不过秦国的,但赵国的国君一意孤行,依旧选择了出兵。

赵国国军除了理念错误外,还临阵换将,所以真正将赵国推向深渊的是赵国国君,一开始负责和秦国对战的是赵国老蒋廉颇,就是那位负荆请罪的廉颇,虽然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在打仗方面,是当时仅有的几个可以和白起齐名的人。

廉颇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战术理念,那就是不和秦国正面抗衡,铁了心的死守,借助城墙的优势,白起即使有天大的能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进行城墙攻防战,在这种战斗中进攻方处于绝对的弱势,即使是白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当时秦国和赵国处于僵持阶段。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劣势会越来越大,因为秦国到长平的距离较为遥远,粮草运送就是一大难题,这么耗下去,秦国早晚要退兵,但结果这时赵括出现了,还带着赵国国君主动出击的命令,最终酿成大祸。

不过赵国国君临阵换将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赵国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国力,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粮草,在战局陷入僵持后,赵国确实有优势,但这份优势也不足以弥补赵国粮草不足的事实,如果秦国一门心思的耗在这里,首先被拖垮的或许就是赵国,从战略上来说,廉颇的打法没有任何问题,但赵国却成为了他的累赘。

三、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赵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次战败,可为何这次失败却给早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呢,这就是白起被后人唾骂的原因:杀降。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在战场之上,杀降一直都是被禁止的事情,但白起不但做了,还做的很恐怖,他直接坑杀了赵卒四十万,虽然实际数字可能没有这么多,但肉眼可见的是,白起这一次杀降,起码消耗了赵国超过6成的军队数量,再加上赵国战败之前就已经死亡的士卒,这一战过后,赵国起码失去了7成的军队数量。

四、结语

长平之战,赵国失去了很多的土地,士卒数量减少,粮食产地减少,人口减少,任何一条都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可以说白起背负骂名,让赵国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可能性,赵国想要恢复到长平之战前的水平,保守估计也要至少十年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建立在相对和平的基础上,但秦国显然没有给赵国这个机会。

如果赵国没有主动出兵上党郡,或者没有用赵括更换廉颇,赵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战国争霸的局面也会继续延续下去,可正所谓一战功成,秦国用这一战,彻底奠定了自己一统六国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战的读者,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40万大军败于秦国大将白起,赵括又要负多少责任?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平之战决定了战
2023-10-08 16:08: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掉出抗秦的第一梯队
...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灵王变法之后积攒
2023-01-19 20:05:00
为何赵国如此惨败之后,还能击败秦国,打赢邯郸之战呢
...的转折点,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并且坑杀了赵国40多万的士兵,赵国在这一场战役之中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此战之后,赵国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再也无力图谋天下,从此,赵国
2023-01-08 16:59:00
赵括要不要对长平之战的惨败背最大的锅呢
大家从小学的历史上就认为赵括是赵国长平之战惨败的罪魁祸首,甚至由此产生的成语“纸上谈兵”更从反面教育我们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前我也写过关于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三个原因,今天就再
2024-02-29 14:25:00
此人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让赵括背了千年黑锅
...之战前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只有秦国独大,六国之中赵国的实力最强。也只有赵国能够单独和秦国对抗,公元前260年,秦国派遣王龅攻韩,韩国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军大将廉颇驻兵于长平
2022-12-31 21:44:00
赵国为何能北御匈奴死磕秦国三十年呢
在长平四十万赵国儿郎变为枯骨之后,留给赵国的只剩下时间和亡国了。但赵国的灭亡虽然凄惨,但却十分悲壮。赵国在最后的三十年中,可以一面北御匈奴,一面死磕秦国达三十载。这显然和我们认识
2023-05-19 14:43:00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大败秦国?
...字让后世质疑司马迁是否有所夸大。但无论如何,此战给赵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则是无可弥补的。上图_长平之战遗址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
2023-02-20 21:01:00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战国之战
...围的国家来夺取城池。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大战于长平,结果赵国主帅不敌秦国战神白起,最后秦兵打败赵国,还坑杀了赵国40万人,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不能跟秦
2023-08-06 19:42:00
长平之战中廉颇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
...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的阻碍。对赵国而言,长平惨败,主帅赵
2023-06-14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