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2 15:31:00 来源:无风却起念

1885年,18岁的卢慕贞与19岁的孙中山结为夫妻。这是一场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两人的初次相见,是在红盖头下,新婚之夜。

当红盖头被掀起的那一刹那,卢慕贞的眼中满是紧张与期待。她看到了孙中山那双深邃的眼睛,面无表情地盯着她。她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是喜欢还是厌恶?她的小脚不自觉地往里收了收,仿佛想要躲避那双眼睛的审视。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两人的距离,不仅仅是隔着一双小脚。孙中山,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对清政府的所作所为怀有深深的不满。而卢慕贞,一个传统的小脚女子,对这个新世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将两个人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是他们的开始,也是他们未来故事的起点。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未来的丈夫吗?”卢慕贞心中默默地问自己。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卢慕贞的日子,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她在家中侍奉公婆、料理家务,那些琐碎的事务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的三寸金莲,每日都在家中的四堵墙之间小步流转,而她的心,却是被孙中山牢牢捆绑,期待他的归来。

孙中山的日子,却是风起云涌。他前往香港求学,接受新的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益加深。他的心中燃烧着一团火,那是对革命的渴望。而卢慕贞,只能在家中默默地等待,期盼他的消息。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在孙父病重时,卢慕贞在病榻前不离左右的侍候着。她的眼中满是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当孙中山赶回家,看到这一幕,他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他看到了卢慕贞那不为人知的坚韧与善良。他终于真正地看到了她,那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两人的感情,开始悄悄地滋长。卢慕贞的日子,不再是单调与孤独。她开始期待每一次与孙中山的相聚,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天。而孙中山,也开始真正地珍惜与卢慕贞的时光。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但是,好景不长。孙中山的革命之火,再次被点燃。他开始四处奔走,为了他的理想与信仰。卢慕贞知道,她不能阻止他,也不想阻止他。她只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

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清政府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捕,连他的家人也不能幸免。卢慕贞,这个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脚女子,此时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她带着孩子,一路逃到了檀香山,只为了躲避那些追杀。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在檀香山,卢慕贞与孩子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她每日都在担忧中度过,生怕有一天,孙中山的消息传来,是他已经不在人世。但她仍然坚强地生活着,为了孩子,也为了孙中山。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直到一天,孙中山从日本回来,夫妻俩终于得以团聚。但这次的团聚,却不再是之前的甜蜜与温馨。孙中山的身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每天都在忙碌,与各路人马讨论着大事。而卢慕贞,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感到了与孙中山之间的距离,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疏远。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她知道,她不能再这样下去。她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一个会影响到她余生的决定。

1915年的一封信,改变了卢慕贞的一生。孙中山告诉她,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不能做他的妾,所以他只能与卢慕贞离婚。卢慕贞看着那封信,心中五味杂陈。

她与孙中山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为他生下三个孩子,为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但此刻,她只回了一个字:“可”。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那个“可”字,仿佛包含了她所有的情感。她的伤心、她的不舍、她的理解,都在那一个字中。她知道,她不能再束缚孙中山,她要让他自由,让他去追求他的爱情与理想。

卢慕贞回到了她的故乡,过着平静的生活。她每天都在回忆与孙中山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永远留在了她的心中。

今宵露寒,先生再见,转身却是泪水潸然。这似水流年,我们不亏不欠,一别两宽各自喜欢。

你觉得卢慕贞的选择是对的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期待你的评论与分享。

她18岁出嫁生下3子,丈夫移情别恋寄来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农妇被缠足、家暴,却用一双手惊艳联合国
...,库淑兰出生在旬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尽管从1912年,孙中山先生成立中华民国之际就开始废除“裹足”,但这股移风易俗的新潮并未吹向库淑兰所在的小村庄。4岁时,母亲抓着库淑兰的小
2024-05-24 17:15:00
原创这个湖南女子,19岁出嫁,一生有四任丈夫,一个比一个厉害
1985年,一位年届85岁的女性辞世。她的事迹鲜为人知,但在年轻时,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容貌美丽俊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她怀揣抱负,为理想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展
2024-08-29 19:03:00
清朝固伦敖汉公主13岁出嫁最后结局如何
皇家子嗣众多,并不是所有的公主,都能够得到父皇的疼爱。要知道,同父异母的公主们,由于母亲在后宫地位的不同,她们的封号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清朝的时候,通常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子,才可以配
2023-07-25 14:09:00
...嫁进来后承担起照顾一大家子的重担。伯婆婚后不久,便生下长子,后又生下次子,但均不幸夭折。1938年后,已是高龄产妇的她又生了3个女儿,长女嫁本县、次女招赘、三女自小送人(约1
2024-04-01 07:21:00
古代女子裹脚是真的爱美吗
...慢地就成为了一种所谓的文化传统,直到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中国女子终于摆脱了缠足的折磨。
2023-05-08 14:20:00
...外婆年纪比奶奶还大,名叫蔡淑真,生于1912年。其时,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缠足要罚款。只是这劝禁缠足令刚刚颁布,千年缠足积习难改,政令的影响估计尚未波及温州呢,
2024-04-06 14:16:00
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后嫁与苏季之,遗嘱要求墓碑刻字“苏张幼仪”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进步理念。期间,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勇向前。为了顺
2024-10-02 23:49:00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一双小脚成为地主家的媳妇。在婚后几年,她陆续为婆家生下三个大胖小子,而这也让不少人赞叹她当初就没有裹错脚。 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娘总会独自打一盆热水来洗脚,可钻心的疼痛
2023-04-19 20:45:00
为嫁给豪门丈夫,15岁姑娘被强制裹脚
...金莲背后忍受的煎熬呢?不过生活仍在继续,刘娘为丈夫生下了三个活泼的大胖小子,她的地位也变得高了起来。不得不说,古代的封建思想真的太可怕了,已经在无形之中让无数的女性饱受了尊严
2023-10-26 15: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