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9 08:44: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景和元年(公元465年)九月,刘宋王朝孝武帝刘骏的儿子,年仅十岁的新平王刘子鸾被自己的兄长刘子业赐死。刘子鸾临终之前,对着左右侍从说出了那句悲凉而影响深远的话:“愿身不复生王家”。

“天家无亲情”,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父子反目比比皆是。而到了王朝末年,旧王朝的皇室子弟,更是成为新王朝屠杀的对象。

明朝末年,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自即位之日起,就为了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殚心竭虑。可惜十七年的辛苦过后,还是无法阻挡大厦将倾的颓势。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义军攻破北京,不愿苟且偷生的朱由检选择在煤山自缢殉国,终年三十四岁。那么崇祯帝去世后,他的子嗣们都是什么下场呢?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大明灭亡,崇祯帝殉国

根据史书的记载,崇祯帝共有七子,其中长子朱慈烺、次子朱慈烜和第三子朱慈炯为周皇后所生,第四子朱慈炤、第五子朱慈焕,第六子朱慈灿和第七子为田贵妃所生。

周皇后是崇祯帝还是信王时候的原配王妃。天启皇帝驾崩后由于无嗣,由弟弟信王“兄终弟及”,而信王妃周氏则进封皇后。清代文学家王誉昌曾经在其收集整理的《崇祯宫词》记录了周氏的美貌:“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北京城破后,周皇后先于崇祯帝自尽殉国。

田贵妃祖籍西安,后举家迁往扬州,故而素有才女之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七月十五日去世,享年32岁。田贵妃去世后,崇祯帝曾将她的画像放在长椿寺(位于今北京长椿街)内供奉,可惜日后毁于兵火。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七位皇子之中次子、第五子、第六子和第七子早夭,分别追封怀隐王、悼灵王、悼怀王和悼良王。长子朱慈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立为皇太子,第三子朱慈炯封定王,第四子朱慈炤封永王。对于这三位皇子,“我大清”修纂的《明史》对其给出的结论都是“不知所终”。

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北京城破后,三人都被义军俘虏,其中太子被封为宋王,定王被封为定安公。李自成亲率大军东征山海关之时,三位皇子也都随军出行。但是当大顺军在一片石被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多尔衮的清军联手击败之后,定王下落不明,此后确实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记载之中。而同样下落不明的太子和永王,围绕在他们身上的“南北太子案”和“朱三太子案”却曾经在历史上引发过轩然大波。

南北太子案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年底,当时清军已经攻占北京。此时有一刘姓男子自称崇祯帝太子朱慈烺,来到太监杨玉的家中。此事关系重大,杨玉不敢承担责任,赶紧将他送往周皇后之父、太子的外公周奎家。

周奎虽是崇祯帝的岳父,却是个极端自私刻薄之人。他一面稳住太子,一面向清廷摄政王多尔衮汇报。多尔衮找来仍然在世的崇祯帝袁贵妃,以及东宫官属太监等人前来相认太子。

其实理论上这个太子应该是真的,因为当时朱由检之女长平公主也在周奎家,她都没有否认,这位朱慈烺的真实性显然毋庸置疑。但是清廷并不想承认他们抓到了真太子,因为无论是杀是留,对多尔衮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此事拖延许久之后,清廷才公开宣称经前明宗室晋王和内阁大学士谢升指认,该人并非崇祯帝太子。最终其人被打入大牢,并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授意下被杀。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北太子案”。

乙酉正月初十日,摄政王谓廷臣曰:‘太子真伪无伤,但晋王明朝宗室、谢升明朝大臣,凤览呵晋王、百姓骂谢升,皆乱民也’。命系狱者尽杀。谢升早朝,见凤览与拱手,颈忽渐垂;时时自语曰:‘钱先生饶我’!肿溃即死。四月初六日,凤阳民张三聚众誓救皇子,以杨生员为谋主,生员孙三应之;俱擒杀。初十日,太子遂死。—《明季南略卷之六·南都甲乙纪》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萁向朝廷秘奏,称崇祯帝太子朱慈烺出现在了浙江。弘光帝朱由崧派人将其接到南京,并且召集群臣进行辨认。

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前太子讲官、大学士王铎都认为此人为假冒太子。二人一个是宫中太监,一个做过太子三年老师,结论应该是权威的。此后包括曾经的太子东宫讲官刘正宗、李景廉,以及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也都认为此人为假冒。

从种种迹象来看,此人为太子朱慈烺的可能性极低。但之所以在南明朝廷闹出那么大的风波,在于弘光帝的继位本就充满争议。当时东林党人由于和弘光帝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有仇,故而一直对朱由崧不感冒。

最终此人被认定为高阳人王之明,由于假冒太子而被处斩,这就是“南太子案”。此案加深了朱由崧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矛盾和分裂,加速了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称太子逃到老君山,伪装成道人长达三十多年,直到51岁的年龄才去世。

朱三太子案

至于永王,据说李自成兵败之后,朱慈炤先是逃到河南,接着继续南下在凤阳遇到一位王姓的明朝老给事中。王老先生感念先帝恩德,冒着灭族的风险将永王留在家中,并将他改名为“王士元”(即原是王)。

王老先生去世后,永王失去依靠,只能继续流浪。好在他在浙江又遇上一位胡姓的前明官员。胡大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炤,至此这位永王便一直在浙江余姚以教书为生。

隐姓埋名的王士元一直活到了康熙朝末期,本来可以得以寿终正寝,可惜一场意外的起义最终将其暴露。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僧人一念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聚众反清。起义被打压之后,有人反映王士元的儿子以“和”为字辈,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又带有土字旁,明显是前明皇室的取名风格。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这里要提一句,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曾经为子孙后代的名字定下规矩,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后裔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永王是“慈”字辈火字旁,他的下一代则是“和”字辈土字旁。于是乎隐姓埋名数十年的永王全家被捕,最终朱慈炤本人被凌迟处死,所有的儿子全部斩立决。康麻子果然是好一个“圣祖仁皇帝”。

先是奉差查审大岚山贼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贼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下九卿詹事科道会审。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祯第四子。...得上谕令曰:“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著立斩。”—《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名朱媺娖,周皇后之女,历来是武侠小说、穿越文的最爱。李自成义军攻入北京后,崇祯帝砍去长平公主左臂,又亲手杀了幼女昭仁公主。

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顺治帝将长平公主嫁给她原定的夫君周显。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二月,公主因思念父母,抑郁成疾,不幸去世。死后葬于广宁门(亦称彰义门)外周氏宅旁。至于所谓的独臂神尼、九难等等形象,均是作家虚构。

结语:随着永王全家在康熙末年被杀,崇祯帝最后的子嗣也终于断绝。至此,这位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再也没有了直系后代。永王躲躲藏藏了六十年,最后还是躲不过满清的那把屠刀。其实当时打着“朱三太子”旗号的起义,在有清一代层出不穷。若他真的挺身而出聚众抗清,即使战死,总也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数孤城据点外,其余府县全部向李自成投降。作为大明王朝心脏的北京城,已俨然成为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我们知道,李自成正月称帝,匆忙发动此次东征,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粮饷问题。也
2024-07-23 17:27:00
崇祯崩逝后,他的三个儿子活下来了吗?
...1644年,李自成挥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终结。崇祯三子的逃往之路崇祯十七年,大顺军在李自成的领导下包围了京城,明军最后的精力油尽灯枯。危急时刻,崇祯皇帝召集
2023-05-17 18:50:00
明朝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都有谁
前言在大明王朝的悠久历史中,皇位的传承一直是朝代兴衰的关键之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大明王朝中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屈指可数,不到五分之一。这个貌似寒酸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大明王朝皇权
2024-02-04 19:24:00
在东汉末年本是四国并立,为何罗贯中只写三国,被抹掉的是哪国?
...后的长平公主吓了一大跳。她岁数大些嘛,心里明白大明王朝这是要完犊子了,可她还是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哀求她爹朱由检,求他别杀自己。这个上午啊,朱由检先是把自己的老婆和嫂子都给杀
2024-11-11 11:29:00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他们的结局如何?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励精图治,开创了明朝第一个盛世——洪武之治。只不过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了洪武四大案,这让明朝的官员人人自危,由此说来,胡惟庸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根据此案,朱
2023-02-22 20:31:00
朱棣的靖难之役算不算“谋反”
...,第二顺序是“兄死,弟弟继位”。因此,正德帝死后,皇位空了,大臣们一致同意,由正德帝的堂兄兴王朱厚熜继位。有趣的是,这是基于“父死而子继”,而不是“兄死而弟继”。原因是,大臣
2024-04-24 19:49:00
崇祯帝的皇妃和公主们,最终结局如何
...唯他马首是瞻。1643年,李自成的军队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气数将尽,将遭受灭顶之灾。3月18日,崇祯皇帝怀着悲戚的心情和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他站在山上看远处的烽火连天,此时
2023-01-05 15:24:00
明朝皇位传承揭秘:藩王逆袭的五位皇帝
...为太上皇。朱祁钰即位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促使明王朝转危为安。不过,朱祁钰未能善待明英宗朱祁镇,使得兄弟间生有嫌隙招来萧墙之祸,加之更易皇储、废黜糟糠之妻等事,颇遭后人诟病
2024-02-16 05:15:00
...积弊日久、乱象横生,就算他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阻止王朝灭亡的命运。更何况,崇祯帝为人刚愎自用、心浮气躁、性情严苛,动辄便撤换、处决办事不力的廷臣或将领,由此导致官场上欺瞒皇帝
2024-04-19 1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