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香山碧云寺的中山纪念遗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04 10:13: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香山碧云寺的中山纪念遗迹

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位于香山脚下的碧云寺,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规模扩建。其坐西朝东,依山就势建六层院落,层层叠起,颇有气势。寺院内有四处与中山先生有关的纪念地。

孙中山纪念堂

进入碧云寺山门,穿过弥勒佛殿、丹青阁,拾阶而上,便来到孙中山纪念堂前,这里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后,灵柩移至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1929年5月移灵南京前,在普明妙觉殿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之后这里被辟为“总理纪念堂”。1956年更名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亲笔书写了“孙中山纪念堂”匾额。

纪念堂正中是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全身塑像,高2.9米,由三块汉白玉雕刻而成,展现了中山先生推翻帝制时的勃勃英姿。南侧的展柜里陈列的是中山先生的遗著和遗墨。北侧陈放的是前苏联政府敬送的玻璃盖钢棺。由于钢棺运送到北京时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入殓达半月之久,未曾使用,之后将它停放在这里作为对中山先生永久的怀念。在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镌刻着中山先生致苏联政府的遗书。

纪念堂两侧设置了图文音像资料的展室,展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以及与碧云寺的渊源。

孙中山纪念碑

参观纪念堂后,向西而行,拾阶而上,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在其北侧竖立着一座汉白玉六面棱柱体石碑,高约3米,每边长约0.5米,碑的顶部为锥形碑首。碑身东面雕有孙中山先生头像,其上侧刻有“孙中山先生遗像”七个字,头像下为纪念中山先生兵工政策六十四字铭文:“幽昭明德,燕山之阳。肃肃灵所,寐寐馨香。大道之行,主义是昌。榖我平民,思韪用光。平治道路,和我周行。兵工政策,意美法良。遐迩崇仰,悠悠无疆。铭石纪念,永矢弗忘。”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五日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敬立”。

石碑另外五面亦有铭文,皆为孙中山先生发表的第一、二次兵工宣言内容。碑身东北向镌刻:“兵工修治道路工事日繁越有生产发达之象 总理第一次兵工宣言”;西北向镌刻:“改兵为工于工事最有经济”;正西向镌刻:“总理政策以实行兵工为归依”;西南向镌刻:“实行兵工制度虽给加倍之饷国家犹为合算总理第二次兵工宣言”;东南向镌刻:“兵化为工扵兵之自身最为适宜而有利”。字迹多为隶书,质朴而厚重。

1929年5月26日,将孙中山灵柩由碧云寺移至南京前,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总指挥方振武将军率部下,义务将碧云寺通往京城的道路进行整修,以便搭载孙中山先生灵柩的车辆平稳通过。道路修缮后,为纪念义务修路,特立纪念碑——“修路纪念碑”。因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第一、二次兵工宣言的内容,被称为“孙中山兵工政策纪念碑”“方振武筑路碑”,又因其雕刻有孙中山先生雕像,也称“孙中山画像纪念碑”“孙中山纪念碑”。最初竖立于颐和园东宫门外“涵虚罨秀牌楼”,后因拓展道路,于1983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园林局将碑迁移至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东南侧。

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由纪念碑向东北而行,便来到金刚宝座塔下,其基座内嵌有“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在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之后,其灵柩于4月2日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直至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后移往南京。移灵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从楠木棺内移至欧式铜棺中,换棺时从遗体上换下来的民国大礼服、大礼帽安放在原厝的西式楠木棺内,封存在金刚宝座塔中。故将曾停放孙中山先生及衣冠封存谓之“总理衣冠冢”。1949年以后更名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中山柏

金刚宝座塔下有石阶,可攀至宝塔之上。塔顶部基座后侧,有一株树龄300余年的侧柏,高约6米,因枝分九杈,酷似九龙腾舞,故名“九龙柏”,也称“中山柏”。

“九龙柏”因何又称“中山柏”呢?其渊源可追溯百余年。

1912年8月,孙中山先生二次到北京。期间在孔祥熙的陪同下,来到香山碧云寺,登上金刚宝座塔的塔顶,观览京西风景。

当他走到塔顶基座后侧时,看到一株有九个枝杈的柏树。观其树形,当为百年以上的古树,但不知何故,这株柏树却被绳索缠绕,上面还压着石块,已濒于枯萎。中山先生围着这棵柏树仔细观看后,随手把缠绕在树上的绳索解开,并清理了压在上面的石块。柏树的枝杈随即舒展开,如释重负。随后令寺内的僧人提来两桶清水,亲手浇灌于树下。并告知僧人,要适时对古树予以浇灌,使其得以滋润而长生不萎。僧人连声应允。

而今,这株孙中山先生扶植过的柏树长势良好,粗干盘曲苍虬、巨冠参天如云,生机盎然,并以汉白玉围栏护之,竖牌明示,由此成为碧云寺内重要的人文景观。1988年被定为一级古树,为园林部门重要保护的古树名木。

多年前金刚宝座塔尚可登临,而今出于安全考虑已封闭。几年前笔者曾登临宝塔之上,观赏了那棵“中山柏”,并拍照留念。文并供图/户力平责任编辑:孙妍(EN109)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香山碧云寺景区即将关闭修缮,游客请抓紧时间
香山碧云寺景区即将关闭修缮,想要游览碧云寺的游客请抓紧时间,错过这几天,就要等近一年了。11月9日,香山公园管理处发布通告:为保证文物古建安全,进一步提升游览环境,碧云寺景区将于
2023-11-10 20:58:00
中山陵孙中山遗体为何要深埋地下
...驱感到遗憾。随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被移放到北京西山碧云寺暂时停放,等待南京的中山陵修成以后,再行移灵。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他希望他的遗体能够像列宁一样,被安放在一个水晶棺材
2023-08-22 10:06:00
《“小美好”中国行》中山站:以香之名,共赴山海美好之约
...化名城的古朴底蕴以及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繁华风采。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嘉宾们的首站集结点孙文西路正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而命名,这里的南洋风格建筑向观众们诉说着中山现代商业发展的
2023-09-01 14:36:00
北京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的初心和使命;社稷坛--中山堂、碧云寺(孙中山先生纪念堂)等革命旧址承载着反帝反封建的光辉历史;首钢工业遗存、798厂见证着首都建设的辉煌成就。三是突出类
2022-12-28 21:03:00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1885年,18岁的卢慕贞与19岁的孙中山结为夫妻。这是一场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两人的初次相见,是在红盖头下,新婚之夜。当红盖头被掀起的那一刹那,卢慕贞的眼中满是紧张
2023-09-12 15:31:00
王莺:养花人的审美情怀
癸卯年初,我游香山碧云寺,在禅茶室,被惊艳到了。碧云藏春,年年有鱼——碧云寺盆景花卋展正在这里里举办。从除夕至初七,香山碧云寺禅茶室。这次由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主办,北京市水产技
2023-01-23 23:11:00
...,毗邻港澳,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地,村子的南面坐落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日前,记者来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正门入口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十分醒目。穿过一段林荫小道,便来到
2024-04-03 10:22:00
...亦在庙会上展现各地地域文化。在中山会馆门外,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的介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山会馆原名香山会馆,成立于20世纪初,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会馆,宣传中山先生自然是
2025-02-02 10:50:00
...精品花卉展览”,香山公园“碧云藏春年年有‘鱼’——碧云寺盆景花卉展”“花香琴韵玉兔呈祥——香山公园迎春花艺展”等,将在元宵节当天继续举办,喜欢赏花的朋友不要错过。值得一提的是
2023-02-05 10: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