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义军将北京城围困得水泄不通。此时,守军虽然尚在负隅顽抗,但已无法扭转大明覆灭的命运。

崇祯帝见江山社稷即将沦为丘墟,不愿将自己的家眷留给反贼,于是,便抄起宝剑杀向后宫嫔妃和血肉之亲,赐死了皇后和妃子,并亲手杀掉了几名公主。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当崇祯准备杀掉三皇子朱慈焕和仅存的公主之时,几个老太监用胸膛挡住了皇帝的宝剑,说道:“陛下,给宗室留一支血脉吧,将来能东山再起也未可知啊!”

另一位老太监则连忙将朱慈焕和公主推出宫殿,对他们说道:“你们赶快逃吧,去山东章丘找李开先的后人。朱家对李开先有大恩,他们定会给你们容身之处。”

就这样,朱慈焕姐弟逃出了紫禁城,经过半个月的颠沛流离抵达章丘。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李家的后人并不感念祖先受到的知遇之恩,他们生怕这对姐弟会为家族招致祸端,于是只是给朱慈焕一些银两便打发了姐弟二人。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朱慈焕无奈之下,只能与姐姐逃往文祖镇,投奔靳载章。这靳载章本是当地豪强,手下有一批响马。后来受朝廷招安,被任命为了督坤,在京城有了一番富贵。靳载章有情有义,想到早年先帝对自己的荣宠,当即表示要收留姐弟二人。

不过,朱慈焕和公主的身份比较特殊,为了遮掩耳目,靳载章只能对外宣称他们是来投奔自己的远房亲戚。靳载章为二人取了新的姓名,朱慈焕改名白重起,公主则改名叫白蝶。后来,靳载章将白蝶许配给自己的侄子靳鲁坡。就这样,崇祯帝的掌上明珠,在改朝换代之后成了农民之妻。

时间一晃,匆匆三年已过。这年元宵节,朱慈焕姐弟二人听闻邻村有大戏,便相约去观看。没想到戏班子表演的戏码,正是《崇祯吊死煤山》,姐弟俩四处打听,这才知道当年起义军打进皇宫之前,父亲便在煤山上吊自尽了。白蝶压抑不住心中的悲伤,大哭不止。回到家中以后,白蝶仍痛哭不已,竟因而生病。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热心的街坊来到家里探望,悲痛中的公主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村民们都被惊呆了,他们哪里知道,不显山不露水的白家姐弟,竟是前朝遗族。从这以后,当地的老百姓便不再唤公主为白蝶,而是尊称她为皇姑。朱慈焕见姐弟身份暴露,生怕会因此遭遇不测,于是,便趁着夜色逃亡了。靳载章多次派人寻找朱慈焕的下落,却始终难寻其踪。

有人说,朱慈焕辗转逃往南方隐居,也有人说三皇子被清军所害。后来南明小朝廷曝出一段“太子案”,不知当事人是逃到了南方的朱慈焕,还是借朱慈焕身份招摇撞骗的骗徒。总之,朱慈焕消失于章丘,当地再无人见过三皇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靳载章收留了皇子公主的事便被百姓们传开了。章丘知县不敢隐瞒,将情况汇报给朝廷。当时顺治帝正在安抚前朝遗老,听说靳载章收留了皇子和公主后深受感动,拨款为靳载章修建了一座“望景楼”,以此来表彰靳载章的义举。这座望景楼集合了济南府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被修建得极其考究。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故事的后来,为了安顿前朝公主,顺治还给“皇姑”一笔不菲的俸禄,让她得以安享人生。毕竟,此时满清入关未久,皇帝迫切地需要安抚那些前朝的遗老遗少,压制民间的反清情绪。况且,公主虽为前朝皇帝之女,却对清朝统治并无影响。优待明朝公主,既能体现出顺治帝宽仁的一面,又能安抚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1646年,靳载章病故。顺治闻讯后,传旨为其发丧,并命人送来两盏宫灯。为了祭奠靳载章,当地人修建了一条长达三里的灵棚。从这以后,西王黑村便有了沿街扎棚的风俗,每年元宵佳节当地人都会以灯棚缅怀靳载章。

在靳载章过世时,皇姑以侄媳的身份为恩公戴孝。

据说,公主与靳鲁坡夫妻婚后生活美满,二人虽过着平淡的日子,却十分幸福。康熙年间,公主的孙子靳国佑高中皇榜,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孝丰县的知县。皇姑过世后,其孙靳国佑将其厚葬。

不过,因为皇姑的身份比较敏感,所以靳国佑究竟将其葬于何处,直到现在仍是个谜。

明朝灭亡后,皇室后裔都去了哪里

现今,这“望京楼”坐落在西王黑村中心街东胡同里,这里有一条小巷,巷道用鹅卵石铺成,路面上有石砌的“牡丹花”和“万”字型等图案,别致精巧,一看就不同凡俗。经过几百年的脚印摩擦和雨水冲洗,已经变得非常圆滑。巷道西侧,有一处具有明清时代建筑特色的古院落,古楼座西朝东,四周墙体根基全部用条石垒砌,墙体则用青砖白灰一抹到顶。

若有几乎置身于这古老的石楼之上,定会有这样一番感慨:“当年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皇姑远离京城逃难至此,她到底有着何种心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崇祯是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虽然他在位期间一直尽力在挽救国家,但是一个要倾倒的大厦,怎么会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停止崩塌呢。公元一六四四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
2023-07-13 13:28:00
哪位不会武功的皇室后裔,在金庸笔下却成一流高手
...物,倒不是因为她自己多么有名,而在于她的父皇是那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而她就是那长平公主。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命运如何?根据《明史长平公主传》记载:“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
2024-03-23 17:19: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义军的首领呢,带着兵就把大明的都城北京给打下来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啊,那叫一个绝望,跑到景山就上吊死了,算是给国家殉葬喽。朱由检这人一辈子有七子五女呢。把那些夭折
2024-11-11 11:29:00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末年,旧王朝的皇室子弟,更是成为新王朝屠杀的对象。明朝末年,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自即位之日起,就为了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殚心竭虑。可惜十七年的辛苦过后,还是无法阻挡大厦将倾的颓
2023-11-19 08:44:00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太庙,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而皇帝家的宗庙,就被称为太庙。明朝的太庙,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所建立。清朝入主紫禁城之后,不仅效仿汉族人的宗庙制度,而且直接把明朝修建的太庙拿过来用,那
2023-03-03 21:12:00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皇宫中的貌美嫔妃,结局怎样?一个比一个惨
...?大明皇宫中那些貌美的嫔妃,迎来了怎样的悲惨结局?明朝灭亡的故事,总是让人感慨万千。这个王朝曾在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下崛起,又在朱棣的雄才大略中繁荣。可到了崇祯皇帝这一代,明朝已
2024-12-27 08:55:00
...。以清朝为例,万历年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明朝建州左卫的官员,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萨尔浒之战击败明朝,其实是典型的以臣叛君行为,但是,清朝的统治者不这么认为,因为他
2024-06-01 09:31:00
历史上这两位公主,都深得皇帝喜欢,最后命运也同样凄惨
...天的眷顾,意味着荣华与富贵,锦衣玉食用之不竭,可是明朝有几位公主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下场却一个比一个凄惨。宁国公主是朱元璋与孝慈皇后生的,宁国公主非常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所以宁国
2023-03-08 12:08:00
到底有多少朱三太子?为什么大家都爱冒充他
...于民间或野外的说法应该较为可信。毕竟对清朝来说,杀明朝宗室、甚至搞大屠杀都是家常便饭,根本不在乎多一个或少一个,所以崇祯的三个儿子,应该都没被清军抓获。明清紫禁城二、用前明太
2024-07-14 2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