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20: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古代,裹小脚是一个非常让女子受伤害的封建礼俗。纵观如今上百岁的老奶奶,她们中的大多数也都在家长的逼迫下成为了小脚女人。以清代一位女子的遭遇来说,她在15岁那年靠自己的“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但每次洗脚时,她却疼痛难忍。每当热水碰到脚面的时候,她总会忍不住流泪,但奇葩的是,她的丈夫却非常喜欢她的小脚,还告诫她“不准给别人看”。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事实上,裹小脚的具体操作是在女孩的幼年时期,家长通过强力折断女孩的脚掌,再用厚厚的裹脚布将脚紧紧包裹住,再也不打开。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这样一来,脚骨头就没有多余的正常空间去生长。久而久之,女孩的脚就变得畸形,最终演变成了传说中的“三寸金莲”。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近距离来看的话,这些小脚就像是一个尖头粽子一般。因为前面的5个脚趾头全部长在一起,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裹了小脚女人也就等于是脚有残疾的人。

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似乎无人得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早在南宋时期,裹小脚就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一种民间习惯。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无论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又或者是皇室公主,她们都逃不开这一悲惨的命运。

另外,在苏轼和辛弃疾的诗词文章之中,他们也对缠足的女子有一种格外的痴迷。从背影望去,那种摇摇晃晃的走路姿态也会更大程度地激发起男人的保护欲。如此一来,男尊女卑才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在明代的时候,开明的朱元璋甚至公然下令女孩不许缠足,但在私底下,他却偷偷痴迷于裹小脚的女人。

直至在清朝的时候,裹小脚之风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越来越兴盛。不少老一辈的人认为一个女人能不能嫁得好,就要看她的脚小不小,小脚裹得好不好。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如果她的父母将她的小脚裹在很漂亮,那十有八九就会让她嫁到一个家世不错的如意郎君。

以清朝女子刘娘来说,她从小就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小美人,加上她很是心灵手巧,别人10天学会的刺绣,她三天就学会,因此,见过她的人都认为她离嫁个好人家只差一双小脚。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于是,在5岁那年,她的父母便不顾她的反对,直接将她按倒在床上,然后把她的脚裹上厚厚的布条。这时候,她疼得眼泪直淌。

刘娘口口声声地求父母将裹脚布解开,但她的父母却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这是为你好,现在不受苦,以后就会受苦”!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裹上脚的日子也是痛不欲生的,因为每到夏季的时候,逐渐上升的气温就会让女子的脚发脓发炎,还会渗出血丝。即便如此,她们也并不能随便打开自己的裹脚布。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直至15岁那年,刘娘才凭借一双小脚成为地主家的媳妇。在婚后几年,她陆续为婆家生下三个大胖小子,而这也让不少人赞叹她当初就没有裹错脚。

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娘总会独自打一盆热水来洗脚,可钻心的疼痛还是让她控制不住地流下眼泪。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为何会和这双小脚捆绑在一起。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更令她痛心的是,她的丈夫不仅不心疼她,反而时常逢人就说刘娘的小脚长得好看。对此,他总是不忘叮嘱自己的妻子:“只能给我看,不准给别人看,如果给别人看,那我就会休了你。”

裹小脚这一封建习俗究竟从何而来

如果说中国古人提出裹小脚是为了追求美的话,那欧洲人缠腰或许也有一点封建礼教的意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也远离了裹脚的痛苦。在那个年代,不少女子也因为没有裹好小脚而离开人世,甚至是半身不遂。可怜旧时代的女人总是要忍受这些不公平和不幸,以至于她们用一生去为这种陋习买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最后的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丈夫喜欢得紧
...卖个好价钱,刘娘的母亲在她五岁时就逼她缠足,长长的裹脚布一圈一圈裹住她的脚,裹得紧紧的,就这样凭借外力抑制住了她双脚的生长。这是对身体的残害,自然有着深刻而长久的疼痛,但对刘
2025-02-20 16:47:00
古时候的女子为什么要裹脚
...起我外婆的那双小脚。小时候,每次外婆解开层层缠绕的裹脚布,露出古代文人诗里行间大肆赞美的“三寸金莲”时,我就会心存大大的疑问:好好的脚,被摧残得五指贴足,蜷弓畸形,这哪里像是
2023-04-22 11:37:00
苏轼一句描写古代女子的诗,古人读了脸红,现代人直叱恶趣味
...也一定会为现代女性感到高兴:终于不再用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将自己牢牢束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2024-12-02 20:45:00
...骨髓的文化因素是很难被撼动的。古时候男性对于女性的小脚倍加推崇,认为“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小脚女人才是美女的标志。在封建社会,女性依附于男性存在,为了讨好男性,牺牲自我
2023-05-14 15:28:00
...“陪奁丰富,有半堂红漆木器;其次是新娘子有一双伶俐小脚;再次是新娘子人材出众”。看看,“小脚”还是放在容貌“人材”之前的。不过,裹脚是民间的风俗,并没有官方的提倡或强制。相传
2023-10-26 15:46:00
为嫁给豪门丈夫,15岁姑娘被强制裹脚
...中妻妾成群还是雨露均沾,不过没办法,丈夫就喜欢她的小脚,还不止一次称赞这双美丽的小脚。丈夫称,这双脚只有他可以看,如果被别人看了就是不忠贞!虽然美观是有了,但每次洗脚的时候才
2023-10-26 15:54:00
...绿的鲜艳衣装。小时候,奶奶曾对我们说过,她依稀记得裹脚布把小脚丫缠得紧紧的,生痛,她哭闹不停。幸好后来解足了,不成“三寸金莲”。对于缠足之痛,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有此描述:
2024-04-06 14:16:00
裹小脚(缠足)在历史上有千年的传统,给女性造成无法言说的身心戕害。男子以折骨断趾的“三寸金莲”为美,甚至在文人中发展出一套所谓的“金莲美学”。要说裹小脚这股歪风邪气,最盛的时代还
2023-08-18 15:47:00
古代女子裹脚是真的爱美吗
...使之成为三寸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那么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只是因为爱美吗?众所周知,缠足的目的是限制脚的成长,并把已长成的脚拗折弯曲,缠足可以说要从娃
2023-05-08 14: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