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后,还能坚持30多年,主要原因就是秦国策略失误、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匈奴的实力还比较弱小。
秦国策略失误、王权更替
长平之战后,白起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围攻邯郸。赵国派出苏代游说范雎,范雎游说秦昭襄王,秦国撤兵,失去了最佳的灭赵时机。
一年后,当秦国再次围攻邯郸时,魏国、楚国各率10万大军援助赵国,秦军兵将疲惫不堪,最终被赵国打败;再加上长平之战中,秦军也损失惨重,秦国急需休养生息,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之后信陵君率领东方诸侯联军叩关函谷,将秦军赶入函谷关内,天下消停了一阵子,赵国借此良机,得以喘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昭襄王去世后,王权更替频繁,秦王嬴政的爷爷、父亲在位时间都不长,嬴政继位时年龄还小,秦国对外征伐的力度减小了很多。
赵国有两位名将坚守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将军:廉颇、李牧;除了他们之外,乐毅当时也在赵国,应该说赵国当时的人才还是很充足的。
廉颇先是联合楚魏打败了秦军,然后还击败了落井下石的燕军,虽说赵军老弱病残为主,但在这位名将的调配下,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李牧当时在北方边境抗击匈奴,赵国为了稳固后方,给了李牧相当大的权力,李牧开始以防守为主,积极备战了好几年,之后打败了匈奴主力。
廉颇出走后,李牧走到了抗击秦军的前线,在李牧的率领下,就连名将王翦也一筹莫展,之后施展阴谋诡计,赵王迁将李牧杀害后,秦国才灭了赵国。
匈奴的实力还很弱
战国晚期,匈奴虽然凶悍,但部族林立,还没有统一北方,单就赵国而言,面对的压力并不大,李牧率领几万边防军就能打败匈奴主力,就可验证这一点。
综上所述,在三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赵国继续坚守了30多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